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东、半岛“十月惊奇”之于美国

2024-12-02谢奕秋

南风窗 2024年23期
2024年10月27日,伊朗德黑兰,街头广告牌上印有伊朗领导人与美以两国领导人对立的画面

美国大选进入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时,中东地区和朝鲜半岛都被选举意义上的“十月惊奇”氛围笼罩:以色列在美国11月5日大选的10天前,出动上百架飞机袭击伊朗的军事目标,来报复伊朗10月初的大规模导弹袭击;朝鲜则被西方质疑向俄罗斯派出了精锐部队,并因此对三八线南侧的韩国进行了防御性的军事升级准备,还在10月31日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

两地共同的紧张气氛,似乎增加了大规模战争从俄乌前线向外围地区扩散的危险,暗合了特朗普散布的对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恐惧,又给人一种当事方为影响美国大选而刻意制造话题的感觉。无论它们是否真正的“十月惊奇”,理解警讯频传的世界对于候选人领导力的期待,都是不过时的。

以军大杀四方

作为中东战事的标志性战果之一,以军10月16日在加沙南部击毙哈马斯在逃首领辛瓦尔(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试图“邀功”),被与7月哈马斯原首领哈尼亚和9月黎巴嫩真主党首领纳斯鲁拉遭定点清除相提并论。

此后不到两天内,真主党无人机暗杀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未遂。之后,以色列猛轰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同时称与真主党的作战有可能“彻底结束”,因为以军已经“彻底摧毁了真主党的高层指挥系统”。

辛瓦尔和真主党军事高层全部13名成员的死亡,为以哈、以黎停火谈判带来一线生机。10月下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再赴中东多国促谈,希望救回仍被扣留在加沙的部分人质。但内塔尼亚胡的核心目标,始终是伊朗。

10月26日凌晨,德黑兰和附近的卡拉季市(有核电站)听到了五起爆炸声,伊朗南部法尔斯省的省会设拉子听到第二波爆炸声。原来,以色列超过100架飞机参与了这次约2000公里的奔袭,包括F-35战机和加油机。受美国劝阻,以色列没有打击伊朗的核设施或油田,但打击了约20个重要目标,包括地对空导弹阵列、导弹和无人机工厂、发电厂等。

有报道称,伊朗各地互联网大面积中断, 防空系统“零拦截”, 不少士兵丧命。伊朗官方则称,以色列战机穿越了叙利亚、伊拉克领空,不过袭击大部分被拦截,伊朗损失有限;伊方“保留在适当时候作出反应的权利”,但“优先考虑在加沙地带和黎巴嫩达成持久停火”。

自从伊朗10月1日向以色列发射约200枚弹道导弹之后,以色列扬言一定会报复。而在10月26日的报复行动期间,以色列还袭击了加沙、叙利亚、伊拉克的目标,可谓大杀四方。白宫在空袭前不久收到以色列的通知,但美军没有参与这场持续3小时的空袭,事后还促请伊朗停止报复以色列。

树欲静而风不止,伊拉克民兵武装随后用无人机袭击了以色列北部一处军事目标。10月27日,以色列发生2起汽车冲撞人群事件,司机均被打死,被怀疑是恐袭事件。

过去一年来,以色列与伊朗及其代理人的战事,引发一系列暗杀、油轮袭击和无人机骚扰。至今有100多艘西方船只在红海受攻击,4名水手死亡,两艘船只沉没。《华尔街日报》指责俄罗斯为也门胡塞武装提供卫星数据,帮助其扩大对红海商船的打击范围。这样的指控,凸显了俄乌战争的外溢效应。

随着美国大选到来,阿拉伯“两强”沙特和阿联酋致力于恢复该地区稳定。但卡玛拉·哈里斯倾向于对苏丹内战和也门冲突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同时继续与伊朗接触,这些立场有违沙特和阿联酋的愿望。因此,两国可能都希望特朗普重返白宫。特朗普的交易型外交方式和对政治规范的漠视,对扩大沙特和阿联酋的地区影响力至关重要。

以色列超过100架飞机参与了这次约2000公里的奔袭,包括F-35战机和加油机。受美国劝阻,以色列没有打击伊朗的核设施或油田,但打击了约20个重要目标。

另一边厢,拜登政府维持对以色列“有条件的战争支持”,在犹太金主那里取得一定回报,但这给哈里斯争取密歇根州关键的穆斯林选民增加了难度——有民调显示,特朗普在美国阿拉伯裔选民中的支持率甚至超过了哈里斯;而宾州乌克兰裔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度,也不亚于对哈里斯的支持。

如果说中东正处于重塑政治面貌的阵痛期,那么主张“长痛不如短痛”的特朗普,反而比一直害怕事件搞大而千方百计约束以色列的哈里斯,多得了一份支持。

半岛出兵疑云

中东不稳定,远东也不太平。10月初以来无人机3次渗透至平壤,散发大量反朝传单。10月14日,朝方称事件系由韩国军方主导,遭韩方否认。次日,朝鲜主动炸毁部分朝韩间的连接通路,被认为旨在预防韩美在三八线的越境动作。之后,韩方开始炒作朝军入俄传闻,远东倏忽被与鏖战近三年的俄乌战场联系起来了。

美国国防部10月23日表示,3000名朝鲜士兵已被部署到俄罗斯几个地点接受训练。美防长劳埃德·奥斯汀称,这是朝鲜向俄方提供武器后的“下一步”。奥斯汀的评论,是美国官方第一次公开指认朝鲜向俄派兵——韩国官员稍早前披露时,遭到平壤和莫斯科双双否认,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斥之为“假新闻”。

朝鲜军队有120多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常备军之一,但自朝鲜战争以来,它没有参加过大规模冲突,战斗经验稍显不足。而在过去两年里,俄朝加强了合作。朝鲜迫切希望得到俄罗斯的粮食和燃料,实现常规武器系统的现代化。今年6月普京访朝时,两国签署了盟约,规定一方在另一方受到攻击时“立即提供军事援助”。

10月24日,俄杜马最终批准了《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似乎是对朝鲜提供军援的响应。此外,普京在10月25日国家电视台播出的访谈中说,既然西方已经多次表示乌克兰可自行决定如何确保自身安全,那么,是否动用朝鲜军队也是俄罗斯自己的事。

韩国官员担心,俄方可能向朝方转让核和导弹技术。朝鲜近日公开多张金正恩视察战略导弹基地的照片,照片上包括能打击美国本土的“火星18”洲际弹道导弹和超高音速导弹。韩媒认为,这些导弹技术难以在没有俄罗斯支持的情况下独立开发。

不光是美韩在炒作朝军入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表示,他的政府有情报显示,1万名朝鲜士兵正准备加入俄军,第一批朝鲜士兵最早将于10月27日在战场部署。他形容这是“世界大战的第一步”,还煞有介事地称,朝鲜士兵此前已在俄军占领的乌克兰领土上执行任务(北约表示尚未掌握这方面情报)。乌克兰军情局局长吉里洛·布达诺夫则称,朝鲜士兵将抵达俄西南部的库尔斯克地区,帮助俄军抵制乌克兰的侵入。

以上说法存在一些矛盾之处,尤其,乌方的说法常常与渲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景联系起来,被认为有些夸大其词。不排除韩国和乌克兰通过炒热该事件,达到为韩国进一步军事援乌铺路的目的。

韩国迄今为止向乌克兰提供了人道主义和财政支持,而避免直接供应武器。这符合其“不向积极参与冲突的国家提供武器”的政策。但北约新任秘书长、荷兰前首相吕特表示,朝鲜向乌克兰增兵将标志着“重大升级”。他要求韩国总统派遣专家前往布鲁塞尔,向军事联盟通报情况。韩方则喊话要朝鲜士兵“从乌克兰撤离”,警告说韩方可能派遣军事人员和情报人员去乌克兰,甚至发送攻击性武器给乌克兰。

上述言行,似乎都在为军火储备大国韩国改变政策做舆论铺垫,却给特朗普的“三战”预言提供了某种佐证。

俄方和平话术

在朝韩关系紧张之际,乌克兰总统抛出修改后的新“胜利计划”,附带“不入北约即制造核武”的威胁。而在会见“金砖国家”主流媒体代表时,普京表示俄方有意尽快结束俄乌冲突,并已准备好就此开展对话,只是必须基于2022年3月的伊斯坦布尔协议;他还宣称不会允许乌克兰制造出后者曾经拥有的核武器。

俄方的和平话术,对于金砖峰会和美国大选都有一些情绪上的微妙影响。10月下旬喀山金砖峰会期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演讲中呼吁在乌克兰、加沙、黎巴嫩和苏丹实现和平。普京则称:愿意考虑和平倡议,并欢迎金砖国家领导人提出调解,但这些协议必须基于战场现实;他认为特朗普关于调停俄乌战争的愿望是真诚的,但任何和平协议都必须承认俄对乌大片领土的控制。

战与和问题之外,有36国代表出席的金砖峰会,还初步探讨了金砖国主导的国际支付系统(《喀山宣言》欢迎俄方提议的金砖国家谷物交易所),抨击了对俄罗斯、伊朗等金砖国的单边制裁,展示了“西方两年多来对俄罗斯的孤立未能成功”。

普京在10月25日国家电视台播出的访谈中说,既然西方已经多次表示乌克兰可自行决定如何确保自身安全,那么,是否动用朝鲜军队也是俄罗斯自己的事。

应该说,随着特朗普的选情看涨,普京的国际地位也有所回升。但在欧洲方向,俄罗斯仍然相对孤立(亲俄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缺席了金砖峰会,内部分裂的摩尔多瓦则惊险通过了“入欧”公投),严重依赖白俄罗斯的配合。另一边,法国、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已公开表示,考虑派兵帮助乌克兰对抗俄。

有别于联盟化的军事对抗方案,特朗普所兜售的俄乌议和框架,更能讨好受“战争疲劳症”困扰的美国人。《华尔街日报》日前针对摇摆州选民的民调显示,对于选民信任谁来处理俄乌冲突,特朗普是以50%对39%的优势,领先哈里斯11个百分点。

特朗普任内世界相对和平,没有发生过与当前乌克兰和中东战事同等规模的战争。他说两年前自己如果还是总统,普京就不会出兵乌克兰。所以,他把俄乌冲突升级归咎于拜登,说拜登如果有一半的脑子管用,在战争爆发前就能解决问题。他的副手万斯对乌克兰的看法更激进,曾要求立即停止援乌。万斯的和平构想是,乌克兰不加入北约,而俄占领土实行“非军事化”,但他并未说明由谁来控制这些非军事化的领土。

如今,美国已经为乌克兰战争花了超过1100亿美元,包括军事装备、人道主义援助和纯粹的经济支持,像给乌克兰政府发薪水这些。反对无偿援乌的声音不断升高,在欧洲也产生了回响。10月22日欧洲议会批准向乌克兰提供350亿欧元贷款,其资金来源于被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的收益。也就是说,继续撒钱可以,尽量不要由自己出。

回看美国最关键的摇摆州宾州,在12.2万乌克兰裔居民中,约3/4达到了投票年龄门槛,对大选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乌克兰裔社区在感谢拜登政府援乌的同时,也普遍希望其放开供应武器的种类,批准全面打击俄境内的纵深目标。但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么乌克兰很难赢得期望中的胜利——由此,特朗普的和平方案就显示出吸引力了。

国际事务并非本届美国大选的核心议题,但在大选投票日之前的两周,于中东、半岛、乌克兰上演某种程度的“十月惊奇”,也足以撩拨美国选民的情绪。内塔尼亚胡、金正恩和普京,可能已经看到了他们想要的附带效果。而特朗普是否感谢这些他口中的国际友人,可就两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