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州桥》传统文化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4-11-24李凤仪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9期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传统文化单元的教学,仍是许多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以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课为例,探讨传统文化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教学背景与目标

(一)内容分析

《赵州桥》是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重要课文,摘自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课文主要介绍了位于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赵州桥,也称安济桥。这座桥建于隋朝,由著名石匠李春设计和建造,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课文详细描述了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智慧。桥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单孔石拱结构,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桥洞。大桥洞两侧的拱上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桥身重量,又能在洪水时分散水流,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智慧。赵州桥不仅结构独特,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桥栏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见证,是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正在快速发展,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理解复杂概念和深层文化方面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趣味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赵州桥的文化价值。本课安排一课时,时间相对紧张,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掌握核心内容,同时有机会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基本情况,包括位置、建造时间、规模和主要结构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赵州桥的图片或模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赵州桥的特点,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介绍赵州桥的独特设计和悠久历史,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与准备

(一)教学重点

1.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特别是拱形设计的优势。赵州桥的拱形结构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古代建筑智慧。

2.掌握课文中描述赵州桥雄伟和美观特点的重要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语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

(二)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独特设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实际意义。通过简化模型、变量比喻或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拱形结构的优势,以及大小桥洞设计的巧妙之处。

2.帮助学生将赵州桥的建筑特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相联系。赵州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桥上的龙纹装饰、建筑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等,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首先,准备充分的多媒体资料,包括赵州桥的高清图片和视频资料。图片应涵盖赵州桥的全景、细节亮点(如拱形结构、桥洞设计、龙纹装饰等)以及不同角度和季节的图片,让学生全面观察、了解赵州桥的外观和结构特点。视频资料包括赵州桥的航拍画面、桥下流水的动态影像以及相关的纪录片。这些动态影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赵州桥的印象。

其次,准备赵州桥的结构模型或图标。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简化的赵州桥模型,突出展示其拱形结构和桥洞设计。这个模型最好能够拆分,以便教师在讲解时能够逐步展示桥梁的各个部分。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交互性强的教具,如可以让学生亲手搭建简易拱桥模型,这样可以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拱形结构原理的理解。

再次,准备学习单。学习单应包含与赵州桥相关的问题和思考题,其中有基础的知识性问题(如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等),也有需要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开放性问题(如赵州桥的设计为什么被称为“创举”、赵州桥体现了古人的哪些智慧等)。学习单的设计应注重层次性和趣味性,同时要兼顾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深入思考的机会。

最后,准备一些相关的游戏或活动材料。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桥梁建造游戏,让学生进行分组竞赛,看谁能用有限的材料搭建出最坚固的拱桥。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与赵州桥相关的课堂小游戏,用于课堂互动。

三、教学过程

(一)重点介绍

课堂伊始,教师通过展示赵州桥的图片或短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这座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并主动思考。接下来,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可能包括桥的长度、拱形结构、桥上的装饰等特点。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观察赵州桥的特点。

在学生初步了解赵州桥的外观后,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赵州桥的位置和历史背景:“这座桥叫作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它是隋朝时期建造的,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通过简单的介绍,学生能对赵州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之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告诉学生要学习一座古老而神奇的桥梁,就要了解它的特点和价值。整个导入阶段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二)初读课文

进入初读课文阶段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时间约3分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标记不认识的词,这有助于他们对内容形成整体印象。接下来,教师领读课文,纠正学生在自读中可能出现的读音错误,并重点解释生字新词。在讲解生字新词时,教师应结合具体语境,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如讲解“雄伟”时,可以说:“‘雄伟’是形容非常大、壮观的样子。赵州桥很长很宽,看上去就很雄伟。”

在完成朗读和生字新词讲解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对课文基本信息的理解,如“赵州桥位于哪里?它是什么时候建造的?赵州桥有多长多宽?”这些问题涉及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整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请几名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完整或有错误,可以引导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个阶段大约需要8分钟。

(三)细读课文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基本了解后,进入细读课文阶段。本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理。教师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进行重点讲解。首先,重点讲解赵州桥的拱形结构。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课文中说赵州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呢?”在这里,教师可以使用准备好的模型或图标来演示拱形结构的原理,可以解释:“拱形结构就像一个倒过来的U,它可以将桥面的重量分散到两侧,使桥梁更加坚固。”

其次,重点讲解大桥洞和小桥洞的设计。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课文中还提到‘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为什么要设计这些小桥洞呢?”在解释时,教师可以结合河流的特点来说明:“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当遇到洪水时,水位升高,多出的水就可以通过小桥洞流过。这样既减少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理解古代工匠的智慧。在讲解完结构特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可以是: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被称为“创举”?教师给学生3~5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想法。在学生分享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和先进性。这个环节大约需要12分钟。

(四)赏桥的美感

学生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后,进入赏析桥的美感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读描述桥梁美观特点的段落,特别关注栏杆装饰部分,展示桥栏上龙纹图案的图片或视频,指出精美的龙纹设计,如相互缠绕的龙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龙纹饰的样子,甚至可以请他们想象自己是雕刻在桥栏上的龙,会做出什么姿势。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赵州桥的艺术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一个简短的讨论,主题是“这些装饰对赵州桥的整体美感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装饰艺术如何增加桥梁的美感,如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通过这个讨论,学生可以理解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这个阶段大约需要8分钟。

(五)总结与延伸

课程接近尾声时,进入总结与延伸阶段。教师可以请几名学生总结赵州桥的主要特点,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适当地补充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赵州桥的关键特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赵州桥体现了古人的哪些智慧?”引导学生从建筑技术、艺术审美、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多个角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已经存在了1400多年,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呢?”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如制定保护法规、发展文化旅游等。这个阶段不仅是对本课内容的延伸,还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个阶段大约需要5分钟。

(六)课堂小结

课程的最后2分钟进行简短的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凸显了赵州桥的结构特点、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教师可以这样总结:今天学习了赵州桥这座古老而神奇的桥梁,了解了它独特的拱形结构,欣赏了它精美的艺术装饰,汲取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赵州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布置作业,巩固和延伸本课所学。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任务:写一段话介绍赵州桥或者画一幅赵州桥的简笔画。这些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其中。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分析

《赵州桥》一课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多个方面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赵州桥的基本信息、结构特点和设计优势有了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记忆赵州桥的关键信息,对其独特的拱形结构和桥洞设计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复述上,还体现在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赵州桥的建筑特点。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显著提高,能使用更丰富准确的语言描述赵州桥的特征。在小组讨论和口头汇报中,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理解他人的建议。这种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课堂参与度高。在讨论文化遗产保护时,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意识。这种情感态度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不再将赵州桥视为一座古老的桥梁,而是将其视为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象征。

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本次教学的又一亮点。通过分析赵州桥的结构原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锻炼。在探讨传统智慧的现代应用时,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能够将古代建筑技术与现代科技进行对比,思考传统智慧在当代的应用价值。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辩证的思考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尽管本次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部分学生对赵州桥的科学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联系起来,反映出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科学原理具象化、生活化是一个挑战。为此,教师可以增加实践性阶段,如组织学生制作简单的桥梁模型,让他们亲身体验拱桥结构的优势。教师还可以邀请建筑或工程领域的专家来校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桥梁结构的科学原理。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认知。

文化元素的组织探讨略显肤浅,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层次。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有待提升,改进的方向是设计更深入的文化探究活动,如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深入挖掘赵州桥蕴含的文化意义,如古代工匠精神、中国传统美学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从单一的知识学习提升到文化素养的培养。

课堂时间有限,难以全面展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讨论。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常见的困境。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设计课外延伸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古桥或其他历史建筑,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可以将课堂学习与实际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更丰富的环境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项目学习,让学生从历史、地理、科学等方面来理解赵州桥,从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因材施教。教师改进的方向是设计更多层次的问题和任务,照顾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可以运用扮演角色、模拟等教学方法,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教师应加强个别指导,鼓励后进学生,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个问题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性。改进建议是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教师可以引入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在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成长,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其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这种全面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赵州桥》教学设计以三年级学生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兴趣、深入分析桥梁结构、赏析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展示价值、小组讨论、动手实践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文化意义。教学指出了改进方向,包括加强实践环节、深入文化探讨、优化时间安排等,为教师今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明珠工业园区明珠小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