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诗歌的韵律,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2024-11-25周志欣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4年37期

片段精选

片段1: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

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选自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赏析

这一节诗通过对“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淤滩上的驳船”等一系列意象的描写,表现出了过去的贫瘠落后,表达了诗人的沉重心情和忧患意识。然而,老水车虽然破旧,却“纺着疲惫的歌”;矿灯虽被熏黑,但仍“蜗行摸索”;驳船虽在淤滩之上,但仍艰难前行……对这些意象的进一步修饰,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这一节诗既抒写了作者自身备受艰辛的过去,更是抒发了对祖国的担忧和为祖国献身的决心。

片段2: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

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

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选自高尔基《海燕》)

●赏析

诗歌首先描写了暴风雨逼近时海燕所处的环境。环境的恶劣凶猛与波浪的欢快激昂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接连使用“抱”“甩”“摔”等动词,以及“恶狠狠”的神态描写,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写出风的猖狂气焰。接着运用了诸多比喻,把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剑”,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海燕穿过乌云时的矫健迅疾;把海燕比作“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敏感的精灵”,写出了海燕敏捷勇猛的雄姿;“高傲”“大笑”“深信”则赋予海燕人的情感,写出了海燕的积极勇敢与乐观自信。在这个画面中,逼近的乌云、吼叫的狂风、轰鸣的雷声,都象征着反革命的黑暗势力,进而反衬出海燕所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搏击风浪,积极战斗的大无畏精神。

技法指津

1.感受诗歌的韵律

诗歌的韵律包括音韵和声律。音韵指某种韵反复运用,形成一种回环复沓之美。声律指不同声调的交替变化所造成的一种抑扬顿挫之美。诗歌的韵律主要表现在押韵、平仄、节奏、句式等方面。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现代诗的形式更加自由,但依然注重音乐美和结构美,追求韵律和谐。比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语言节奏便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诗歌开篇低沉缓慢,诗人目睹祖国的陈旧衰败,抒发担忧、叹服的心情:“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慢慢地变为深沉急促,诉说着悲怆与期盼:“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接下来转为抑扬顿挫,踊跃出喜悦和激动:“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最后变为欢快激昂,甘愿奉献:“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从形式上看,每一节都是由“我是……”的句式领起;在每节诗的末尾都重复一句“祖国啊”。这四个“祖国啊”反复咏叹,将感情逐步推向高潮,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2.把握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为表达思想感情而精心营造的、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和思想的客观物象。意象具有象征义,能够将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含蓄地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以此来抒发情感。以《海燕》为例,作者设计了这样几组意象:一组是海燕所象征的坚强无畏、英勇善战、追求光明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一组是“海鸥”“海鸭”“企鹅”所象征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还有一组是狂风、乌云和雷鸣,它们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势力。后两组意象都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海燕勇敢自信的崇高品质。还有些诗歌偏重用简单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意蕴和哲思,如《月夜》中“顶高的树”象征着独立自主,展现“五四运动”前夕青年的个性觉醒以及对自由的追求。

3.理解诗人的情感

《尚书》中讲:“诗言志”。诗是表达诗人之志的,因此,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只有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容与主旨。把握诗歌的情感,首先要把握意象的含义,因为意象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其次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最后还要关注诗歌所用的方法技巧。以《梅岭三章》为例,由小序可知,这三首诗是陈毅同志在遭遇险境,面临生死考验又逃脱不得的情况下写的,诗人的从容镇定和革命到底的决心流露于笔尖。首章以设问开头,回顾艰难的创业历程,诗人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借此展开想象,“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次章联系诗人自身所经历的革命之路“南国烽烟正十年”,活用了伍子胥“悬昭东门”的典故,勉励革命同志努力奋战,期盼革命胜利,从中也可以体会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党的忠诚。末章以革命为家,诗人甘于奉献。“人间遍种自由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