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统领创造“幸福家园”
2024-12-04余建
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位于南坪中心地带,面积约0.7平方公里,有居民楼宇81栋、住户7215户、居民1.7万余名;社区党委下设1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95名。近年来,作为“两多三无”(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无物业公司、无大修基金、无业委会)的老旧型社区,南湖社区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创新性提出“益人益己益家园”的“三益”工作理念,聚力打造居民“悦行、悦身、悦生活”的新时代城市社区“幸福家园”。
“益人”悦行
志愿服务从“有”到“优”
“益人”,就是倡导社区居民“做帮助别人的‘那束光’”。要凝聚人心,就必须让党组织触角延伸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用党员点点“微光”汇聚社区志愿服务的合力。
南湖社区始终坚持通过发掘身边党员骨干和能人巧匠,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力量发展壮大。比如,花园三村第一党支部党员王维杰组建起“针爱婆婆工作室”,带领32名党员、群众编织绒线工艺品,每年编织上百件帽子、围巾送到山区,为当地老人、儿童“送温暖”;华竹花园第一党支部书记周静带领“巧手工坊”制作手工艺品进行销售,并将创造的收益7万余元反哺到社区公益基金中;退休老人李华渝数十年如一日参加志愿活动,其制作的彩绘葫芦画被评为南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外,南湖社区每一个党支部每天都会派出5名党员——他们身穿红色背心,手拿小桶、钳子、小喇叭,在小区开展卫生打扫、防诈骗宣传等志愿活动。如今,这些“红背心”已成为南湖社区最亮丽的风景线。
南湖社区党委牵头创立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微益坊”,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文化活动、治安巡逻、法律援助、帮扶救助等公共事务,成功培育文体类、志愿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治理类等社会组织47个,组织各类公益活动586次,先后举办“黄桷树下·享读南湖”“你是我的眼”“千丝万缕总是情”等主题活动160余次,走出一条“党建引、社会带、社区强”的新路子。
“益己”悦身
居民人心从“散”到“聚”
“益己”,就是倡导社区居民“做最好的自己”。社区治理的关键,是要把广大居民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
南湖社区秉持“建设党员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温馨家园’”的理念,将党建与“家文化”深度融合,在原党群服务中心基础上升级打造“花园里·党群之家”,创新开设“初心(组织生活)、轻养(文体社交)、书香(就业培训)、花语(庭院改造)、食光(节气活动)”五个“家课堂”,让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活动,使党群服务阵地成为居民日常交友、“充电”、休闲的“社区会客厅”。南湖社区累计年开展活动300余次,吸引周边居民8000余人次,“有空来坐坐,常回‘家’看看”成为居民共识。
此外,南湖社区党委还探索举办“红岩先锋日·三益市集”,把每月第一周的星期六固定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日,按照“政策宣传”“服务先行”“爱心义卖”三个活动门类,设置理论宣讲、政策解答、理发义诊、旧物置换、文创义卖等20个摊位,号召社区在职党员带头利用节假日时间“摆摊”服务群众,带动周边青少年、工匠艺人、新就业群体等广泛参与,推动形成“红岩先锋在您身边”的火热氛围。
“益家园”悦生活
基层治理从“乱”到“治”
“益家园”,就是倡导社区居民“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南湖社区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建设和“三事分流”治理中的“主人翁”作用,推动构建南湖居民幸福生活场景。
南湖社区为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旧散棚多、违章建筑多和楼龄高、设备老旧等问题,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变“取缔”为“引导+管理”,号召居民自筹资金,联系专业施工公司对社区各单元楼进行逐一改造,在20天内带领社区居民自觉拆除违章建筑44处,累计整治面积34万平方米,推动社区内拓展车位200余个,安装视频监控88个,实现辖区内监控全覆盖。整个施工过程中,街坊邻里积极配合,并热情地为施工人员烧开水、送水果,展现了“感动从邻里开始,温暖在社区蔓延”的良好氛围。
南湖社区在充分征集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一核三场景N家”(一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青少年活动、社会组织培育三个场景,N个“小而美”的公共空间)的建设愿景,由小区党支部“穿针引线”,积极申请社会资金和公益项目基金240余万元,对现有零星分布的各类服务空间提档升级,成功孵化“三益书院”“三益剧场”“渝好坝坝茶”等服务场景26个,有效满足了广大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如今,南湖社区坚持以党建统领“红岩先锋·三益社区”建设,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居民的行为自觉,积极推动社区治理提档提质,实现生活“幸福升级”。16个党支部、46个社会组织、6000余名志愿者……一粒粒“幸福种子”从南湖社区“破土而出”,为居民画上“幸福延长线”,绘就一幅城市幸福慢生活“实景图”。
(作者系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