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培训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2024-12-04于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增加兴奋点、消除困惑点,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以组织路线服务保障政治路线的高度自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党性教育落实落细、履职能力培训走深走实、学风建设常管常严,以高质量教育培训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
突出“创新理论武装”这个根本
青岛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走深走实。健全理论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材体系,健全“全员竞课、集体备课、团队磨课、专家听课”机制,用集体智慧提升教学水平,以实践课堂补充理论教学,力争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彻底的理论讲彻底,做到“对路、解渴、管用”。将党校培训、专业化培训与外出研修实训组合实施,以党校重点班次学员为主体,按照“确定一个课题、对标一个城市、赶超一个领域”的方式,在寻标对标、答题求解中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贯通理论教育、党性锻炼、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全链条。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读书班等制度,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衡量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纳入巡察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形成领导带学、培训研学、个人自学、督学促考的长效机制。
突出“强化政治训练”这条主线
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青岛市把政治训练贯穿教育培养干部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广大干部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项目,每年举办政治培训班,每三年轮训一遍。组织区(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两至三年至少接受一次系统的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实施中青年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四练工程”,加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把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内容,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作为必学内容,使其政治素养、政治能力与担负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实施专业化干部培养“菁英工程”,面向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要,选拔一批专业功底扎实、善于管理的复合型干部。实施“青苗干部启航工程”,以新入职三年内的青年干部为重点,构建三年递进式培养体系,打造一支听党话、能担当、有本领、肯奋斗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突出“履职能力提升”这个关键
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就是履职能力培训的主攻方向。青岛市积极开展服务国家战略系列培训,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实践,举办“打头阵、当先锋”书记局长讲堂,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讲清楚各领域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打头阵、当先锋的实践路径。突出干什么、学什么,市直各部门紧扣核心职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加强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市直企业立足主营业务,每年举办国有企业董事长研修班,提高治企兴企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高校设立教育系统党校分校,切实提高办学治校的专业能力。坚持“一线是最好的课堂”,把干部送到火热的发展一线去接受教育;把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干部、先进典型请上讲台,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用最现实、最生动的“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干部。
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基调
青岛市制定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干部教育培训安全工作指南等,以严格的纪律管理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保障。坚持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师资政治关,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党性不强的坚决不用。加强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指导现有培训机构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简朴舒适的培训环境,切实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培训水平。加强培训机构办学质量评估,提升跟班评价力度、扩大问卷调查广度、增强访谈座谈深度,建立“回头看”机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切实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综合运用教育提醒、警示教育、沉浸式党性教育等方式,将学风学纪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干部自觉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摘编自《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