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他,是德国下届总理?
2024-12-02辜学武

如果按照今天的民意测验结果,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及其姊妹党——巴伐利亚州的基督教社会联盟,重新夺回联邦政权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因为连续数月,这个“黑党”联盟的民调支持率持续高达30%~32%,远远超过现任总理朔尔茨的社会民主党(“红党”)的14%~16%。
照此看来,“黑党”联盟的共同总理候选人默茨,击败“红党”的现任总理朔尔茨,似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离明年9月的联邦议会大选还有近一年时间,鹿死谁手,现在就盖棺论定尚为时过早。上届德国大选,民调就曾误判最终的胜者。
“嫣然一笑”
朔尔茨2021年接替放弃连任的“黑党”总理默克尔上位之前,民调都不看好他。
当时的大选民调,“黑党”也是遥遥领先,总是高出 “红党”好几个百分点。“黑党”总理候选人拉舍特,也是像今天的默茨一样, 身披党主席战袍参选,借助老总理默克尔的余荫,大有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将“红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斩于马下之势。
没想到在选战最激烈的时候,德国西部山洪暴发,拉舍特在陪同总统视察灾区时,在后排与记者和同行打趣嬉笑,谈笑风生,被有心人捕捉到并在媒体上无限放大。一时间,拉舍特“幸灾乐祸,毫无同情心”的形象被坐实。
就这个“嫣然一笑”,让他被民调远远落后的“红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在最后关头反超。朔尔茨的“红党”,以1.5%的微弱优势赢得大选;拉舍特的“黑党”屈居议会第二大党团地位,组阁权旁落,痛失总理宝座。
反观今日的德国政坛,“黑党”又是遥遥领先“红党”。不同的是,“黑党”换了将。拉舍特为承担败选责任黯然下台,默茨上位,苦战三年,带领“黑党”走出低谷,又成了选民的宠儿。
如今朔尔茨对阵默茨,一红一黑。红的偏左,黑的偏右。“红党”高举社会公平的旗帜,“黑党”强调经济发展优先的逻辑。在德国经济增长乏力并直接威胁社会公平基础的今天,选民似乎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黑党”身上。
默茨是当今德国政坛的一朵奇葩。坚韧并持之以恒,似乎是他今天离入主总理府只有一步之遥的秘诀。他漫长的职业生涯可以说充满坎坷、蜿蜒曲折。
生不逢时
生于1955年的默茨今年69岁,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从政并有朝一日当上德国总理,显然是他的梦想。这位出生于德国西部一个保守的天主教律师家庭的政治家,早在1989年就成功当选为欧洲议会议员,步入政坛。
不久之后,他又进入更具实质影响力的德国联邦议院。出色的辩才、良好的法律训练和专业知识,让他在“黑党”议会党团中脱颖而出,45岁(2000年)时便爬到了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议会党团主席这个关键岗位上。
但默茨好像生不逢时,正是在这个岗位上,他遇到了政治生涯中的最大政敌:时任基民盟主席默克尔。刚开始时,默茨似乎并没有把来自东德的默克尔这个“小姑娘”放在眼里,但他错了。
2002年,具有超强政治手腕和动员能力的默克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默茨赶下了台。默茨被迫将“黑党”议会党团主席的宝座让给默克尔,自己做她的副手。
这次权力斗争的胜利,使默克尔以党主席的身份,将“黑党”议会党团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东德出生的物理学家默克尔,很快就领会了西方议会民主制权力运作的方式:身在反对党,党主席的权力只是徒有其名,真正的权力核心在于议会前线天天与政府博弈的议会党团,党团主席才是实权派。
具有超强政治手腕和动员能力的默克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默茨赶下了台。默茨被迫将“黑党”议会党团主席的宝座让给默克尔,自己做她的副手。
正是这个双料主席的权力和地位,为默克尔2005年击败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铺平了道路。她大权在握,不仅掌控了党的大政方针,而且成为了议会反对党领袖,顺利敲开了柏林总理府的大门。
默克尔的欢乐是默茨的痛苦。2007年,默茨宣布不再参选下届议会选举;2009年,当默克尔的总理光环越发闪亮、权力如日中天时,默茨辞去议员职务,郁闷地退出了政坛。
苦撑待变
现在回头来看,默茨当年离开默克尔治下的柏林,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政治抱负”,而是准备“卧薪尝胆”,等待时机杀回柏林。
事实上,退出政坛后,默茨一直在不动声色地为自己重返政治权力核心做准备。在出任金融企业高管和许多大型公司的监事会成员以“养家糊口”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经营自己的人脉圈。
恰恰相反,他多年来自己出资,定期在自己的家乡和巴伐利亚的乡村度假别墅举行私人聚会,联络感情,培育人脉。参加者大多为自己的旧部、志同道合的朋友和理念相近的同仁。
十年磨一剑,默茨终于等到了重返政坛的机会。2018年,默克尔宣布辞去基民盟党主席并表示2021年第四任总理任期结束后“告老还乡”。正当舆论界议论谁会接默克尔党主席位子的时候,默茨宣布重返政坛,目标是默克尔腾出的党主席之位。
默茨在竞选基民盟党主席时,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第一次选举,他以微弱的选票差输给了默克尔首选的继承人安妮格雷特·克兰普-卡伦鲍尔。一年多后,卡伦鲍尔的表现让人失望,失去党内支持,2020年被迫交出党主席的大权。基民盟领导层再次出现空缺,给默茨第二次竞选党主席创造了机会。
然而,这次竞选也没有给默茨带来好运。他再次失败了,败给了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中间派州长拉舍特。拉舍特也是默克尔中意的继承人。
天无绝人之路,默茨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2021年,拉舍特在洪水灾区的“嫣然一笑”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总理前程,而且为默茨创造了第三次问鼎基民盟主席宝座的机会。这次,他成功了。
今年5月,默茨再次轻松连任基民盟主席。“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他的整合政策生效。默克尔在党内的追随者对他不再那么敌视,潜在的竞争对手也已宣誓效忠。
即使是一向觊觎总理宝座、试图挑战默茨“黑党”共同总理候选人地位的巴伐利亚州长索尔德,也似乎已被制服,公开表示将全力支持他明年竞选总理。
人脉显赫
默茨的成功上位,离不开他经营了多年的人脉基础。迹象表明,这位“大器晚成”的“黑党”政治家在明年以70岁的高龄冲刺大选时,许多举足轻重的人物会助他一臂之力。
默茨有一位名叫迈克尔·艾尔福特的经济政策高参。20多年前在默茨被默克尔赶下台时,艾尔福特是他的办公室主任。这么多年来,两人情同手足,心有灵犀。艾尔福特创建的“市场经济基金会”实际上就是默茨经济政策的智库,他本人就是默茨经济思想的“大脑”。
默茨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谋士”:美因茨大学历史系教授安德烈亚斯·罗德,是默茨许多“金句”和概念的发源地。此君多年跻身于基民盟思想界顶层,可以说是保守派思想的设计师。
默茨最为信任的核心幕僚,应该是34岁的雅各布·施罗特。这位年富力强的少壮派幕僚,是默茨连任党主席后任命的办公室主任,负责规划党的大政方针,可谓是默茨核心团队的核心。施罗特曾经是女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外交顾问,也做过老主席拉舍特的私人秘书。拉舍特下台后,施罗特萌生去意,准备离开基民盟。默茨惜才,再三挽留并委以重任。默茨在一年内将党内的混乱局面扭转过来,并将党内的非嫡系派别安排得服服帖帖,施罗特功不可没。
默茨身后还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关系网。尤其是所谓的“安登帮”,可被看作他的“实力后盾”。“安登帮”是基民盟内部一个非正式团体,成员不多,只有20位左右,但大多是实力显赫、位高权重的保守派政治家,包括德国前总统克里斯蒂安·武尔夫,两位黑森州前州长沃尔克·布菲耶和罗兰·科赫,巴登-符腾堡州前州长和欧盟委员会前数字技术专员冈特·厄廷格,还有德国前防长弗兰兹·约瑟夫·荣格。根据《明镜》周刊的报道,默茨是2005年加入“安登帮”的。《德国商报》猜测,帮派的宗旨是成员们在各自的政治生涯中相互支持、提携和关照,共同影响和主导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对朔尔茨来讲,默茨更好对付。这位“黑党”领袖虽成功整合了默克尔留下的党内烂摊子,但他致命的弱点是从未当过政务官,毫无执政经验,更无赢得政务官选战的经历。
默茨挑战现任总理朔尔茨的最大资本,当然是“黑党”居高不下的民调支持率。这有助于他消除党内的噪声与怀疑,促进党内团结,凝聚选战共识。而在他背后,站着德国最为资深的女民调专家雷纳特·科雪。科雪是著名的德国阿伦斯巴赫民意研究所的所长。这位71岁的民意研究专家不断地为他建言献策,告诉他德国老百姓在想些什么,他应如何定位自己,以满足选民的期待。
一张白纸
默茨试图击败德国当朝宰相朔尔茨,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保持领先的民意支持度,不至于在冲刺的最后关头掉链子,重蹈他的前任拉舍特“嫣然一笑,功亏一篑”的覆辙。
朔尔茨阵营的选举战略专家,对默茨打的就是这个算盘。得知默茨制服党内竞争对手、赢得“黑党”总理候选人之位时,朔尔茨笑了,显得如释重负。
民调表明,如果朔尔茨与默茨对决,他还可能有胜算;如果是默茨的党内竞争对手巴伐利亚州长索尔德或北威州州长武斯特出马竞选,朔尔茨的连任前景会大打折扣。
和朔尔茨一样,德国的州长们都是久经沙场的竞选老将。尤其是索尔德和武斯特,一个是南部经济大州的行政首长,一个是西部经济命脉大州的年轻掌舵人,民意热度大幅超过正面临执政危机的朔尔茨。
对朔尔茨来讲,默茨更好对付。这位“黑党”领袖虽成功整合了默克尔留下的党内烂摊子,但他致命的弱点是从未当过政务官,毫无执政经验,更无赢得政务官选战的经历。
和默茨不一样,朔尔茨赢过相当于是德国一个州的汉堡的市长选举,当过联邦副总理、劳工部长和财政部长,打赢了2021的联邦议会大选,又在总理位子上一直坐到今天。从选举民主体制的角度看,他可谓是资历完备、久经考验。
默茨在这方面还是一张白纸,关键时刻能否顶得住,还是一个大问号。朔尔茨的瑕疵,该爆料的都爆料了,选民们可以说是对他的人品了如指掌,对于喜欢他和不喜欢他的人来说,都是如此。
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旦选战明年正式打响,媒体和政敌将会把默茨的“个人隐私”翻个底朝天。默茨本来就因为言辞傲慢、炫耀财富和鄙视难民而受许多德国人不待见,任何一个有关他的负面“新鲜故事”,都可能立马扭转民意,断送他的选情。
德国选民对于政治家的道德期待,远远高于美国选民的期待。像特朗普这样丑闻百出、官司缠身的政治人物,早就被德国选民抛进了历史的垃圾箱,根本进不了选票箱。默茨还没有真正经历过一次“选举拷打”的折磨,他能否顺利过关还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