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数”而新,济南在新赛道上竞逐新动能

2024-12-03张茜

走向世界 2024年46期

50秒制作一杯咖啡;网购衣物进虚拟试衣间便可一键换装;虚拟空间实现二次穿越;餐厅就餐可提前网上取号、点餐;出门在外可远程操控智能家具家电;打开导航软件路线规划、到达时间一目了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数字化正在席卷各行各业,数字经济成为诸多城市抢滩布局的重点产业之一。

日前,赛迪顾问发布“2024数字百强市”榜单,济南市位列全国第14位,较去年前进一位。从全国第18位到全国第15位再到今年的全国第14位,济南市排名稳步提升,印证了济南在数字建设上的努力和成绩。

作为山东数字强省建设的核心阵地,济南坚定地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赢得未来的战略之举。早在2022年9月召开的数字济南建设推进大会上,济南就提出“一年夯实基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四年示范引领”的工作安排,确定“打造全省领跑、全国一流的数字城市,率先建成数字先锋城市”的目标。

近年来,济南以争的勇气、抢的劲头、拼的姿态,全力构建数字化体系,全域突破数字化应用,全面融入数字化浪潮,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做强一批重点数字产业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实施一系列数字赋能行动,筑牢数字经济关键支撑,以数字领先实现能级跃升、发展超越。行走在济南,数字经济踪影几乎随处可见,它让生活、生产有了新面貌,迸发出全新活力。

解码“数”时代 建设体系全面定型

数字经济是济南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赛道、关键增量和战略支撑,是赢得新一轮发展竞争的历史性机遇。抓住这个机遇,才能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2022年9月,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数字济南建设推进大会,统筹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一体推进,数字济南建设由此全面铺开。

2023年7月,在数字济南建设重点突破大会上,中共山东省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提出,作为数字济南建设的“重点突破年”,要在体系定型、系统重构、数据同享、产业升级、场景拓展等五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相继召开两次“顶格大会”,为数字济南建设未来发展举旗定向。

从“推进”到“突破”,随着大会主题的变化,济南数字建设也随之加速前进。

体系架构日益完善。建立数字济南建设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推进体系——“1+4+N”建设体系全面定型。

系统整合加快推进。全市通用共享“数据湖”累计归集数据150亿条;全国首个政务服务“云大厅”实现309项高频事项“7×24”小时智慧受理。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开创新局面。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联通鲍山数据中心、蓝海领航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建成揭牌;12家数据中心获评省级新型数据中心4A级及以上试点;作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实现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数量居全省首位;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到10.9万架,开通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

如今,济南已跻身数字生态总指数全国十强。可以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济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也已成为时代主旋律。

赋能政府 以“数”优治

打破部门信息壁垒,“一网通办”成为常态;无人驾驶、智能巡查亮相街头,“黑科技”让城市管理更高效……随着数字技术创新实践不断涌现,数字政府建设也随之驶入快车道。

“有了这个便民生活地图,修车、修鞋都很方便。”济南市历下区一位居民向记者感叹道。今年6月13日,历下区城管局推出便民生活地图服务,涵盖群众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西瓜地图、修理点地图、便民早餐点集市地图、城管服务明白纸等,极大方便了市民群众。对于垃圾分类、停车便民服务、建筑垃圾处置、违规占道经营等重点难点问题,历下区城管局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诉求入手,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而且试行了无人机扫、环卫小机具等设施设备,提高环卫作业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莱芜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中心深化网格管理,梳理细化全区73个网格,将数字化城管巡查范围由主城区扩展至全区。充分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查,发现占道经营等问题通过语音提示并转接执法人员现场处理,同时,可以实现热源追踪,对夜间施工扰民、违规渣土车辆等问题进行实时追踪。无人机的应用实现了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监管的闭环式循环,大大提高了发现问题和执法检查的精准度。

去年,济南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成,整合接入城市管理领域15个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近1.9亿条,接入“智慧公园、智慧环保、智慧住建一张图”等60个信息化管理系统和18万路政法综治视频,纵向联通国家、省、市、区、街、居6级,横向联通26个市直部门和396个区直部门、街办,全年发现、转派、处置各类城管问题78万余件;利用AI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20余类城市管理问题自动识别、抓拍预警、上传并自动转派处置,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今年,济南深化济南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完成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和支路沿线五大类城市部件的大普查,建立100万个城市部件“电子身份证”,夯实精细化管理数据基础。积极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不断加强城管智能感知设备布设,通过对移动车载、监控视频等AI智能识别算法,实现城管问题的智能识别、自动上报,创新打造一批实用好用管用的应用场景,全力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治理变“智理”,使得城市更聪明,运行更高效。

经过一系列的数字实践后,济南数字机关建设成效明显——加快数字机关“一网协同”,“山东通”接入应用系统382个,数量居全省前列;机关工作人员移动办公全面普及,数字机关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商品房预售许可等2200项为民办事事项可以在“爱山东”APP济南分厅办理,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学历证书等120项电子证照证明实现在线查询使用;上线公积金提取等30项民生“关键小事”应用。

城市之美,在精管善治;城市之治,在智慧赋能。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融合视频传感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城市大脑系统,为政府提供了更智能高效的城市治理解决方案,成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利器”。

赋能企业 以“数”提质

在泰山钢铁集团的生产车间内,760米长的生产线仅需6名工人;在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工厂,生产1片颐莲面膜只需0.4秒;在平阴玫瑰龙头企业山东华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智能化改造后的平阴玫瑰加工效率提升30%,单产线人工成本节省超10万元。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数字化为企业“极致效率、极低成本”打开了智慧之门,一批智能装备、智能工序、智能产线陆续投入运行。推进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制胜未来的必由之路。

济南瑞泉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以新型智能水表生产为主,兼有智能燃气表、热量表及其他智能仪表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所研发生产的智能水表及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水务建设中,实现了集中化、精细化管理,将数量庞大的水表管理转变为科学简单化管理,在“智慧水务”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数智化”转型的驱动下,传统产业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方式发生质的变革,将形成更高效率、更高水平的生产函数。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

2023年,济南发布《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每年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全连接工厂、晨星工厂30家以上,力争突破灯塔工厂。

从多个智慧管理系统将园区所有指标全部量化、可视化的山东首个零碳智慧工厂——洛克美森(济南)零碳智慧工厂,到预计2024年可实现年产值5亿余元的全省首家中药数字化工厂——宏济堂莱芜智能制造工厂……众多传统优势产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了自身重塑。

从2024年济南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系列活动上获悉,济南已累计培育9个省级“产业大脑”、80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132个晨星工厂、309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持续领跑全省。

信息时代,得数字化者得先机。当下的济南,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传统产业悄然“智变”。

赋能群众 以“数”便民

若想答好“增进民生福祉”这道题,必须善用“数字化”这一解题技巧。

在济南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手机一键点击,杀虫灯运转,摄像头随之调整方向,若设备未正常运转,摄像头会反馈指令,方便工作人员检查。

10月26日,济南全面启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个人消费者只需扫码登录或小程序搜索“泉城购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平台”实名注册,提交旧电动自行车信息,系统会对信息进行验证,认证通过后便可生成政府补贴资格码;

济南章丘明水古城的浪漫无人机秀引得游客流连忘返;

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依托社区夜校、共享直播间以及社区延迟服务等载体和方式打造智慧社区特色场景,提升社区共享效能,探索出了一条独具“北园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

如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着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让越来越多人享受到数字红利。

群众身边接连不断发生“小变化”,让数字化带来的“大变革”更加有迹可循。济南正加快推进交通领域“车、路、云、网”的智能化升级,开展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的全域全程建设与智能化改造。“城市大脑”已集成170余个系统,接入公共视频14万路、高点视频120路、物联感知设备60万路,全面支撑一体化数字指挥平台建设。新建基础型及以上智慧社区127个,槐荫区绿地新城社区、济阳区荷畔社区入选省级标杆型智慧社区;市本级和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钢城区获评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济南连续6年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在数字化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数字大潮势不可挡,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相信,随着这条具有济南特色的数字建设图景愈发清晰,实现率先建成数字先锋城市的目标,必定未来可期。

(本文转载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It takes just 50 seconds to brew a cup of coffee; online shoppers can try on clothes virtually with a single click; virtual spaces enable a second time travel; diners can reserve tables and order meals in advance online; smart home devices can be controlled remotely while away from home; and navigation apps provide clear route planning and estimated arrival times at a glance. In the new wave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digitization is transforming every industr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has become a key focus for many cities, which are eagerly seizing this opportunity to strategically position themselves.

In the recently released “2024 Digital Top 100 Cities” list, Jinan City ranks 14th in China, advancing one position from last year. Having moved from 18th to 15th and now to 14th, Jinan’s steady improvement in ranking underscores its commitment and achievements in digital development.

As the core hub of Shandong’s digital provincial development, Jinan is committed to digital city construction as a strategic initiative for future success. As early as September 2022, at the Digital Jinan Construction Promotion Conference, the city outlined a phased plan: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in one year, to achieve key breakthroughs in two years, to se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s in three years, and to serve as a model and leader in four years.” The goal is to establish Jinan as a leading digital city within the province and the nation, and to be at the forefront of building a digital pioneer city.

In recent years, Jinan has demonstrated the courage to compete, the drive to seize opportunities, and a determined attitude in fully constructing a digital ecosystem. The city has made comprehensive breakthroughs in digital applications across all sectors and integrated seamlessly into the digital wave. Jinan is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dustries and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trengthening key digital projects, clusters, and industrial parks. A series of digital empowerment initiativ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solidify the critical support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aiming to achieve a leap in capabilities and surpass development through digital leadership. Walking through Jinan, the presence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s nearly ubiquitous. It has transformed both daily life and production, infusing everything with new energy and vit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