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构建与叙事深化: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与叙事策略研究
2024-11-26王一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逐渐占据着重要位置。数据新闻可视化与叙事深化融合,突破了传统新闻报道的局限,使得读者能够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新闻内容的叙事核心。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与叙事策略在情感构建和叙事深化方面具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数据新闻的视觉元素和色彩语言能够有效构建情感基石,引发情感共振,而创新的叙事策略则能够深化叙事层次,提升受众的阅读体验。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与叙事策略的科学运用,对于提升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与受众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情感构建;叙事策略;色彩语言
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数据新闻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可视化呈现逐渐成为新的潮流。“数据新闻”是一个舶来品,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的“数据化”(Datafication)要求越来越多的行业应对数据增长的需求,[1]正如伯德(Bird)所说,视觉化已在大众新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这源于受众需要。[2]但是未经处理的数据很难被受众所理解,因此采用新颖的视觉表现技术以及可视化呈现手段,成为数据新闻创新的重要趋势之一。在数据新闻中,可视化呈现是将新闻事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通过运用可视化传播手段使新闻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以及引发情感共鸣。可视化呈现把抽象化的数据“简化”成受众容易理解且看得见的东西,这其中对于可视化呈现起重要作用的是视觉色彩元素的表达。数据新闻的新闻主题、颜色搭配、表现形式和视觉隐喻等很多方面都依靠视觉色彩元素来构建。色彩表达对于向受众展示、传达数据新闻的情绪价值有着重要的功用,视觉的表达与构建伴随着情感化、沉浸化效果,将受众对视觉元素的依赖性进一步放大。
一、可视化呈现与情感基石:数据新闻视觉元素的情感构建
在数据新闻场景中,可视化呈现在新闻叙事的特殊价值上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力量结合,其一是基于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客观文本与科学性的建构,其二是能够引发受众参与、唤起情感共鸣的能力。数据新闻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表现能力逐渐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其内容构成之一的视觉元素逐渐从过去主要服务新闻文本的装饰性要素发展为数据新闻叙事的核心工具,更是成为构建情感基础、传递信息的手段。甚至在一定的报道领域,诸如偏解释性的数据新闻内容呈现中,“可视化正在取代文字成为数字新闻的核心叙事”。[3]图片、虚拟现实、动态地图、折线图表、全景视频、模拟动画等视觉元素是数据新闻的常见展示形式。可视化的视觉元素将消解受众对于数据量化而产生的疏离感,以特定的方式对受众的感官进行视觉刺激,让受众去感受数据,唤起人们对于数据的情感回应。
(一)直观呈现:数据新闻视觉元素强化新闻真实感
数据新闻中的视觉元素以其直观性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蓬勃发展所产生的“信息爆炸”社会,社交媒介正在成为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大量视觉元素、视觉信息构成了受众观察社会的主要方式。新闻图片作为数据新闻视觉化呈现的常用视觉元素之一,使受众可以清楚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的现场情况,从而增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建立起情感基础。
(二)情感共鸣:视觉元素的艺术性与创意性激发受众情感
从“呈现什么新闻”转到“如何呈现新闻”,[4]视觉元素通过其艺术性和创意性激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如今,置身于数字化进程中的新闻行业,需要更加关注用户的使用需求,从“情感构建”的机制出发,对用户的“新闻体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数据新闻中的视觉元素借助构图、色彩搭配、动态效果呈现等手段,对受众进行情感表达。编辑要通过合适的色彩、构图来构建特定的情感氛围,使受众关注焦点,产生共鸣,进而增强对新闻内容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例如,在报道自然灾害时,通过展示受灾地区的状况和救援人员的英勇行为,可以引发受众的同情和敬佩之情,激发其参与救援和捐助的意愿。
(三)情感交互:视觉元素以互动性和参与性增进受众情感联系
融媒体时代下多种媒体呈现方式深度融合,数据新闻的内容呈现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从而给受众提供了多种延展的信息角度。例如,2017年财新网发布的数据可视化新闻《移民去远方》(Immigrate To Distant Places),按照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点维度建立了可视化、自主选择化的空间叙事线路,客观呈现了全球移民的数据且布局清晰直观,受众可以通过点击、移动等方式进行交互体验式阅读。
这种互动性不仅提升了受众的直观体验,更使得新闻内容容易被理解,建立了受众阅读数据新闻的情感基础。受众对于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出的情感构建具有感性认知与反应。与此同时,数据新闻以其视觉元素具有的独特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映射能力,引起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情感共鸣,增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认同感和关注度。而情感共鸣可以激发受众的参与意愿和行动意愿,进而推动数据新闻的传播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
(四)策略运用:以可视化呈现构建情感基础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来利用可视化呈现构建数据新闻的情感基础。比如创新数据新闻制作方式,将数据同可视化呈现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将新闻主题与新闻内容直观化呈现,提升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的美感及视觉吸引力;保持视觉元素与新闻内容的协调性,确保其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能够增强情感表达效果。通过构建情感基础,视觉元素不仅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度,更激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和参与意愿。因此,在数据新闻情感表达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的优势,创新视觉元素的呈现方式,提升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二、色彩语言与情感共振:数据新闻色彩运用的情感效应
(一)新闻可视化:新闻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对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新闻生产深入地向视觉转向,在数据新闻生产方面则日益倾向于将传统的种种非视觉元素赋予视觉化特点。数据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呈现给受众的视觉色彩,不仅是可视化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将新闻情感传达给受众的重要工具。数据新闻“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复杂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而呈现出直观、可感的视觉语言,深刻影响社会公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认知”[5],通过借助色彩对受众感官上形成视觉刺激,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进一步增强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正如戈德曼所言:“仅仅播报新闻事实是不够的。受众需要理解并相信这些事实”。[6]由于受众本身对于视觉审美的追求和需求,数据新闻在信息竞争中逐渐形成了更优质、高效的视觉表达效果,这是争夺商业资源以及用户资源产生的结果。数据新闻在可视化的过程中不仅展现出新闻的客观数据,也将呈现和挖掘新闻数据背后多样的关联模式,从而达到结构化、可视化以及富有逻辑性的效果,更好地呈现给受众。
(二)色彩元素:数据新闻中的情感信息传递
色彩元素在视觉艺术中具有着丰富的情绪寓意,通过搭配不同的色彩能够引起受众不同的情感反应。[7]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元素,可以在数据新闻中营造出符合新闻情绪价值的特定情感氛围,以引导受众产生特定的情感共鸣。视觉元素的情感共鸣机制不仅依赖受众对于色彩的普遍认知,更体现出受众对于色彩背后的情感联想。当受众看到某种色彩时,脑海中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情绪体验以及情绪记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有助于增强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情绪认同感以及关注度,从而提高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
(三)数据新闻色彩运用:基于内容、特点、受众与叙事逻辑的考量
新闻工作者在数据新闻生产实践中,需要根据新闻内容、新闻特点、目标受众的需求以及背后的新闻叙事逻辑等要素进行色彩元素的搭配和运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视觉色彩运用策略。首先,根据数据新闻主题进行主色调搭配。不同的新闻主题决定了不同主色调的选择,例如搜狐数据新闻《洪水是否重来》中,编辑通篇采用冷色调来传递严肃的情感,黑色背景、浅蓝色的字体颜色,都体现着洪水灾难主题。这种冷色调不仅传递出冷静、沉着的氛围,还通过与橙色关键信息的对比突出了洪水灾难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这种色彩运用方式有效唤起了受众的情感共鸣,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其次,可以利用色彩对比突出新闻的叙事重点。通过不同颜色的对比突出新闻中的关键内容,从而引导受众的注意力。例如新闻作品《外滩百年变迁之徐汇滨江》中,将代表徐汇滨江历史的黑白颜色与代表当下繁华的现代色彩进行对比,展现出了滨江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类似的新闻作品还有《虹镇老街》《天渠》等;此外,不同的新闻风格需要不同的色彩搭配进行体现,例如《国足VS冰岛队》新闻报道中,代表着球场草地的绿色和与之对应的亮黄色构成了主体颜色,活泼、鲜艳。通过红、黄等暖色调的运用,营造出了热烈、激情的赛事氛围,激发了受众的参与感和热情。这种色彩运用策略不仅提升了新闻的吸引力,还增强了受众对赛事的关注度。视觉艺术创作与色彩搭配应当遵循新闻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与视觉色彩的人文性、思想性的有机统一,从而增强视觉色彩的表达效果。
随着技术发展与受众审美的需求变化,数据新闻中的可视化呈现会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元素对于数据新闻的呈现还有待深入研究。视觉色彩的表达在数据新闻的情感传达中具有着重要地位,新闻工作者应深入研究色彩元素在增强数据新闻传播效果和受众体验上的重要作用,寻找独特创新的新闻视角,提升数据新闻的深度分析预测能力。打破传统,创新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呈现形式,有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数据以进行更加深入的艺术表现。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已经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趋势,作为其中的关键因素,视觉色彩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新闻的感官吸引力,更能深化新闻的情感表达和传播效果。
三、叙事策略与角度优化: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的叙事创新
(一)图像与文字的协同:强化数据新闻的叙事吸引力
图像与文字的协同叙事至关重要。数据新闻相对于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的传统新闻来说,放大了图片的叙述功能。且伴随着大数据、媒介技术等进一步发展,数据新闻对于新闻数据的获取和使用规模也逐渐增大,[8]可视化的数据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以可视化图表为主的数据新闻,空洞乏味。虽然展示效果比较直观,但忽视了媒体和用户之间的情感沟通。因此,数据新闻应精炼地使用文字来描述新闻背后的数据,并通过文字深度解读来提高新闻背后的故事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增强数据新闻的鲜活性和“人情味”,引发受众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数据新闻《53027条留言背后,网络树洞里绝望者的自救与互助》,通过对女大学生微博内容、微博遗言等进行文本情感分析,将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展现,引发大众关注抑郁症患者的生存现状,突出体现了文字叙述与数据可视化的协同叙事,展现了文字温暖人心的力量。此外,数据新闻的图像选择应与叙事意图相匹配,新闻工作者应选取能够营造数据新闻特定情绪氛围的图片,使得图片与文字内容相互呼应,共同构建完整的叙事体系。
(二)多元数据呈现:构建丰富多维的叙事结构
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之间在报道顺序和呈现形式上有着客观的差别,数据新闻偏重于将时间、空间维度进行拉长和重构,深度分析新闻事件的全局或集中于某一侧面的分析。数据新闻在叙事结构和逻辑上表现为数据之间的逻辑性非常强,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紧密,这有助于建立起多元的数据叙事结构。然而,当下许多新闻工作者停留于展示数据形式的浅层,将本直观易懂的数据新闻做成了令用户难以理解的数据“花瓶”。对于这种问题,应当注重交互式数据可视化与叙事参与度之间的连接,根据新闻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将数据新闻文字和图像融洽性、数据动态与叙事流畅性作为提升重点。以《40年·改革印记——一张图看懂中国发展》为例,该作品使用了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元素,诸如地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图表,以及模拟动画、音乐等,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发展成就。[9]该案例采用时间轴的形式,通过富有逻辑和情感构建的故事将数据可视化与用户互动紧密连接,增强了数据新闻叙事的体验感。
(三)交互性与体验感提升:创新数据新闻的叙事形态
多媒体的叙事策略多元化,给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新闻体验,使得新闻传播具有生动形象、吸引力强等特点。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媒体平台的叙事特点不同,在数据新闻叙事中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新闻工作者应对这些特点及优势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跨媒体叙事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基础。
文字、图片和视音频等不同类型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应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拓展数据新闻的叙事手段。交互式可视化作为多媒体叙事形式,通过整合不同平台的内容资源,让用户参与到数据的分析和探索中,激发用户探索新闻的主动性,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详尽内容。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于数据新闻的跨媒体叙事具有着创新发展的推动力,挖掘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方式,全面地将数据新闻事件中的规律揭示出来。将这些创新技术运用到数据新闻中,提升受众在新闻阅读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权,受众由此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进行个性化体验。[10]这些技术可以给受众带来更加仿真化、智能化和沉浸化的新闻环境,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有助于增强用户对新闻内容的理解。
四、未来趋势与前瞻研究:数据新闻叙事的未来展望
数据新闻在可视化呈现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闻叙事同可视化呈现相结合能够突破传统新闻报道的诸多局限,使得数据新闻在传播中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数据新闻的发展迎来机遇,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技术驱动下的数据新闻叙事创新展望
随着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在新闻叙事中的应用,数据新闻的数据获取、分析处理、可视化等环节都将受益于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与提升。更高级的AI算法以及数据呈现方式,给用户个性化信息推荐和新闻叙事情感构建带来革新性变化。多媒体资源的整合、编辑、个性化分发等环节也会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社会文化背景与数据新闻叙事策略的深度融合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与文化的日益多元化,数据新闻的叙事策略将更加紧密地贴合时代背景,重点反映社会热点和文化特征。社会文化往往涉及大量难以量化的数据信息,迫切需要借助专业技术进行解析。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文化融合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进一步推动数据新闻的叙事视角多维化。
(三)受众参与和需求驱动下的数据新闻发展
当前社会处于剧烈变革时期,所产生的信息需求持续增长,受众对于数据新闻的参与度和需求度会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不仅包括获取信息,还包括理解信息、分享信息、评论信息等。数据新闻生产者要更加注重提升受众参与和互动的效率,激发受众对信息的兴趣,依托技术的发展形成更智能化的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11]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对数据新闻产生使用需求。
(四)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与叙事策略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着力加强对于数据新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方式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新闻实践中应加强对数据新闻模式、案例和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内外优秀的数据新闻应多研究其长处优势,取长补短。不断探索数据新闻d617bfd667c9ba1f19ca4c530a597eacc819c638ffcad9a3af7176a0d5d59fd5制作、传播的新技术,并应用到新闻实践中去,以提升新闻叙事效果。
其次,深化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数据新闻涉及多学科、多媒体、多领域,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多层次交流与合作。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和数据科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应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数据新闻叙事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扩大数据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
最后,提升数据新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数据新闻人才需要具备数据素养、数据处理能力和叙事能力等。未来高校、新闻媒体应加强对数据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能力,更好地满足数据新闻发展的需求。
五、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创新叙事策略的数据新闻正在成为新闻的一种新的展现形式。数据新闻以其直观的可视化呈现技术以及对受众进行情感构建、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等优势,帮助受众更加个性化、便捷化、共情化地获取信息。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和叙事策略的创新,为数据新闻的效果展示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的数据新闻“应当成为有关人如何与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建立良性互动的思想实验”。[12]而相关新闻人才的培养、多元化社会以及多媒介之间的融合发展等问题,仍需要业界持续关注,推动解决。
注释:
[1]申琦,赵鹿鸣.数字新闻可视化生产的权力特质、效果偏倚与共治路径[J].传媒观察,2022(07):5-12.
[2]Bird S E. News we can use:An audience perspective on the tabloidisation of new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Javnost-The Public,1998(03):33-49.
[3]李梦颖,陆晔.虚拟可导航空间与情感体验:可视化作为数字新闻核心叙事的中国经验与理论前瞻[J].新闻界,2021(07):33-42.
[4]何天平.可视化、沉浸化与游戏化:数字新闻美学的实践逻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1):83-91.
[5]王一,董婕.重塑新闻生态:数据新闻的生态表征、实践路径及策略研究[J].新闻潮,2024(08):3-5+9.
[6]Goldman A. The social epistemology of blogging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ral philosophy,2008:111-122.
[7]王亦慧,王岩.报纸新闻插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分析[J].中国报业,2020(22):112-113.
[8]郭晓敏,王秀娟.数据新闻叙事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23(17):210-211.
[9]熊亚光.数据新闻的多媒体叙事模式及其创新研究[J].传媒论坛,2023(13):39-42.
[10]张彤彤.我国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发展困境与创新策略[J].新闻前哨,2021(01):42-43.
[11]张志安,丁超逸.数字新闻实践中的专业变革、失守与重思——2023年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J].新闻界,2024(01):49-58.
[12]常江.作为关系的新闻:数字时代新闻的再定义[J].青年记者,2024(01):76-79.
(作者: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项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