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放“园”动力 打造经济增长极

2024-11-29尹秦彭紫薇

先锋 2024年10期

10月18日,惠科项目投资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总投资100亿元的Mini-LED项目、高功率芯片散热封测项目成功落户绵阳工业园。

从2018年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落户绵阳工业园,到2021年显示模组项目再度落户,再到如今一投再投,项目投资持续加码,成为绵阳推进“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的最新见证。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数据显示,2023年,绵阳12个园区GDP增长达8.7%,11个工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规上工业企业989户、增长16.35%,集聚度达71.98%;规上工业总产值3244.79亿元、占全市比重达90%。

全力护航,激活园区“引力场”

走进位于绵阳稀土永磁新材料产业园的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巨星永磁”),工人正忙着氢破、制粉等工作。

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磁性材料产业是绵阳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绵阳科技城采取园区、城区、景区“三区合一”模式,从“顶层设计”提升园区整体承载能力,实现百亿级项目一年落地投产的速度纪录。

项目建设速度快的背后,源于2022年,绵阳市委、市政府印发通知,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绵阳开展实施承载能力提升、优势产业集聚、开放合作突破、镇园之宝培育、“亩均论英雄”、创新平台覆盖、营商环境优化“七大攻坚”,并制定“园区十条”和7个配套政策,形成了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体系。

为推动相关机制落实,绵阳还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制度,推动园区建设机制创新,引导优秀干部向园区一线汇集。以项目工作机制为例,绵阳鼓励园区设立“一对一”工作专班,制定落实“一企一策”扶持措施,推动形成企业“雁阵”发展格局。

10月5日,四川绵阳工业园(东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绪东忙着在电话里头为企业答疑解惑,“除了日常工作以外,我们还会进企业、进车间,仔细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做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为提供“随叫随到”的“上门办”服务,该园区企业服务中心直接建在门口,还承诺中心审批服务过程中若遇到难题可以发出“呼叫”,区级部门半小时内“报到”,协助处理遇到的问题。

类似的故事,也在绵阳各个园区上演——围绕工业稳增长目标,绵阳分层分类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一线纾困”专项行动,各个园区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基层、走进车间纾困解难,助推企业提档升级、做精做优,激活发展活力,为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建圈强链,构筑产业发展新动能

惠科三次加码绵阳,一个千亿产业集群蓄势待发:自2018年投资240亿元的惠科光电项目落地绵阳工业园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在绵阳完成投资近300亿元,成为绵阳新型显示产业链主企业。

“惠科Mini-LED项目总投资70亿元,建设包括磊晶、清洗、曝光等生产工序在内的Mini-LED芯片生产线以及背光模组和直显模组生产线。”涪城区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曹建平介绍,惠科Mini-LED项目落地标志着绵阳成功构建OLED、LCD、Mini-LED为代表的显示面板矩阵,并同时拥有三座显示面板厂。

新型显示产业蓄势而起的背后,离不开绵阳深入实施“链长制”。即围绕重点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链长制”,由市领导担任“链长”,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家链主企业、一名首席科学家、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扶持政策”工作模式,推进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延链。

得益于此,一批新型显示产业的上下游项目被招引落户于绵阳,位于绵阳高新区的四川欣富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例。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埋头苦干,有条不紊地操作各类机器,紧抓订单生产。

“公司每天可为京东方等配套企业提供隔热膜、保护膜等屏幕膜材100万片,占京东方供货量的40%左右。”四川欣富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公司发展势头持续强劲,2023年的产值达2.2亿元,较2022年增长30%,公司也迈上一个新台阶。

招引与生产的良性循环下,绵阳的新型显示产业链不断延伸升级。在绵阳的规划下,涪城区和高新区将新型显示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协同”的空间发展格局,并成立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发展以及新型显示重点企业工作专班,凝聚合力推动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高质量建设。

更多的“新生力量”也在不断迸发。绵阳已先后培育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航空与燃机产业园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高新产业、优质项目加速集聚,助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赋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生机

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园内,巡逻机器狗、无人巡逻车、机器人交通智能劝导员等人工智能设备陆续“上岗”。在这里,已初步形成涵盖机器人生产、零部件制造、AI算法、整机应用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集群。

其中,以绵阳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今年5月初,“夸父3.0”实现“绵阳造”,短短20余天后,又发布“4.0”版本的“夸父—MY”,实现从“产品”到“商品”的飞跃。

这背后是绵阳科技城新区在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一个领军团队、一个研究院所、一个实训基地、一只产业基金、一个产业园区”的“五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助力。

这也正与“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中的“科技创新”内容相印证。绵阳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积极性,为各个园区发展赋能,共同做优园区沃土、推动企业茁壮成长。

为打通实验线到生产线“最后一公里”,“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加强资金保障,根据《绵阳市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兑现落实园区奖励补贴资金。截至今年3月,共梳理激励资金17749.12万元,用于支持园区用地保障、优质企业培育奖励等。

创新赋能发展,助力园区发展质效双升。另一方面,园区企业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也积极探索新技术,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效益好、前景优的优质项目。

9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中广核技绵阳造“质子治疗装备”成功入选,标志着绵阳携手全国“链主”,助力四川打造世界级核医疗产业发展高地迈出坚实一步。

此次入选的“质子治疗装备”,是由位于四川绵阳游仙区核医疗健康产业园的中广核技质子治疗装备制造基地所生产,也是国内首座商用质子治疗系统国产化自主生产基地,正全面开展质子治疗系统生产、组装、测试、总装、集成等工作,预计年内完成中广核首台质子治疗系统出厂,形成批量化质子治疗系统供货的能力。

目前,中广核技已获得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的订单,预计到2025年将完成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并签约上海、扬州、成都3个质子治疗中心项目,提供服务的质子项目接近10个。而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到2025年将推动绵阳核医学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绵阳科技招商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