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贡献

2024-11-29本刊编辑部

上海人大月刊 2024年11期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杨浦滨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五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中再次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近日,“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系统展现五年来上海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和创新实践探索。展览中的人大板块展示了上海人大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民城市理念,为人民城市建设发挥的职能作用,令人鼓舞。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起点来谋划推进城市工作,为加快建设人民城市、奋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样板贡献人大力量。

首先要以更高站位提升思想认识,深入理解人民城市理念的丰富内涵。人民城市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中的集中体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根本立场、价值取向、治理主体、目标导向、战略格局和方法路径,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为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贯彻落实到人大各项工作中。

其次要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根本力量。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根本在于让人民群众切实加入到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来,做到“激发全社会活力,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充分倾听人民群众的观点和建议,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只有推动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人民当家作主,城市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要用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站、市民服务热线等平台载体,搭建更多听民意、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在政策措施制定、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等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拓展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让群众的“金点子”源源不断转化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

第三,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人大作用,贡献人大智慧。人大要把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作为服务中心大局的重要举措、推动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要抓手、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要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联系群众中的带头作用,了解民情、汇聚民意、集中民智。要进一步提质增效,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载体和响亮品牌。要行使好人大的决定权,积极探索重大民生项目由代表审议决定。要积极推进人大协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从而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顺应民意、科学可行。要加强调研,为提高城市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能力提出高质量建议。要积极推动城市更新、人民建议征集、历史风貌和“一江一河”保护等地方性法规的落实,持续关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城市运行安全情况。

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对人民城市理念的认识,在聚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弘扬城市精神品格、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更大力气,为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作出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