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子庙
2024-11-28姜斌
石人子庙就在新疆奇台县七户乡八户村北通往木垒县的乡村道路边上。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起石人子庙,讲发生在石人子庙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故事还是爷爷讲的,他说,以前有一个赶大车的,每次路过石人子庙的时候,不是车辕折了,就是车轴断了。有好心人就告诉赶车的人,旁边有个石人子庙,你一定是没有去祭奠,以后路过时,不要忘记供些油祭奠一下。至于为什么要用油去祭奠,好心人并没有讲清楚。后来赶车人出行,就带了车油去祭奠,庙里没有供台,赶车人就把车油涂在了石人身上,然后继续赶车。说来也怪,赶车人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断轴折辕的事情。
我的祖母是巴里坤县大河镇人,小时候去巴里坤县也听到了类似的故事。巴里坤县有一个叫石人子乡的地方,据说也有一座石人子庙,庙里供的是一尊草原石人。听住在巴里坤县的亲戚讲,一天,有车队在石人子庙附近休整,一个赶车人睡着了,梦见石人问他要吃的,赶车人不想给吃的,就说我只有车油,没有吃的,要不要,石人说车油也行。早晨车队出发的时候,做梦的赶车人就拿着油瓶往石人的嘴上抹了些油,奇怪的是,一路上别人的车不是断轴就是折辕,只有那个给石人嘴上抹了油的赶车人平安无事。故事传开后,以后过往的行人为求平安,路过石人子庙都会往石人头上、嘴上抹点油。
两个故事十分相似,都和断轴、折辕有关,也和车油有关,不同的是一个是迷信的劝告,一个是虚幻的托梦。这就给石人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奇台县地名图志》记载:清代光绪初年,在新疆奇台县老奇台镇洪水坝村东奇台到木垒大路北侧,有一座小庙,里面有一尊一米高的石人,惯称石人子庙。相传往返赶畜车的人,为祈祷行车安全,涂车油于石人身上,求得保佑。该庙于1966年拆除。
石人守护的地方,西面是奇台县老奇台镇的双大门村,南面是七户乡的八户村,老百姓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2018年,我在奇台县七户乡八户村驻村。来村里不久,就去拜谒石人。
说是石人,倒不如说就是一块石头。石人原本坐落在一片田野之中,几次迁移之后被安放在了道路的旁边。道路两旁的的白杨树整齐地排列成队,像哨兵一样护卫着石人。石人在树林间安静地立着,浑身油污,其中一侧被泼上沥青。见到这样的场景,我不免有些心痛,也有些伤感,不知道能为石人做些什么。
回到宿舍以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是神学研究者,只想对一些石人子庙这样的历史符号做些考证,喜欢到处刨根问底找答案,来佐证我之前的判断。即便是有些迷信的东西也无妨,我有自己的思想,我相信我的定力和价值取向。
历史留给我们的遗存是我们的记忆,祖先在这里发生了什么,我们的获取方式极为简单,就是从史料中查找求证。让一个石头人守候了一辈子的事情又是什么?我们谁也说不上石人的名字,弄不清楚被某种液体涂抹全身而不怒的性格。石人甘愿夙兴夜寐,一辈子为了自己的某个诺言而坚守,令我们这些人在这样的品质面前感到羞愧。
石人是孤独、寂寞的。虽然看到的只是一块石头,但人们依然叫它石人子庙,这也许就是对庙、对人的一种情感依托、一种敬畏和期望。期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平平安安、事事顺心。
我没有见过庙,却有幸见到了那个孤独的石人——那个长相简单憨厚的石人。它的存在,就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安慰。有人说它历来是保护村庄的神,守候着庄稼、道路、林带、村庄,一直到现在。
有一年镇里修了个博物馆,有人提出把石人拉过去,摆到博物馆供游客参观,结果被村里人阻拦。村里人讲,这是老祖先留在这里的东西,它守护了我们一辈子,我们也守护了它一辈子。在村里人的眼里,石人已经和村民融在一起了,而石人也见证了这座村庄的变迁。
对于这样的石人,不论非凡与平凡,我们都该去拜谒。其实说拜谒,就是实地去看看石人的真实样貌。如今来来往往的都是现代化的动力车,也没有看见哪辆车停下来去给石人身上抹油。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倾向,每个人都祈求保佑一夜致富。虽说“钱财乃身外之物”,没有钱确实也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寄希望于求神或者做梦,离开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传统也是不行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是靠99%的汗水和1%的天分,如若不脚踏实地的勤奋工作,那么你终究不会踏上富裕之路。
中央已经连续十几年出台了一号文件,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制定的一揽子政策让一批批农民摆脱了贫困,迈进了小康。农民致富必须发挥农村的优势,农民致富需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利用农村的优良资源,才能在致富路上走得更好。
现在村里除了传统的小麦、玉米以外,还种植油葵、鹰嘴豆、红花、裸仁南瓜等高效经济作物,也养殖牛、羊、猪、鸡等,每家有每家的特色。这几年乡村振兴,村里又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也比较广,有搞农产品种植与收购的,有搞农机耕种与收割的,也有畜禽养殖的,也有专门负责外出打工的。
就在石人子庙附近有一家双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从事机耕、机防、机收和秸秆的粉碎回收,目前已实现年14万亩的服务规模。辐射周边农户二百余户,服务范围延伸到包括青河、北屯、巴里坤、甘肃、木垒、奇台腰站子、县农场等地。还有一家集体所有的合作社,通过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行规模化种植,带动本村农牧民就地打工创收,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今这里的农民有的在城里买了楼房,有的重新修建了抗震的砖瓦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一天比一天美。2023年我再去石人子庙的时候,石人不见了。石人或许已经在村里人的记忆中渐渐淡去,没有人去关注石人如今的状态。我问村里人石人去了哪里?村里人都说不知道。我呆呆地站在那里,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石人去了哪儿,谁也不知道。
后来有人说石人是上天派来的,如今升天了,它完成了使命去交差了。也有人说石人并没有离去,它已经融化在这片土地了,它和这里的人、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已经成为一体了。
对于石人的去向,我没有精力去探究,我也无法找到答案,我多么想把自己站成石人,守候石人曾经站立过的地方。
责任编辑 夏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