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给谢子长题词的情感意蕴和政治表达

2024-11-22甄妮

延安文学 2024年6期

谢子长是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立者,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创建了一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不仅是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后的“落脚点”,也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研究谢子长的革命业绩,对西北党史意义重大。通过研究毛泽东对谢子长题词,对于我们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烈、发扬革命精神、开启未来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毛泽东三次为谢子长题词

党的领袖的题词生动体现了其战略思想和远见卓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引领和中华民族的深层精神追求。毛泽东在延安的十三年,为机构、场所、活动、报刊、学校、革命烈士等大量题词赠言。这些题词阐释了党在延安时期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在毛泽东一生中,曾为西北红军、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谢子长烈士三次题词,一次撰写碑文。谢子长是毛泽东题词最多的烈士。

谢子长出生于陕西安定县枣树坪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期的谢子长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从小就胸怀壮志,曾赴北平、天津、山西等地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一生驰骋疆埸,胜不矜功,败不丧志,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4年8月,谢子长在指挥部队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围剿”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由于缺少医药,伤情不断恶化,于1935年2月21日在灯盏湾逝世。谢子长逝世后,为纪念他,1935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为子长县。1939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在谢子长家乡为其修建陵墓。6月23日,毛泽东第一次为谢子长题词:“谢子长同志民族英雄。”同年8月,子长墓修建完成,举行移葬仪式。8月13日(农历七月初九),毛泽东在延安接见了谢子长侄子谢绍彦等时,高度赞扬谢子长烈士的功绩,称赞其败不丧志,真了不起!同时再次题词:“谢子长同志虽死犹生。”同时,毛泽东为子长墓撰写碑文。碑文记载:“谢子长名德元,安定人,1925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即以共产主义为解放中国人民之道路”,肯定了谢子长作为共产党员坚强的党性原则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碑文也赞扬了谢子长鞠躬尽瘁为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创农民讲习所,组农协会,领导人民参加反帝、反军阀运动,人民因有谢青天之称”。碑文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了谢子长不朽的革命功绩,“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子长起义于清涧,继参加渭华暴动,败不丧志,奔走西北、华北各地。‘九一八’事变后,于陕甘之间组织反帝同盟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即是第二十六军前身。1933年赴察哈尔参加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回陕北组织第二十七军,协同刘志丹、高岗诸同志,创造了陕甘宁边区。1934年于河口之役负伤,1935年春因伤逝世。”碑文最后指出,因此“党政军民各界感子长之功德,改安定县为子长县以志纪念”。1946年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及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谢子长在瓦窑堡修建陵墓,并为其举行公祭仪式,毛泽东第三次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蒋介石。”

谢子长于1935年2月21日逝世,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毛泽东虽未曾见过谢子长一面,但却为其多次题词,数量之多、情感之真,在毛泽东一生中堪称空前绝后,体现了毛泽东对谢子长伟大功绩的充分肯定和崇高品格的高度赞扬。在十多年寻求革命真理和坚持革命战争中,谢子长为西北红军的创建和西北人民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丰功伟绩照耀着陕甘革命根据地,他的高风亮节存在于西北人民的心目中。中共中央曾高度评价谢子长的伟大功绩:“陕北、陕甘边的党、革命武装和人民群众,在刘志丹、谢子长同志的领导下,立下了重大的功勋,应当载入光荣的史册。”[1]

二、毛泽东题词中的情感意蕴

谢子长自从走上革命道路后,就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和人民,他的牺牲是重于泰山的。毛泽东题词“虽死犹生”便是对谢子长伟大人格的赞颂和革命事业的弘扬。谢子长矢志不渝地坚守革命理念、在陕北地区播撒革命的火种、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为党和人民所敬佩,也为毛泽东所缅怀和推崇。

(一)毛泽东对谢子长“败不丧志”斗争精神倍加推崇

1939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谢子长亲属时,称赞谢子长败不丧志,真了不起!这是对谢子长伟大人格的最高赞誉。在创建革命武装的艰苦岁月中,谢子长组织起义暴动,奔走陕甘积极从事兵运工作。虽然这些实践大多都最终走向失败,但谢子长败不丧志、愈挫愈勇,坚持奋战到底,毫不动摇,从失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西北地区打出了红军的旗号。矢志不渝的斗争彰显出谢子长对革命的忠诚,对党的忠贞。

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陕北军阀井岳秀紧随其后对共产党员大肆屠杀,革命形势十分危急。9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组织起义建立独立武装。谢子长积极响应,与唐澍、李象九领导了清涧起义。清涧起义失败后,谢子长奉陕西省委之命前往渭华地区,与刘志丹、唐澍组织渭华起义。清涧、渭华起义开创了西北地区武装斗争的先河,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

两次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政府重金通缉谢子长。谢子长返回陕北途经陕甘交界的太白镇时,被民团抓捕,遭到严刑拷打,险些丧失性命。经受生死考验的谢子长视死如归,鼓励自己干革命就会有牺牲,为革命视死如归,死了也是光荣的。只有不怕死,才能把革命搞到底。经组织营救后,谢子长返回陕北,积极开展兵运工作,于1929年至1931年间奔走陕甘地区,争取武装力量。谢子长先后到黄龙山梁占魁部和宜川后九天杨庚午部作争取改造的工作,都没有成功,遂前往宁夏、甘肃继续搞兵运工作。1930年初,陕北特委派谢子长、刘志丹等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共100多人参加横山谷连舫、靖边石子俊、安边王子元等部,以国民党地方部队作掩护,投身苏雨生部开展兵运。谢子长在苏部任十一旅旅长,在定边和盐池一带招兵买马,组建部队。为培养革命骨干,谢子长还在部队中组建学兵队,一改旧式军队的恶劣风气,吸收了一批党团员并建立了党的秘密组织。后苏雨生在军阀混战中溃败,学兵队解散,谢子长兵运再次失败,返回陕北。屡次失败后,谢子长又前往甘肃陇东民团谭世麟部进行挂名建军,先后组编了两个营的兵力,“三道川事件”后组建起来的部队再次被打散。

“三道川事件”后,陕甘地区的兵运工作遭受重大挫折,但谢子长对武装斗争的道路坚信不疑,对以前的失败毫不气馁[2]。他积极探索,在汲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办法,创建革命武装。在创建工农红军的过程中,谢子长屡遭惨败,不得不将辛苦组建起来的军队一次次化整为零,积蓄力量,重新发展。谢子长总是鼓励大家凝聚力量,从头再来,他以兴旺枯黄的树叶类比革命事业,“革命也一样,有胜利,也有失败。现在我们遇到了挫折,只要我们不悲观,不怕失败,最后总会胜利的。”

谢子长一生领导的兵运工作失败多于成功,在他逝世时也没有看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但他坚持追求革命真理,可谓是“失败的英雄”。毛泽东在了解谢子长生平后,对其个性更为清晰明了,与众多脱党、叛变离开革命队伍的人相比,谢子长始终不怕输、不怕失败的精神为毛泽东高度肯定。

(二)毛泽东对谢子长创建陕甘根据地功绩的高度肯定

谢子长在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一根据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陕北是两个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没有陕北那就不得下地。”[3]党中央和毛泽东对这块根据地重要性的认识突显出谢子长对革命事业的突出贡献,因此毛泽东为谢子长三次题词是对其创建陕甘根据地历史功绩的充分肯定。

谢子长在总结清涧、渭华起义失败的原因时率先提出在西北地区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1932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谢子长任总指挥。在陕甘游击队的领导下,成立了寺村原革命委员会,谢子长率领游击队配合农民土地革命斗争,开展游击战争,深入发动群众,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4年1月,谢子长返回陕北后,带领游击队不断取得胜利并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地区的第一次“围剿”。在粉碎国民党军对西北地区第一次“围剿”后,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已发展到洛河川,以安定为中心的陕北根据地则扩展到延河边,两块根据地相距不足百里。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引起国民党的极度恐慌,开始部署对根据地实施第二次“围剿”。谢子长高瞻远瞩,敏锐意识到建立统一的西北革命根据地迫在眉睫。1934年9月5日,他首先给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写信,提出:“领导关中、陕甘边、陕北、甘宁等地的实际工作里,需要中央派得力同志去组织西北代表团或组织西北工作委员会,领导西北全部工作。”[4]随后他又写信邀请刘志丹到陕北一起商谈两块根据地的统一领导问题和策划粉碎第二次反“围剿”的作战部署。即使病情非常严重,谢子长也时刻关心着西北革命的发展,他常常反思自己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何壮大红军武装力量。周家硷联席会议召开后,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两块革命根据地党政军的工作。1935年夏,在刘志丹的领导下,西北人民浴血奋战,粉碎了国民党第二次“围剿”,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六座县城,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

由谢子长等创建的这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块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结束长征的落脚点。陕甘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共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和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中共中央在这里研究和制定了无数的抗战政策和作战指示。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及时提出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后,中共中央与张学良、杨虎城多次谈判,形成了西北地区抗日力量的首次联合。1936年,党中央指挥东征、西征战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边区因此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大本营。

陕甘革命根据地不仅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意义,也奠定了雄厚的革命基础和群众基础。谢子长带领陕北地区的民众进行革命,兴利除弊,发动群众。在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共产主义思想未得到普及,没有工商业、农业受重租剥削的安定,早早地开始了举全国、全世界少见的革命战争锻炼。据统计,革命战争时期,安定县民众参加革命人数、牺牲人数最多,仅有4万人口的子长县就有6000多人参加了革命,有名可考的烈士有2000多名,有9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将军,子长县成为陕西的“将军县”。

1935年11月,党中央进驻瓦窑堡。毛泽东在与陕北干部、红军和人民群众谈话时,常常听到人们讲述谢子长为创建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的故事。这些广泛流传的故事,让毛泽东深切感受到谢子长作为群众领袖在创建、保卫革命根据地中的重要作用。正如《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讲到:“陕甘根据地是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经过多年艰苦战斗创建的。”[5]因此,谢子长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三)毛泽东对谢子长“谢青天”美誉的由衷认同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曾经说过:“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谢子长伟大人格的光辉之处。谢子长热爱人民,时时维护劳苦大众的利益,陕北地区的老百姓亲切称其“谢青天”。

谢子长始终怀有救国救民之心。出生在偏僻的陕北,他对旧社会的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事了如指掌,从小便立志拯救农民于水火之中。谢子长任安定县民团团总期间,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同于以往的驻防部队抢占民房,谢子长不愿意干扰和麻烦老百姓,带头住进城隍庙,既解决了驻地,也破除了迷信。谢子长还支持并组织安定县儿童团拘禁和审判了大土豪宋运昌、李耀辉、王伯阳等;赶走了高利贷者王玉书和马子厚;公开揭露安定县长张凤悟贪污的罪行;带头烧毁区公所的文书、账本和契约,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安定县百姓纷纷感叹:重见天日!为使农民翻身,谢子长积极带头发动农民运动,组织演讲团和天足会,创办农民协会和农民讲习所,向群众宣传识字、禁烟、剪发、放足。他还组织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通过了《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组织大纲》及其《细则》《农民协会章程》等三个文件,做出了关于天足会、农民协会、保卫团及捐税等八个方面的决议案。这一系列文件以“改进地方一切行政事宜,解除民众痛苦”为宗旨。谢子长始终心怀人民,牢记党的嘱托,为人民造福,为百姓撑腰。

谢子长深知党和人民、军队和人民的血肉之情,通过整顿军队来维护人民利益。他常常告诫士兵:我们时时刻刻不要忘了老百姓,不论走到哪里,都要爱护他们,要为他们办好事。清涧起义时,李象九连的一个卫兵抢了老百姓的财物。谢子长得知后,下令没收士兵的枪并枪决处置。谢子长还通过发布布告来改变旧军队随意欺压百姓、乱抢乱拿的现象。《敬告父老哥弟们》指出,作为民众的军队,要始终以拥护民众利益为前提,不能任意拉差、不准赊欠账,军队中任何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严重的处罚。

“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为人民服务的人,也将受到人民的敬重与爱戴。当谢子长带领部队转战安定、清涧一带时,沿途百姓争相欢迎,主动帮助红军站岗、放哨、煮饭;当谢子长带领部队战斗失利被敌人到处搜查而躲藏在山洞时,附近的群众主动为红军送信、送粮、送草、送消息,保护他们领袖的安全。谢子长在阳道峁养伤的时候,许多百姓争相前来看望他,他居住的院子里总是挤满了人,人们都想见“谢青天”一面。当群众带来挂面、鸡蛋、肉食等东西时,谢子长却不愿意要百姓的一分一文,还将自己的被子留给农民,在生命垂危之际仍挂念着百姓的疾苦,叹息自己这样死了太可惜了,给百姓做的事太少了,对不起老百姓。

“河水日夜向东流,洗不净人民心中愁。我们怀念谢青天,好比青天没尽头。”陕北地区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谢子长的歌谣,彰显出谢子长在西北地区人民心中崇高的地位。这种与人民群众深厚的情谊也为毛泽东所推崇。

三、毛泽东题词中的政治表达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纪念活动鼓舞了全国民众抗战激情,振奋全国人民抗日热情,也号召解放区民众英勇战斗保卫家园。毛泽东为谢子长三次题词也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表达。

(一)毛泽东题词树立谢子长作为中共党员学习的典范

毛泽东为谢子长题词“民族英雄”时正值七七抗战两周年纪念日,这一题词不仅是对谢子长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赞扬,也是将谢子长作为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模范在中共党内宣传,激发众多党员以谢子长为榜样忠于革命事业。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模范,突出表现为中共党员是抗战的先锋和模范。1938年6月30日,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共产党员,应与各党各派各界人民一道坚持抗战……并在斗争中起模范作用。”同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其高度的积极性,英勇坚决地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战场。具体而言,党员应该在作战过程、执行命令、遵守纪律、政治工作和内部团结五个方面起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团结抗日的立场,坚持统一战线的纲领,用民族自卫战争来反抗日本侵略者。陈云随后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积极地在实际行动和日常生活中,真正以模范党员的姿态,响应这一号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给非党群众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党的威信。

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严峻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共愈加重视自身建设。1939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在这三大法宝中,毛泽东特别论述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中共其他领导人对党的先进性也有过重要论述,刘少奇指出,为保持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纯洁性,提高共产党员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之时,中共将抗日落实在实际行动中,积极派出共产党员参与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将红军改编为抗日的国民革命军,要求党员站在最前线抗战。谢子长用自身行动诠释了中共这一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九一八事变后,谢子长向在甘肃平凉搞兵运工作的王世泰、张秀山等同志指出要积极参加抗日运动,领导民族革命。根据陕西省委指示,1932年1月初,谢子长与刘志丹、阎红彦等将晋西游击队、南梁游击队合编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1933年5月,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立后,谢子长积极前往张家口,在吉鸿昌部18师协助师长许权中指挥作战,并负责党的工作。他和刘仁、阎红彦等在部队中建立了抗日救国会、政治工作委员会和宣传队等中共领导的外围组织,发挥了骨干的作用。抗日同盟军北进抗日,两个多月先后收复了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地,击毙千余名日伪军,将日伪军完全赶出了察哈尔地区。抗日同盟军失败后,谢子长又回到平津地区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在为民族解放而奋斗中,谢子长也能够做到顾全大局、以党的利益为重。他曾两次遭受党内错误打击,并遭到撤职处分,但他始终以宽广的胸怀面对党内的错误与非难,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他因受到党内无端指责被派去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与老战友在张家口相逢,谢子长有说不完的话,但他总是避开关于陕北红军的话题,也没有讲述自己和阎红彦等受训的经过和陕北内部的情况,时刻以极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严守党的机密。

延安时期,中共自身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面对工作环境长期处于广大农村、分散独立的游击战争以及党内小生产者及知识分子占比过高的情况,一些党员很容易产生违反党性的倾向,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谢子长所表现出来的极强的政治品格,逐渐成为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学习的典范。

(二)毛泽东题词彰显谢子长作为中共坚持团结抗战的象征

谢子长作为西北地区民众的领袖,他关心战士,密切联系群众,团结西北地区党政军,实现统一领导,在陕北具有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很多人受到谢子长的影响参加革命事业。因此,1939年夏,毛泽东在一个月内为谢子长两次题词,正是希望通过歌颂谢子长的事迹来团结全国人民、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缓和国共两党关系,纠正一切消极抗战的思想,振奋全民族抗战到底的精神。

1939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增兵华北,企图西渡黄河进攻边区。而此时,国民党中央要求各地和各党政机关积极拟定防共办法,使原本已经充满摩擦的国共紧张关系更趋白热化,在陕甘宁边区、湖南平江、河南确山竹沟国民党开始了局部“剿共”。中共坚持团结抗战的战略面临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强化国内各阶层团结抗战。1939年5月1日,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一文中强调“全国民众奋起之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他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中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阶段,青年在这个阶段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随后,毛泽东又在三八妇女节、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题词指出,务必要将全国妇女组织起来提升其抗战热情;在五一劳动节纪念日上,中共也号召全国工人阶级应努力于民族解放中谋求自身的解放。中共始终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贯彻到各项工作中。面对国民党内部亲日派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亲英美派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下出现妥协退让的倾向,中共在“坚持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又提出“反对摩擦分裂”“反对投降妥协”的内容。毛泽东在《反对投降活动》中批判了“和则存,战则亡”的论调,斥责制造反共空气、挑拨国共摩擦甚至挑动国共内战阴谋等公开或暗藏的汪精卫之风。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致书,指出反共是投降之必然的实际,再次申明国共合作和持久抗战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抗战是持久的,国共合作是长期的,只要吾人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合作,中华民族必不会被人灭亡。”[6]在《中共中央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毛泽东再次指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拥护蒋委员长、拥护三民主义、拥护国共合作,精诚团结!”[7]

毛泽东为谢子长题词“民族英雄”是站在民族解放事业的高度,向全国人民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倡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定维护者,中共始终坚定不移地进行抗战,同各种投降妥协势力作斗争。正如1939年七七抗战两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在《反对投降活动》中指出,当前各种“共产党捣乱”“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不听指挥”“陕甘宁边区实行割据”“共产党阴谋推翻政府”等虚假消息,只是为了分裂统一战线,而中共始终坚持“战下去,团结下去,中国必存。”

(三)毛泽东题词明确谢子长是西北地区民众解放自身的旗帜

谢子长逝世后,中国共产党和陕北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对他进行了纪念,最为隆重的是1946年2月19日举行移葬公祭典礼。迎灵群众拥满街衢,临街窑顶亦站满人群,前来祭奠人数约两万多人。这是谢子长牺牲有重于泰山的象征,也是谢子长永远活在西北地区民众心中,成为激励西北地区民众寻求自身解放的旗帜。

谢子长是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也是在保卫这片土地的战斗中牺牲的。1934年5月,陕北军阀井岳秀指挥其所属第86师,在各县民团的配合下,以15000余人的兵力,对陕北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军事“围剿”,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的进攻对根据地和游击区造成极大损失。面对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中共陕北特委决定集中力量击退敌人。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指挥部在阳道峁成立,谢子长任总指挥。随后,谢子长率部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斗争,连续取得景武家塌、张家圪台、河口和董家寺战斗的胜利,拔除敌人多个据点,毙敌200多名,俘敌100多名,缴枪160多支,彻底粉碎国民党对陕北根据地第一次“围剿”。攻打河口时,谢子长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不幸胸部中弹。他忍着疼痛,用衣襟掩着伤口,坚持作战。负伤后的谢子长依旧和部队一同行动,北上攻打董家寺,击退高玉亭团,后又再次打进安定县城。10月间,谢子长伤势恶化,只得离开部队养伤。敌人得知谢子长负伤后,时刻侦探他的消息,子长常常宽慰照看他的同志:要革命就不要怕牺牲,打仗总是有伤亡的,并鼓励大家勇敢杀敌,为劳动人民和死难烈士报仇,革命到底。

毛泽东第三次题词站在人民解放事业的高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46年1月,子长陵落成,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谢子长公祭仪式。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和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领导纷纷为谢子长题词,毛泽东更是第三次为谢子长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蒋介石。”谢子长陵园落成之时,正是中国坚持数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时间。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提出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主张。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多次谈判,为国内和平作出巨大努力。与此同时,一贯坚持反共立场的蒋介石并未信守停战诺言,积极准备发动内战。双十协定签订的第三天,蒋介石要求各战区国民党部队印发他亲自编纂的反共手册《剿匪手本》,决心要重新发动一场“剿共”战争。控制陕西关中、豫西地区的胡宗南积极贯彻,准备好物资与人力,并向蒋介石呈报了《攻略陕北作战计划》,以闪击延安,摧毁中共首脑机关。面对蒋介石和胡宗南的挑衅,毛泽东在抗大七分校作报告指出,国民党派八十万军进攻解放区,如果我们打输了,解放区就要变成黑暗的地方。所以,我们要为全国和平而奋斗。因此,只有打倒蒋介石,才能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毛泽东再次题词谢子长,一方面缅怀谢子长烈士的英勇无畏,另一方面号召西北地区的人民学习他们领袖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前仆后继的精神去战斗,打倒人民公敌蒋介石,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革命先烈未竟的事业。正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所指出的:“烈士是已经离开我们了,他们的责任交给我们,我们要完成这个责任。”[8]同时,毛泽东在题词中以“前仆后继”的精神向党内外郑重宣告,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的,为实现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将带领陕北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善战。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撰文题词、修建纪念设施、召开追悼会、以烈士英名命名地方等多种方式,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节日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有力地塑造了中共的政党形象,促进政治动员,协调党内外与国内外的关系。在全民族抗战最艰难的时候,毛泽东不仅提倡为革命队伍中牺牲的人送葬、开追悼会以寄托哀思,更是亲笔写下大量题词,表达对民族和人民的思考与关注。党中央和毛泽东为谢子长修建陵园、撰写碑文并多次题词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作为从陕北地区诞生的群众领袖,谢子长在西北军队和人民心中具有崇高的威望,纪念谢子长更能引起党员和群众的共鸣,更有利于中共实现加强党建、树立党员楷模、凝聚革命力量的现实需要。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83]第28号文件。

[2]薄一波:《怀念子长》,《人民日报》1987年1月13日,第5版。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5)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02、103页。

[4]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第200页。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页。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64页。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40页。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栏目责编:魏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