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格尔的英雄人物观
2024-11-21员文文葛宇宁
【摘要】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精神是世界历史的主体,而唯有英雄人物才能自觉到世界精神的意图,从而成为其代理人,领导人民创造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人物,伟大人物是伟大事业的主持人和完成人。由于英雄人物往往是不完美的,在生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瑕疵”,所以社会生活中的庸人往往“看”不到英雄,即“仆人眼中无英雄”。那不是因为英雄不是英雄,而是因为仆从只是仆从,“佣仆的心理”是无法理解英雄的。在新时代,应该大力弘扬英雄文化,为英雄辈出提供文化土壤,凝聚全社会力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英雄人物;英雄评价;英雄观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3-0082-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3.022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语重心长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当前,中华民族正在为实现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伟大的事业呼唤千千万万英雄人物的涌现,英雄人物也将在伟大的新时代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然而,由于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精致利己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等困扰,当前孕育英雄人物的文化环境并不太理想。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英雄人物,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问题,在此问题上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英雄人物流血又流泪的悲剧就会上演。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温一些伟大思想家的英雄人物观。
黑格尔哲学诞生于近代德国复兴的前夜,这种哲学对英雄人物问题极为关注,进行了不少论述gPpyDx2PG8fI9MtQxyxmKGApBAb0T1lDe+uf/Emjo6c=,其中许多观点至今值得人们品味和深思。而且黑格尔哲学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重思其英雄人物观,对我们理解、阐释、践行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也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英雄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
DjniXl6pBTJ4GPqdURIeeq8fIIq9JACI/hfTdX7hKQE=理论界一般认为黑格尔的历史观是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他的整个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外化的产物。整个人类社会历史都是精神外化的产物,世界精神就是世界历史的实体,世界历史是由世界精神所主导的。[2]15历史的本质是精神,而精神的本质是自由,因此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2]17。
既然世界历史的实体是世界精神,而精神是理性的表征,理性是精神的内核,如此,世界历史在黑格尔看来就是一种理性的历史,它内含一种理性,不是杂乱无章的。由此黑格尔指认:“‘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2]8“合理的”就是可以把握的,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那么世界历史运行的规律(合理过程)是自然而然的,还是被植入和设计的?在这个问题上,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与宗教神学历史观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在基督教神学看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是有“计划安排”的,它是上帝设计的,执行的是上帝的意志。而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看来,世界历史是由世界精神设计的,世界精神就是世界历史的“剧作者”,而各个民族是世界历史的“演员”。
但是,世界精神作为世界历史的主导,它又不直接参与世界历史的“具体事务”,只是躲藏在世界历史的背后。黑格尔在此提出了著名的“理性的狡计”。在黑格尔看来:“那个普通的观念并不卷入对峙和斗争之中,卷入是有危险的”“它驱使热情去为自己工作”[2]30。这里的“热情”主要是指人对物质的欲望和渴求,也可以引申为功名利禄。人为了实现自我欲望的满足,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科技文化创造、阶级斗争等。世界精神就隐藏于这些实践活动背后。但是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民族,其追求和目的有着差异和冲突,世界精神如何去引导众人按照自己编写的“剧本”去实现历史的目标?答案就是“委派”代理人,让代理人去“引导”大众,向其指明的历史方向前进。
世界精神虽然“站在”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实践的背后,成为人的内在灵魂,但是普通人对此是一无所知的,也可以说世界精神对其来说只是一种不自觉的内在。但是对英雄人物来说,尤其历史上那些杰出的历史人物,比如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等,他对世界精神的“安排”是自觉的,因此英雄人物可以把普通人引领到对世界精神的自觉上来,领导普通人去实现世界精神的安排和目的。[2]28所以,在黑格尔看来:“我们应当把世界历史人物——一个时代的英雄——认作是这个时代眼光犀利的人物。”[2]28他们能够及时感知和把握世界精神的导向和安排,从而成为时代人群的“灵魂向导”。
由此可以看出黑格尔在英雄人物问题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成分是极其浓厚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摆脱其客观唯心主义成分,把其历史观和英雄人物颠倒过来,使其植根于唯物史观之上,就完全可以发现黑格尔把英雄人物视为世界精神代理人的高明和睿智。唯物史观也坚持人类社会历史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它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表现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有着拟自然性。但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观趋势是隐藏在各种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人类社会表面呈现出来的现象,即社会历史规律的现象表现,极易受到人的意志和目的的“干扰”,从而呈现出众多的偶然性,乃至神秘性,因此对于本身就处于社会历史之中的人(“事中人”)来说,透过历史的现象去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是极其不易的。而那些杰出的历史人物由于自身的睿智外加艰苦卓绝的努力,往往会发现历史发展趋势的端倪,从而引导人民群众从事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3]155也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人民领袖的作用。列宁就曾提出:“在现代社会中,假如没有‘十来个’富有天才、经过考验、受过专业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领袖,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4]
从黑格尔关于“英雄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的论断中,我们还可以推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是时代创造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了时代。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出发,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能服从世界精神的“安排”(具有一种宿命论的意蕴)。那么英雄人物也只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因势利导,引领人民群众去创造历史。英雄人物无法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和主要方向。而时势造英雄也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一个重要观点:“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5]
二、英雄是从事伟大事业创造的人
在黑格尔看来,是伟大的事业造就了伟大的人物。“他们之所以为伟大的人物,正因为他们主持了和完成了某种伟大的东西。不仅仅是一种幻想、一种单纯的意向,而是对症下药适应了时代需要的东西。”[2]29黑格尔在此处对英雄人物的见解包含着以下几层内涵。
其一,英雄人物一定有伟大的表现,献身于伟大事业,是在伟大事业中成就了自己。英雄人物是一个奋斗者群体,他们依靠艰苦卓绝的奋斗从千千万万的普通个人中脱颖而出,成长为杰出的个人。马克思主义也主张,人应该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6]伟大人物把自己投身于伟大事业,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我们只有把个人投身于伟大事业中去才能成功成才。
其二,英雄人物不像普通个人仅仅参与了伟大事业,他是伟大事业的当事人,对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伟大事业的主持者和完成人。伟大事业是众人的事业,参与者千千万万,比如前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就是由所有中华儿女共同参与的。但是仅仅是参与,而不能在其中做出重要贡献,显然成不了英雄人物,而只能是一个普通人。也即说,只有在伟大事业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做出重大的贡献,一个人的英雄梦才能“落地”,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努力练就卓异的自己,向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学习、看齐。
其三,伟大事业不是仅仅停留在观念中、幻想中,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意向,而是真正的实践。人不能在幻想中实现价值,伟大事业也不是停留在观念中的东西,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得去奋斗、去实践、脚踏实地。生活中就有一些人,整天幻想成就一番“宏图大业”,在梦想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是无法下定决心投入到时代的实践之中,从而进行艰苦的奋斗和卓绝的努力,最后只能抱着自己的“宏图大业”垂垂老矣,一事无成。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又一次告诫世人:光有伟大的志向是不够的,“还要能成大事,否则这种志向就等于零”“单纯志向的桂冠就等于从不发绿的枯叶”[7]128。
其四,伟大事业一定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要求的,也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逆历史潮流不会产生伟大的事业,更不会产生英雄人物。如前所述,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历史表现为一种合乎理性的过程,同样,在唯物史观看来,社会历史有着一定客观规律。两者其实指向同一个实质,那就是发展。人类社会历史是发展的,是向前的,倒退不是历史趋势,它只能是人类社会历史中偶尔出现的曲折。因此,伟大的事业一定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一个人想成就卓越的自己,就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而不是背离历史潮流。
当然,在黑格尔“英雄是从事伟大事业创造的人”的论断中弥漫着一种英雄史观的情结,充满着对英雄的崇拜,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黑格尔由于所处时代的原因,他渴望当时的德国能够孕育出伟大的英雄人物,结束国家分裂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对国家进行改革,从而使德国走上强盛的资本主义道路。但是这种英雄史观片面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把其视为伟大事业的主持人和完成人,这就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8]。
三、“仆人眼中无英雄”
英雄人物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如何评价英雄人物,即如何正确对待英雄人物。黑格尔在这个问题多次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仆人眼中无英雄”[2]29。为什么说仆人眼中无英雄?他在《法哲学原理》《精神现象学》等文本中给出了同样的解释,即“佣仆的心理,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英雄,其实不是真的没有英雄,而是因为他们只是一些佣仆罢了”[7]127-128。在《历史哲学》中,他还引用了歌德的一句话来强调这一点:“那不是因为英雄不是英雄,而是因为仆从只是仆从。”[2]29这充分说明黑格尔对英雄人物的敬重和崇拜,反对“虚无”和贬损英雄人物的心理和行为。黑格尔把这种心理界定为“佣仆的心理”,把对英雄的贬损视为一种“嫉妒心”在作怪。他提到历史上一个影响较大的这类人物的代表——忒赛提,他由于到处贬损毁谤各国君主,遭受了笞击。作为一个厚重严肃的哲学家,黑格尔对于忒赛提遭遇到的惩罚,也止不住地“感到一种幸灾乐祸的快乐”[2]30。
黑格尔关于“仆人眼中无英雄”的观点,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十分重要,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由于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抹黑抹杀英雄人物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被“污名化”,一些历史剧通过“演义”“传说”等方式为一些历史反动人物翻案,对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进行“庸俗化”处理。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党和政府应该坚决打击这种行为,保护革命英烈,树立崇尚英雄的社会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9]对一个民族素来敬仰的、尊崇的英雄人物进行“污名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自信心、团结的力量来说是一个毁灭的行为。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民族与天地自然灾害、敌人的抗争史中,各类英雄总是挺身而出,战天斗地,誓死捍卫中华。可以说,“英雄文化绵延不绝,英雄人物辈出不穷,英雄史诗代有相传,英雄精神传承光大,这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兴旺发达之魂”[10]。
尊重英雄、学习英雄、传承英雄精神,就需要我们正确看待英雄。按照黑格尔对此的理解就要摆脱“佣仆的心理”,把自己和英雄人物看齐,“英雄识英雄”“英雄惜英雄”,否则是“看不到”英雄的,会成为一个“英雄盲”。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即使我们无法成为英雄,也一定要心向往之,使自己和英雄人物在同一个“频道”上。
英雄人物未必就是完美的。很多英雄人物在某些方面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瑕疵”,尤其忙于伟大事业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料理自己的生活方面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人。但是他们的实践行为却表现出重大的价值导向,代表着一种真善美,英雄人物是奉献者群体,他们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为人类做出重要的贡献。甚至一些英雄人物在事业上最终以失败告终。对此,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指出两点:其一,不以成败论英雄,在近现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有一些英雄人物在具体的战争中遭遇失败,乃至牺牲,但是他们仍然是英雄,是顶天立地敢于抗争的伟大英雄;其二,反对一味地“道德说教”,马克思主义在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团体时一贯反对单纯的“道德说教”,要主要看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贡献。[3]177
四、新时代弘扬英雄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英雄代代传。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文化,这种英雄文化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怕困难、英勇抗争、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11]如今中华民族迈入新征程,正同心同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建功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我们更应该大力传承英雄精神、弘扬英雄文化。
(一)弘扬英雄文化是新时代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
历史既是我们的过去,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出发点,我们知道怎么来的,才能更好地知道要去往何方。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我们:“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12]历史就是我们精神支柱,它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前辈,用血和汗进行的抗争和实践,无论是苦难,还是辉煌,都已经熔铸于我们的血液之中,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在我们的历史中,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不断地创造和奉献的行为实践以及高尚品格,无疑是十分耀眼的,也是十分珍贵的,这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记忆。每当中华民族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总是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使我们能够砥砺前行。
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堙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13]历史证明,敌对势力非常善于利用历史做文章,去破坏一个民族的历史,其最要害之处,就在于毁坏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共同的价值指向,而这种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共同的价值指向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一个个民族英雄,它是这种集体记忆和价值遵循的实在形式。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强调对英雄人物及英雄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二)弘扬英雄文化是新时代英雄人物辈出的必要条件
民族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英雄,离不开大量英雄人物的涌现,英雄正是人民之中的杰出力量。可以说,人民需要英雄、民族需要英雄、社会需要英雄、国家需要英雄,而英雄诞生需要良好的文化土壤,“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淡忘英雄必然失去英雄,而英雄文化的重要功能就是教化引导人们崇尚英雄、敬仰英雄、立志当英雄”[14]。一个不懂得珍惜和关爱英雄的民族和时代,既不会产生英雄,也不配拥有英雄。
在当今时代,人们往往崇拜各种商业明星、影视明星、网络红人等,以其为榜样,这对整个民族形成良好精神风尚、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胜各种困难挑战、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是十分不利的。整个社会需要“精气神”,需要英雄人物辈出,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英雄文化,涤荡各种消极文化对社会的侵蚀,提振中华儿女的英雄情怀,在伟大的新时代建功立业。
(三)弘扬英雄文化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需要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15]。那么,如何增强社会凝聚力,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让全体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大力弘扬英雄文化就是一个科学路径。英雄总是代表着一种共同价值,每个时代的英雄总是那个时代价值观的表征。可以说,真正的英雄总是全民族的,能够被时代所认可的。宣传英雄人物,弘扬英雄文化,可以起到促进社会团结的作用,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英雄人物是一面旗帜,而英雄文化则是旗帜指明的方向。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与天地自然灾害、内外敌人的“斗争”中,英雄文化总是像一股强大的力量,把中华儿女召唤在一起,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为榜样,齐心协力,不屈不挠地战胜一切敌人,使得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25.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23.
[4]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1.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02).
[6]葛宇宁.论个体价值与共同价值的划界与一致[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7-12.
[7](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81.
[9]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2(001).
[10]张明仓.英雄文化的反思与重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05):32-36.
[11]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70.
[12]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02).
[13]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
[14]李旭阳,颜建国.努力培育和提振英雄文化[J].求是,2014,(6):36-37.
[1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0.
作者简介:
员文文,女,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葛宇宁,男,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