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tters \\来信

2024-12-02

南风窗 2024年23期

抛开剧情不说,为这部电影创作的曲目的质量都很高。我在想,《小丑2》的大量元素堆砌,整部影片的混乱感,跌宕的情绪,分不清真实与否的场景,是否是一种精神病人状态的艺术化写照?而大众无法接受的原因,就是习惯了秩序感,习惯了商业大片的固定模式,而难以接受这种跳脱规训的、大胆的电影?大家嘲笑这部电影烂的时候,是否也属于这部电影艺术表达的一环,即普通人对一个懦弱的、可怜又可悲的底层精神病人的冷酷和自大?

——Nunu(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神作被嘲,谁才是小丑》)

我妈妈也是,沉迷于抖音视频以及各种直播间。不过幸好她只会刷视频,不会下单购物。她经常和我们说,她看到什么东西多么便宜,如果她会买就买了。这个时候,唯一的庆幸就是她一直担心手机有钱会被骗子划走,不用电子支付,不然分分钟得被骗。

——wang 小(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直播间剧本,骗走爸妈血汗钱》)

我博士期间就是在做抗结核菌光动力药物的研究,这个菌真的太狡猾了,而且皮很厚,难以杀灭,易复发,普通的抗菌剂效果都不佳,效果好的毒性大,对抗结核抗生素研发也很缓慢,很多原研药的专利也握在日本和美国的手里,需要我国流行病学家、临床医师和药学家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啊。

——Ich will(读微信公众号文章《林徽因、萧红因它而死,消灭这个病太难了》)

很感谢这篇文章能够理性地探讨这件事情。“真正被撤下桌的,是一种对话和碰撞的可能性,而理解和更开阔的路,恰是在碰撞里产生的。”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不同的舆论事件,希望大家心中激起的是对女性多元角色的尊重与更多重视,而不是盲目代入角色然后破防,这样太幼稚了。

——G10(读微信公众号文章《杨笠上桌,冒犯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