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走线,血脉觉醒的老祖宗审美
2024-12-03缇娜
在这个追求独特与个性的时代,一股源自古老文化的潮流正悄然兴起,它以簪花之雅、刺绣之精、旗袍之韵、丝绸之华、盘扣之巧,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非遗华服”画卷,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魅力,更让老祖宗的审美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簪花:古韵今风
簪花,作为中国古代女性头饰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审美情怀,更是手工艺人智慧与匠心的结晶。
簪花,也称戴花、簪戴,通常是由筷子状的象牙簪固定在螺旋状的发髻上,再由鲜花或其他材料制成的花朵缠绕起来。簪花的习俗在中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如今,簪花艺术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雅致的造型,成为了现代女性追求古典美与时尚感并存的理想选择。簪花的点缀,成为时尚界的新宠,引领着国潮新风尚。
鲁绣:针尖上的艺术
刺绣,古称针绣,以针引线,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造图案。刺绣历经数千年历史,携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中国刺绣多以地方简称命名,结合各地风土人情,开出不一样的花朵。
山东地区的名绣当数鲁绣。作为有史可证最古老的绣种,鲁绣在发展中吸收了山东人民豪迈大气的个性,以粗中有细、大开大合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刺绣的独特一支。
鲁绣不仅是服饰的装饰,更是艺术的展现,每一幅作品都载着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美的极致追求。匠人们运用飞针走线的绝妙技巧,在丝绸或棉布上绣出栩栩如生的图案,将大自然的灵动与人文的情怀完美融合。鲁绣技艺的融入,让非遗华服在细节之处尽显精致与华美。
旗袍: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旗袍,是中国悠久历史中代表性的女性服饰。徘徊在古典与时尚之间,在一寸一厘间完美展现女性形体之美;在一丝一毫间诠释出女性万种风情,千种姿态,百般风韵。
“门前圣水芙蓉泉,旗袍世家数百年。”济南芙蓉街上的“玉谦旗袍”,是一家远近闻名的百年老字号。量体裁衣是“玉谦旗袍”的最大特色。“玉谦旗袍”所有订制的旗袍都由其传人于仁谦亲自测量、亲自裁剪和参与制作。为了让“玉谦旗袍”既传统又新潮,他还借鉴国外新潮款式,将欧式晚礼服的设计,运用到旗袍的设计中,从而使得制作出的旗袍,格调更加高雅,款式更为新颖。穿上玉谦旗袍,女性不仅能够展现出曼妙的身姿,更能感受到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优雅与自信。
丝绸:丝滑触感下的奢华
丝绸源于桑树,取自蚕丝,经精工巧织,得绫罗绸缎,彰显贵之荣。2000多年前,丝绸开启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见证了东方文明走向世界。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丝绸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位于山东淄博的周村素有“丝绸之乡”的美誉,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源头,也是周村丝绸染织技艺的发源地。周村丝绸,以其细腻的质地、柔和的光泽和卓越的品质闻名遐迩,无论是轻盈飘逸的纱衣,还是雍容华贵的礼服,每一根丝线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在触摸中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温润与细腻,为中国传统服饰增添了无尽的奢华与高雅。
盘扣:细节之处见真章
盘扣,也称为盘纽,或者纽结、纽襻,是中国传统服装中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盘扣的作用在中国服饰的演化中逐渐改变,它不仅仅有连接衣襟的功能,更被称为装饰服装的点睛之笔。
日照市五莲县刘氏盘扣古典、精致,一针一线制出了独特韵味。刘氏盘扣传承人刘冬梅,探索打造了一系列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产品:“福”字布艺包系列(五福临门系列)、红色主题布艺包系列(红色印记系列)、城市书房系列(书签、书皮、笔袋系列)、布艺家居系列(茶韵五常茶席系列、盘扣画挂匾)、研学材料系列(半成品材料体验包),还有精美时髦的盘扣耳环、盘扣耳坠、盘扣挂件……让流传千年的盘扣走进寻常人家的日常生活,重塑现代与传统交融的精致生活美学。
In this era of seeking uniqueness and individuality, a trend born from ancient culture is quietly emerging. Through the grace of hairpins, the finesse of embroidery, the allure of qipaos, the splendor of silk, and the artistry of button loops, it weaves a vivid tapestr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tire.” This not only showcases the resplendent charm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breathes new life into the aesthetic wisdom of our ancestors within modern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