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阅读任务,构建阅读思维

2024-11-24洪燕红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9期

阅读不仅是完整的思维过程,也是信息加工转化的过程,要想达到高效阅读目标,需完成识别、吸收、理解、保留、巩固等多个环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有思维的阅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思维方式,借助分析、理解、创造等多种思维方式感知文本内容,深度挖掘文章内涵。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课标要求和文本特点,设置多重阅读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同时,培养其阅读思维,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本文以五年级上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为例,教师通过设置不同阅读任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一、教材分析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五年级第二单元第7课,选自美国作家罗伯特·E.威尔斯的科普绘本《妙想科学》。为了让学生理解“速度”,通过对比表达方式,使得学生对不同“速度”有深刻的印象。以鲜明、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让五年级学生一读就懂,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该单元主题为“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主要培养学生采用不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阅读速度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默读、快速阅读,并对阅读速度有一定的认知,但这些认识主要来自以往的阅读经验。而且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基本阅读思维,可以运用简单的阅读思维阅读文章。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eqGOduxzAUhGVPrfaus/5g==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高阶阅读思维的培养,进而提高阅读质量。

三、教学目标

1.会认“冠、俯、喷、枚、箭”等生字,并学会书写生字词。

2.交流阅读经验,掌握vqEjkScNiqeH6tnrfkKSnA==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思维。

3.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

★任务一:情境性阅读,培养感性思维

教师准备两个视频:视频一是《奔跑吧》某某奔跑的视频;视频二是猎豹在野外捕食奔跑的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一后,设问:同学们,都看过视频内容吗?知道这位主人公有什么代号吗?

学生异口同声:这是《奔跑吧》综艺节目的视频,主人公有“小猎豹”之称。

教师:他为什么会有“小猎豹”的称呼呢?

学生A:因为他在节目中跑得特别快,所以才有“小猎豹”之称。

教师:是的,他是因为奔跑得比较快,获得了“小猎豹”的称呼,那我们来看一下真正的猎豹奔跑的情况。(播放视频二)

教师:同学们,看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惊叹的语气):原来真正的猎豹奔跑速度是那么快。

教师:那你们知道猎豹的奔跑速度是多少吗?

全体学生均表示疑惑。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介绍猎豹的奔跑速度以及特征。

教师:猎豹的奔跑速度达到每小时110千米,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比猎豹速度更快的事物呢?

板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题目,注意要以疑问语气阅读)

教师:通过读这篇课文的题目,你能预测课文写了什么吗?

学生A:课文写了比猎豹速度更快的事物。

教师:那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寻哪些事物的速度“更快”。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逐渐引出主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理解速度这个抽象概念。如以综艺节目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进而引导学生了解真正猎豹的奔跑速度。学生感性思维较为发达,教师应基于文本主题应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任务二:梳理性阅读,培养知识思维

教师:看这篇文章的题目“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同学们可以想到什么?你想不想知道作者写了什么?

学生:我知道飞机、高铁的速度都很快,火箭的速度更快。但不知道作者认为哪些事物会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师:你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了解作者都写了哪些事物?

学生:写了人、鸵鸟、猎豹、游隼、汽车、飞机、声音、火箭、流星体,还有光。每个事物都代表着一种速度。

教师: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你能将事物的速度按照从慢到快的顺序排列吗?

学生A: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人、鸵鸟、猎豹等。

学生B:有比较的说明方法,如“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

学生C: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最大速度能够达到44千米每小时”。

学生D:速度从慢到快的事物顺序:人<鸵鸟<猎豹<游隼<声音传播<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

教师:哪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每个事物的速度,并详细表达?

学生A:人奔跑的最大速度为44千米每小时;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游隼向下俯冲的速度超过320千米每小时;游隼向下俯冲的速度是汽车在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声音的传播速度是1050千米每小时;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音传播速度的数倍;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光的速度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

教师:通过默读课文,你们能够快速地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读这些句子,你们发现作比较、列数字这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研究)

小组A:在作比较中,用一种人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熟悉的事物,且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效果。

小组B:在介绍每个事物时,运用列数字的方法,使说明的事物的速度更加科学、具体。

教师:是啊,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事物的特点,你们可以将此运用在以后的习作中。

(设计意图:阅读任务设计要具有层次性,涵盖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学力较弱的学生完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从慢到快顺序排列事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归纳总结每个事物的速度”,避免学生产生阅读厌倦感。结合说明内容做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方法以及其具体应用,更好地掌握说明方法。梳理性阅读任务的设置,可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求,也可评估学生的悟性,且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任务三:对比性阅读,培养横向思维

教师:同学们,我们通读文章后,知道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较说明方法,从一种事物的速度到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在课文中都有明确的表述,让我们看一下视频。

(视频内容:人与鸵鸟奔跑的对比动画视频,以及其他事物对比的动画视频)

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对速度这一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在课文中,作者是直接采用“鸵鸟奔跑速度比人奔跑速度更快”的句式吗?

(小组讨论)

小组A:不是的,在人与鸵鸟奔跑速度作比较时,作者先说明了人的奔跑速度,运用了“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句式。在鸵鸟与猎豹奔跑速度作比较时,运用“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肯定了猎豹的奔跑速度。

小组B:在游隼和汽车速度作比较时,作者采用了“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游隼向下俯冲的速度在课文中写明了,汽车的速度没有写,但以游隼速度是汽车速度的两到三倍形式说明。

小组C:在说明飞机、游隼、声音传播时,作比较方式不同,在游隼与飞机速度作比较时,“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声音和飞机速度作比较时,“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小组D:在说飞机与火箭速度时,运用“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句式说明。

小组E:在火箭与流星体速度作比较时,文本内容是“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同时也运用了比喻。

小组F:光与流星体速度作比较时,“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同时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教师:同学们都在课文中找到了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具体运用,但这些具体方法不是一模一样,而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内容、结构、语言等角度分析作比较说明方法的运用。在课文中,作者没有刻意地进行对比内容设计,而是以相关内容引发的自然思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设计意图:课文中运用大量的作比较说明方法,让小组讨论分析,从文本中找到说明方法的具体运用内容,以此作为阅读任务设计的首选,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思考。对比阅读时要明确对比点,利用视频辅助,让学生清晰地认知速度概念的同时,也对说明文有着清晰的认知。)

★任务四:延伸性阅读,培养纵向思维

教师:同学们,《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学生A:速度。

教师:是的,文章内容是以说明文的形式说明“速度”概念,通过不同事物速度的比较,让我们对速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你们对课文中提到的事物都知道吗?

学生A:文章中有“人、猎豹、游隼、汽车、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等事物,我们在生活中能接触到人、汽车,了解到飞机、流星,但对游隼、火箭的了解不多。

教师:我们在生活中对容易接触到的事物有着清晰的了解,对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不了解,如“游隼”。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我们能从什么渠道了解呢?

学生A:可以从图书馆了解,查阅“游隼”资料。

学生B: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找到“游隼”资料。

教师:是啊,我们获取资料的渠道较多,那我们该从什么角度了解“游隼”呢?

学生A:可以从“游隼”的外观了解。

学生B:可以从“游隼”的生活习性,如游隼喜欢吃的食物,不能吃的食物,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C:可以从“游隼”的分布地区,是不是珍稀保护动物进行介绍。

教师: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搜集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知识迁移阅读,按照“游隼”资料查找、整理示例,思考“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等事物资料的搜集、整理。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位作者除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还创作了一篇姊妹篇,叫《还有什么比象龟更老》。让我们看一下这篇文章内容。(出示《还有什么比象龟更老》的文本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

教师:让我们分小组讨论学习,以《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阅读方法为例,学习《还有什么比象龟更老》。

(设计意图:基于课文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缺乏纵向思维的培养,教师设计延伸性阅读任务,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延伸性阅读任务中,以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契合学生学习诉求,实现学生纵向思维的有效培养。)

★任务五:发掘性阅读,成长立体思维

教师:《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是说明文,阅读文章后,我们无法从课文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但却可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运用,欣赏说明文的语言运用魅力。这篇文章中用到最多的词汇是转折信号词,有哪些呢?(出示:不过、然而……)

学生A:有“不过、但是”等。

教师:这些词汇是转折信号词,出现这类词汇后,事件出现了转折,表达的含义也出现了转折,如“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在“但是”前面的内容为“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表达猎豹的速度很快,但是表示转折,接着表明游隼速度更快,快于猎豹速度。

教师:刚刚咱们说了转折信号词,再来看第7自然段中的“看”,这是什么信号词呢?

学生A:它是动作信号词吗?

教师:你为什么这么说呢?能说一下原因吗?

学生A:因为“看”表示眼睛注视一定的对象,这是一种动作。所以我猜想是动作信号词。

教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这类动作信号词还有“听”“瞧”“等”,在这类词汇后,是最为重要、最需要关注的结果。看第7自然段,写了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的速度还要快,与流星体速度作比较,火箭的速度就像是静止了。这一自然段突出流星体的速度。

教师:大家对“很久很久以前”“当……时”“在……之前”这类词汇有没有印象呢?想一下这类词汇是什么信号词?

学生B:我在写作文的时候用过“当……时”,读童话故事的时候看到过“很久很久以前”,我想这些是时间信号词。

教师:这类是时间信号词,在时间信号词后的内容就是重点内容了。那同学们再想一下,“首先”“其次”“最后”这类词汇是什么信号词?

学生C:我知道,这类词汇是顺序信号词。

教师:是的,同学们,我们在阅读课文时,找到这类关键词句,对我们阅读主旨的确定、文本内容的理解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们快速阅读课文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阅读任务,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行文规律,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也可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阅读文本时,教师要从细节处着手,分析字词句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立体思维,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写作方法。)

五、教学反思

阅读思维不是一课之功,不能期望学生通过一节课、一单元的课文学习,就能实现阅读思维的发展。阅读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培养方法众多,利用阅读任务培养阅读思维是其中一个。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时,要格外注重学情、学力,依托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实现不同学力学生的全面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让学生反复运用阅读方法,形成习惯,切实掌握说明文行文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阅读任务的设计,旨在通过每一项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阅读任务不仅局限于课文文本,也要搜集课外阅读素材,组织学生在梳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会迁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说明方法等内容的单纯汲取,应给予学生广阔的认知空间,积极引入其他资源,让学生通过拓展实践形式掌握课文内容、阅读方法,全面提升阅读思维。

(作者单位:石狮市第七实验小学)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