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技固本发展职业教育 匠心育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2024-12-01黄曼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厦门技师学院是厦门市一所国家级重点公办技工院校,也是厦门市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学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始终把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摆在学院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从专业课程建设、校企合作以及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不断深化拓展,加快发展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的技工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留厦率达83.5%,为厦门市及周边地区实体经济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主要做法如下。
一、深化专业课程建设,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
(一)发展现代化产业集群
学院立足厦门市及其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实际,结合厦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开设一批企业需求较大的以“机”“电”为核心的专业,如集成电路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32个第二产业类专业(层级),形成了与地方主体产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机械智能制造类专业集群,有效缓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对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在服务第三产业上,学院结合厦门地区服务业发展需求,开设烹饪(中西式面点)、美容美发与造型(美发)等第三产业专业,进一步为厦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二)实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学院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课程调整机制,以校企合作、教师下企业调研成果为渠道,及时将行业、企业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内容,新增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社会急需、当地需要的特色专业,淘汰需求量不足或技术不符合当今产业发展的专业,提升学生就业匹配度,确保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跟得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三)持续优化教育教学体系
学院着力推行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中心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2022年,学院在完善“理实并重”的系统化一体化教学体系基础上,实行中级工“三基”能力培养、高级工工学一体化模块式教学、预备技师专题研修的中高技一体化长学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课程评价、教学改进等全环节进一步规范教学改革工作,通过工学一体化教学,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为教学案例,在学中做、做中学,进一步夯实基本功,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与实践脱节的短板,满足现代化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
(四)建立多元化素养课程体系
此外,学院秉承“德技并重、立德树人”宗旨,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在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把推进“以思政教育为中心的素质素养课程体系改革”作为学院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素质素养教育与技能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科学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心理素养等多个维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使学生在学校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用。目前学院已形成《美育》《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心理与健康》《急救与健康》等多门素质素养课程,《艺术赏析》《闽南文化》《书法》等多门选修课程,学生整体素质提升,有效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学院毕业生受到当地众多企业欢迎。
二、深化校企合作,助推产教融合
(一)推进校企合作,强化交流互通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办好技工教育、培养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学院在厦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发挥自身公办院校办学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地位,先后牵头成立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联盟和厦门市技工教育联盟,联盟成员单位涉及区域内百余家龙头企业、主体产业、新型行业以及技工院校。在上述两个联盟的支持下,学院每年举办技术交流研讨会、成果展示、专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快校企双方在技术交流、人才培养、专业共建等领域的合作步伐,为毕业生实现高质量优质就业、推动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推行全员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模式
学院全面推动全员学徒制,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上的主体地位,突出“以师带徒”岗位实习在培养现代化技能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院严格遴选厦门市当地知名企业,企业按照学院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安排各阶段学生实习。学生实习采用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即在认识实习阶段,企业派出资深员工为观摩学生进行岗位介绍和流程讲解,帮助他们接触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激发学习兴趣,初步建立专业技能方面的直观认知;在岗位实习阶段,企业为每位实习学生都配备了专门的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手把手跟岗带练,能够更好地夯实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缩短毕业生上岗适应的时间。
(三)推行引企入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
引企入校作为一种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满足在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学院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专业基础建设、人才培养方向等因素,科学分析专业集群发展要求,通过大量走访、调研,遴选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文化、拥有先进生产设备设施、超前生产技术工艺、认同校企合作理念的合作企业,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企入校。学院按照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发挥引企入校所独有的优势,科学规划合作方案,开展“三共”模式的校企合作,即与引入企业共同建立课程体系、与引入企业共同培养师资、与引入企业共同培育学生,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企业生产任务作为教学切入点,实现教学实训向生产实训转变。引企入校培养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实习热情,培养的方向也符合企业的要求,人才对口输送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招聘压力。三年来,学院数十名机械工程系毕业生被该企业录取,部分优秀学生月薪近万元。
三、深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政校企三方联动招聘
学院自2020年开始,主动牵头联系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开展线下校园招聘宣讲会和专场校园宣讲会,进一步搭建学院与用人单位之间人才供需平台,加强学院与相关部门在推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合作联系。通过收集企业招聘岗位需求、邀请各区重点企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宣讲各区人才优惠政策等方式,在为用人单位与学生提供双向选择平台的同时,让学生对各区就业环境和就业待遇政策有更全面的了解。此外,学院还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访企拓岗活动,挖掘学院内外资源和校友、行业等社会资源,不断扩充学院“朋友圈”。三年来,学院每年邀请近200余家省市重点知名企业参加校园招聘会,有力地推动学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提供多样化就业指导服务
就业指导和服务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学院面向毕业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将就业与创业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班主任严格落实学院“一对一”谈心谈话制度,充分了解毕业生就业需求,引导毕业生主动思考职业目标和个人发展计划,明晰毕业去向,评估自身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素质,树立健康正确的就业观念。学院各系部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通过开设系部就业指导会、邀请企业来系部召开宣讲会、推送行业内优质企业招聘信息等方式,帮助毕业生实现更好就业。此外,为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工作,学院整合原有毕业生岗位实习管理系统和毕业生调查系统,形成“学生就业综合管理系统”,借助这一系统,能够及时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关信息,对未来学院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三)聚焦重点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2020年,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技能脱贫行动。学院不仅在日常生活学习上给予该群体学生关心,帮助他们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还聚焦临夏学生实际困难,细化帮扶举措,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多样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截至2024年,学院共推荐73名在校就读的临夏生就业,其中32名被合作订单班企业录用,16名被厦门市待遇好、发展前景好的大型国企录用。
学院将坚定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的本源,不断强化技工院校强技固本、匠心育才的内涵建设,立德树人,坚定不移地以培养更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为落脚点,多点发力、久久为功,打好就业“组合拳”,持续做好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