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思维导图做好预习

2024-11-26赵巍

格言·校园版 2024年29期

预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老师讲课之前事先对未学的知识进行自学叫作预习。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代带兵打仗要进行演习,演员上台表演要进行预演,老师上课之前要进行备课,可见提前对事物进行设计与彩排是多么重要,可以让事情的成功率提高很多倍。叶圣陶先生也曾说:“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的习惯。用思维导图做预习笔记,会让预习更简单。

预习的好处与意义

第一,养成凡事有准备的习惯。从小养成预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凡事都会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既能避免慌乱,又能提高做事的成功率,对我们的学习及未来生活、工作都有长远的积极意义。

第二,掌握听课的主动权,让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如果能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初步了解新的内容,找出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带着疑问去上课,无疑比没有任何准备,在不知道老师讲什么的情况下听课效率要高。特别是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对于一切都是新鲜的,上课时难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提前预习就会有效避免因为慌乱而影响听课效率的情况出现,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第三,回想旧知识,连接新知识。用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像滚雪球一样累积知识。知识与知识之间是紧密关联的,观察并提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进行组织,可以做到预习即复习,一举两得。

以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内容为例,分享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的步骤。

第一步,回想旧知识。绘制气泡中心图“青”字(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可以根据对“青”字的理解进行配图,以加深记忆。如图1。

第二步,连接新知识。围绕“青”字加不同的偏旁部首,组合成新课需要预习的生字,并为新字组词或搭配成语。如图2。

第三步,知识拓展。可以用偏旁部首延展出学过的字,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拓展新字与新词的应用环境。例如,可以根据“氵”旁,回忆出“江”和“河”,江水和河水又都可以用清澈来形容。又如,“目”字旁和眼睛有关系,和眼睛有关系的字有瞪、盼等。如图3。低年级的孩子在预习时,要多用图像去表达,帮助理解和记忆。

在预习新课时,发现有不会和不懂的地方,通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新知识学不会,另一方面是旧知识没学好,影响了新知识的吸收。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环环相扣的。预习可以弥补旧知识,拓展新知识,让新旧知识无缝衔接。

预习的注意事项

第一,不要认为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就是完成预习了。很多同学忽略了预习的重要性,认为走马观花地看一下就是预习了。其实,这样的预习是无效的,只是在浪费时间,我们一定要带着思考去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

第二,注意预习与复习及做作业的顺序。预习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也要合理安排时间。放学后,首先要做家庭作业,完成必须完成的项目;然后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做到当日知识当日消化;旧知识掌握牢固后,最后才是预习。如果预习时间充足,可以深度预习、多学科预习,如果时间紧张,就可以只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学科。

第三,用思维导图做预习,一定要注意绘制时间。低年级的孩子图像感很强,很容易混淆画画和绘制导图,家长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的预习时间,不要一味地让孩子享受画面效果。预习导图可以是单色导图,画面非常简单,能起到预习效果即可。当然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对画面的整体效果进行提升。

第四,预习不等于自学。低年级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入学前就已经掌握了,预习后会认为自己都会了,所以上课就会出现不认真听讲的现象。只注重课前预习,不重视课堂听课,会影响学习效果。课前预习并不是把所有的课上内容都弄懂弄会,而是要将疑点、难点、重点标注好,留待课堂去解决。即使预习的内容全部都会,也要在课上认真听老师讲授,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会使预习达到有备无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