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红色记忆,应该被永记
2024-11-28刘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经过75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的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精神因传承而不朽,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一处处革命遗址、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红色故事……在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里,即便一处窑洞、几棵古树,也隐藏着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今年9月,《方圆》记者分别前往江西、陕西、湖南等地革命老区,追寻红色记忆。
守护“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于都河畔,长征渡口,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在此集结出发,踏上漫漫征途。
全国人大代表钟敏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管理办主任,也是红军的后代。20多年来,她一直站在红色文化宣传一线,讲述红色故事,弘扬长征精神。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钟敏说:“我们将利用好这个节点,加大宣教力度,贯穿历史和现实,讲好长征故事,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到于都、了解于都,在重走长征路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每一次讲解都是我与观众的‘双向奔赴’,在观众被我的讲述感动的同时,我也会为每一位动情的观众备受感染。”钟敏向《方圆》记者表示,这种“双向奔赴”就如同检察机关守护红色资源,既温暖群众的心、涵养群众的爱国情怀,又有利于更好地挖掘红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
不仅在于都,江西红色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丰富,被誉为“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如何用法治力量守护好这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是一代又一代检察人需要完成的使命。
据了解,近年来江西省检察院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引导全省检察机关聚焦革命遗迹、遗址、纪念设施、重要人物旧居、故居、红色文化等领域,积极稳妥开展公益诉讼监督探索,努力推动解决红色资源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2021年至2023年6月,全省检察机关办理革命文物、红色文化遗产、英烈纪念设施等各类红色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51件,发出检察建议463件。
赣州是红色故都,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奠基,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为迎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赣州市检察院主动服务长征文化公园(赣州段)建设,推动长征出发地旧址及烈士纪念设施整体保护,组织瑞金市、于都县等检察院重点开展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法律监督活动。
瑞金市辖区内以“长征第一山”“长征第一桥”“长征第一站”为主要代表的长征系列红色旧址、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日常监督和管护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存在破损坍塌、荒芜以及维护修缮管理不到位等情形。瑞金市检察院向相关行政部门集中送达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建议对案涉破坏毁损长征出发地旧址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理,确保革命文物的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对案涉长征出发地旧址及设施、古树名木进行管理保护,加强日常监管维护。检察建议发出后,经检察机关“回头看”发现,相关问题均整改完毕。
“长征出发地旧址和烈士纪念设施是光辉长征历史和伟大长征精神的鲜活载体,是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长征精神的生动教材。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守护革命史迹,一大批革命旧址重新‘活起来’了,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有了新传承,为‘检察蓝’点赞。”在瑞金的“长征第一山”等地,当地村支书向《方圆》记者表示。
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殷殷话语,指引前行。争取党委、政府、人大支持,强化军地协作,凝聚红色资源保护合力;突出办案重点,统筹推进加强革命文物、红色文化遗产以及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和利用;构建长效机制,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后半篇文章”……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检察机关近年来持续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2021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红色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以法治力量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催人奋进、引人深思的光辉岁月。据统计,陕甘宁地区目前有革命遗址400多处。2021年以来,陕西省检察院在全省部署开展“寻访革命旧址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截至2023年7月,陕西省检察机关共寻访革命旧址2214处,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01件,推动认定文物19处,推动确定文物等级25处,推动纳入革命文物名录66处。
在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延安,洛川会议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021年10月,洛川会议纪念馆因连续强降雨遭受损害,其中警卫队旧址3号院窑洞的窑邦、窑背坍塌。灾后,由于经费原因,纪念馆一直未实施修缮。2023年9月,洛川县检察院对该线索予以立案,并向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富县检察院于同年12月4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请求判令洛川县文旅局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法院予以支持。经检察机关持续跟进监督,受损窑洞得以修缮。
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桥自弯镇学堂堡村的罗峪整编旧址,2019年2月,被公布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罗峪整编旧址周边一度杂草丛生,房屋自然损毁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022年4月,桑植县检察院在开展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上述线索,立案调查后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革命文物保护监管职责,积极争取资金及时修缮罗峪整编旧址,并建立常态化管护制度。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部门积极推进整改,多渠道筹集修缮资金,全面修缮罗峪整编旧址。
“各级检察机关立足办案的同时,也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后半篇文章’。”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检察机关与文物保护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建立协作机制,在事实认定、证据研判、鉴定评估、法律适用等方面相互提供专业支持,协同推进建章立制、系统治理;同时,坚持“办案保护、爱国教育、普法宣传”相结合,兼顾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通过以案释法、打造基地等方式创新宣传,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检察机关不仅着眼于罗峪整编旧址的物质修复,更着眼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督促行政机关加强旧址的保护与管理,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桑植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符婷介绍说,随着罗峪整编旧址的对外开放与广泛宣传,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及人民群众前来参观学习。自2022年9月以来,桑植县已有罗峪整编旧址、桑植起义旧址等多处革命文物被列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仅2023年接待参观者就达112万余人次。
保护红色资源就是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围绕保护和传承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2019年11月,经中央编委批准,中央编办批复国家文物局设立革命文物司,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革命文物传承发展的制度自信和殷切厚望。此后,各地陆续公布革命文物目录,并积极开展红色资源普查、保护工作。
目前,全国革命文物保护管理状况显著改善,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陆续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3.6万多处,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
“‘红色文物’又称‘革命文物’,是红色资源的重要载体。目前已经认定登记的红色文物,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普遍包括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彰显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光荣历史的实物遗存。”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斌通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说。
“从法治角度对红色资源进行保护,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王斌通表示,现阶段,我国各部门各行业围绕红色资源的法治保护,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具体包括:加强红色文物立法,完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加强红色文物执法,督办查处文物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普法宣传,增强全社会红色文物保护意识;加强部门协作,严厉打击文物犯罪行为,等等。
在此过程中,江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北等地深入挖掘红色法治资源,加大红色法治文物保护力度,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法治展馆和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推动红色法治文物的保护利用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真正使其成为大力弘扬红色法治文化,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法治自信的鲜活教材和生动实践。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故事宣讲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基本共识和行动自觉。
为红色资源保护注入更多检察力量
王斌通注意到,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多批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制定并公布系列工作方案,指导各级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例如,在《2024年检察公益诉讼军地协同办案工作方案》中,案件类型从英烈名誉保护的民事公益诉讼拓展到英烈纪念设施保护的行政公益诉讼,涉军红色资源保护方面办案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与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发布一批英雄烈士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捍卫英烈荣光,共同推动构建英烈保护协同共治大格局。据统计,2024年1月至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英雄烈士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18件。
“保护红色资源就是传承红色基因,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项工作的脚步不会停歇。”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尊崇英雄、缅怀英烈、捍卫历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检察机关将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与行政机关协作配合,统筹做好英烈保护“大文章”,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良好氛围。
“检察机关在以公益诉讼助力红色资源保护工作中,亮点频出,成绩斐然。”王斌通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可以继续从统筹发挥行政、民事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持续加大案件办理力度;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开展红色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加强检察司法与行政执法工作协同,形成红色资源保护合力等方面,做好各项工作,为红色资源的法治保护注入更多检察力量。
“通过监督办案,检察机关不仅有力履行了公益诉讼检察职责,也引导社会公众更加注重对革命文物、英烈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形成传承红色基因的浓厚氛围。”钟敏向《方圆》记者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这既是对公益诉讼检察实践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期许和要求。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在红色资源保护领域精耕细作、久久为功,通过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助力守护红色资源。
“今年3月27日,我受邀参与了江西省莲花县检察院关于散葬烈士墓管理保护职责案的公益诉讼‘回头看’活动,亲身感受到了检察机关为守护红色资源、捍卫烈士荣光的不懈努力。”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贯胜鞋业有限公司工人王花萍表示,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当地政府部门做好英烈保护工作,不仅是对英烈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牺牲和贡献的最好铭记,更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动人之举。“今后,我将继续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关注群众需求,携手检察机关,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共同捍卫英烈的合法权益、守护英烈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