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传承与生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儿

2024-11-25阿瑟穆·小七

小说林 2024年6期

山野牧场的生存之道从来不是胜者为王,而是与万物生灵共存共荣,和谐相处。从下定决心,到完全置身于阿勒泰库布东牧业村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屈指算来,我花了足足十六年时间,来学习和践行循序渐进遵循和顺应大自然的节奏生活。

十六年来,通过与大自然建立起亲密友好的关系,让我更加确信出发时方向的正确。在这期间,我完全靠着自己的双手劳动过活,现金收入虽然少之又少,不过我注意到这一点时,不仅拥有了无数个艳阳天以及充足的干净空气、与万物生灵相伴、简陋的住所、志同道合的邻居,还拥有了在大自然中寻找、栽种、收获食物的幸福与自信。事实上,只有这些才对我真正重要。所以,自问还想要其他什么东西时,竟然找不出更多答案。原来,当人们拉上大都市的幕布,遮盖住一切贪欲与野心时,生活并不复杂。

在体验的过程中,使得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坚定的事实——万物皆彼此相连。就拿我们的生命来说,并不单单意味着个体的孤立存在,而是与自然、地球甚至宇宙中的一切相关联。我们有健康的意识,并实践在生活中,自然和地球就会健康。反之,自然和地球的状态不佳,我们的状态便会越来越差。

刚开始用大家视而不见、认为一文不值的废弃物或旧物恢复游牧非遗老院子时,我的心里隐约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把这个山野牧场的老院子,营造成一个不需要标注或者说明的体验型、环境保护型博物馆。你呢,只需来我的老院子走一走、看一看,就可以从中了解到我对环境保护及资源再利用的考量,以及利用了自然力量的各种设施。例如,访客可以了解到废弃的旧砖、旧木依然可以成为珍宝,并且成为大家渴望来参观感受的老院落的建筑主角;在深山牧场找寻收集被牧民淘汰了的老毡房、旧马鞍、老旧马槽子、套马绳、老马车、旧雪橇……恢复游牧民族的民俗生活场景,给外地到此的访客尽可能全面地展示本地的游牧传统文化;路边捡的废弃板皮,做成鸟屋,再用剪下的羊驼毛,帮助周边留下过冬的野鸟安全度过寒冷的日子。作为回报,在夏季,野鸟帮忙吃掉院子里树木、花草、蔬菜上的害虫,从而不必使用不仅对我们身体有害,还会污染土地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杀虫剂;羊驼的粪便、腐烂的落叶和厨余垃圾,用来堆肥,使院落里的花儿开得更美丽;吃自己种植的蔬菜和本地食物,减少食物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的碳排放量……我希望,访客能从中感受到我在环境保护及资源再利用上的微妙用心。哪怕是,仅仅几位访客能从中感受到资源再利用以及环保的重要性,对我来说,已经算是巨大成功。

倍感荣幸的是,阿勒泰本地政府极大肯定了近年来我的努力与付出,将我所居住的村落列入整个阿勒泰地区发展哈萨克族游牧非遗文化旅游的示范性古村落,让整个村落紧紧围绕游牧非遗文化、资源再利用、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开展有关游牧非遗吃、穿、住、行、用、娱乐等方面的文化旅游,达到让本地牧民依靠自身民俗文化脱贫致富的目标。

十六年来,我在用“生命”来做这些事。偶尔停下来把自己抛进草堆,尽量舒展四肢,让山野甜暖的风把我由外而内吹个透。老天,我浑身肌肉痛得几乎不听使唤,指甲缝里也嵌满黑泥。身上十来处劳作留下的淤青,还有一股难闻的汗臭味儿。我闭上眼睛,情不自禁搓掉积在胳膊上的黑泥。四周寂然无声,我不觉失声而笑,直笑得全身颤抖,笑得我将脸埋进手掌,抹去不知几时落下的泪。

不知过了多久,一只唧啾唧啾歌唱的小鸟落在我的肩头,我甚至能感受到它细细的、软软的嫩爪。我懒洋洋地又把眼睛张开。天上,风推着云,云逐着风,飞快地在空中游弋。对了,刚刚我可没有抱怨,更不会后悔十六年前出发时的选择。因为,任何事都是一连串小成功和小失败链接在一起的。这些年的我,有时沮丧,常常不适,却从未感觉乏味或失望。并且,做事的狂热依然在我的血脉中扩张,从未停止。

一本名为《蜂鸟的一滴水》的书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文字——森林发生火灾,森林中的动物争先恐后逃出森林。但是,有一只名叫克里金弟的蜂鸟忙绿地飞来飞去,用嘴将一滴又一滴水浇在火上。其他动物看了,纷纷笑他说:“你这么做,根本无济于事。”但克里金弟说:“我只是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当我四处宣传使用天然手工皂,流进下水道或者河流的废液,会在24小时之内被细菌或者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就算流入河流,也不会对水中生物造成任何威胁时,周围有人笑话我:“做这些,有什么用?”甚至有人用质疑的眼光看我,“算了吧,你能改变多少?”但是,我和那只小小的蜂鸟一样,只在内心默念: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儿,是唯一的办法。

同时,我们一定要放慢脚步,因为它能带来珍贵且具有启发性的价值。我们要以此为前提,找回同等重要的农牧民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及通常被视为落后形态的知识及价值。传统的农牧业技艺成了亟待保护和传承的遗产,它们已经处于将要永远消失的边缘。我们一定要让这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并能继续存在下去。而它存在的方式,并不是站在现代的新的科技的对立面,而是建立起不同领域间知识的讨论,并把它们整合起来,赋予它们同等的地位及权利。当然,在慢下来保护和传承农牧业传统手工技艺的过程中,大家尊重大自然的意识也会逐步提升,减少因个人利益擅自破坏大自然的行为。

如今的我,终于能够安静地坐下来,倾听自己的喃喃自语,身体的声音也变得从容且自然。我终于意识到,自己正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十六年来,我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一滴地实践着对地球、对大自然尊重、友善的生活方式。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对大自然的观察也变得更敏锐。这让我感知到脚下的土地里正在发生的微小改变,并捕捉到历史的一瞬。我因此而更自信,更自在,也更有归属感。我来到山野牧场的初期,就一直盘算着:我要把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喜悦分享和传递给更多的人,鼓励那些想过这种生活的人们。告诉他们,改变就如同从一个圆心可以延伸出无数条半径一样,生活也是可以有无数种方式的。任何一种改变,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生命奇迹。而且,在我们周围,这种奇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十六年来,我在这座贴近大自然的山野小院度过。尽个人可能有的微小力量,用铁铲和笔,在土地和纸上,半是泥土,半是诗意,一点一滴写下万物之间、万物与人类之间嵌入了彼此交织、相互联系的图景,尝试再现和记录阿勒泰山野牧场周边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试图提醒我们,首先提醒我自己,对自然与地球的关注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