只看东方北斗杓
2024-12-04路军
2017年10月16日,由美国探索频道出品的电视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完成首播。该片监制、探索亚太电视网内容副总裁魏克然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说,探索频道之所以拍摄《中国:习近平时代》,是因为历史的视角让他们意识到,“中国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将对全世界产生更重要影响”,“过去5年,习近平主席的政策视野充分体现了继承与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新的里程碑”。
2017年10月18日,《中国:习近平时代》首播两天后,党的十九大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等多重考验,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这一时期,党中央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对一系列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出顶层设计,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专门研究宪法修改问题,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从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地方机构、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五个方面对改革进行了整体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总体擘画,推动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了“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对“十四五”时期和未来15年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工作重点、落实机制等作出明确部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审议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举全党全国之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不懈奋斗,“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照进现实。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同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这一时期,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号召全党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这些大事要事,既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也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任凭风浪起,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有效应对了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在伟大斗争中将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22年上半年,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最为稳定、最具活力、最有韧性、最富成长性的动力源和压舱石。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逐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阔征程、走上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同时,一个时期,受各种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反中乱港”活动猖獗,香港局势一度出现严峻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制度机制的重大决策,推动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支持特别行政区完善公职人员宣誓制度,全面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进一步掌握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进一步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振聋发聩,郑重宣示了新时代开启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新画卷的坚定信念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引发与会嘉宾强烈共鸣,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保护主义抬头、单边霸凌逆流,我国支持全球化进程,坚守自由贸易体制,维护多边主义规则,不断释放扩大开放的明确信号,坚定地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同时,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我们对不断挑战我国底线、加大对我国遏制打压的行为进行坚决反制,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有效化解了经济、科技、社会、网络、外交等领域的风险挑战,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赢得了战略主动。
政党的活力在于它的思想灵魂。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字典”里,领袖和指导思想是引领党和人民团结奋斗、铸就伟业的指南针。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想把亿万人民团结和凝聚起来,我们党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廓清前路的指导思想。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大会认为,“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核心就是灵魂、就是力量,理论就是旗帜、就是方向。“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正是因为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才有力解决了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