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文意象的生态美学意蕴研究
2024-11-21李爱张兴华
【摘要】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中蕴含着朴素的生态美学智慧。陶渊明及其田园诗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生态、人生社会的探索与思考,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本文以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四篇陶渊明选文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美学视角重新审视其田园意象,揭示其中“万物归一”的生态本源意识、“择地而居”的家园意识、“生生为易”的敬畏之情以及“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等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哲学智慧,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陶渊明的生态美学观,发掘陶渊明田园诗文意象中蕴藏的丰富的生态美学价值。
【关键词】生态美学;陶渊明田园诗文意象;生态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3-003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3.0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中职名师工作室生态化建设研究”(2021B090)。
生态美学是一个探讨自然环境与人类审美之间关系的跨学科研究领域。[1]它在中国的最早提出得益于中国本土文化因素的深厚积淀,儒家的“天人合一”“生生为易”,道家的“万物齐一”“道法自然”,佛家的“众生平等”“佛性缘起”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陶渊明,他深受儒道尤其是老庄思想的影响,在他的诗文中体现着崇尚自然、物我合一的生态美学观。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对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文意象进行分析,品析其中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陶渊明怎样将崇尚自然的思想运用到人生与社会的各个方面,以获得启示。
一、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田园诗文意象统计
陶渊明的田园诗集中反映了陶渊明的思想精神和人格特征,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人格的生动体现。现行的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总共收录了四篇陶渊明的诗文: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饮酒(其五)》、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归园田居(其一)》、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通过梳理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田园诗文意象所属的类别、所在的诗句以及篇目,可以得到如下表格: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陶渊明诗文中的众多意象如云鸟、游鱼、松菊、桃李等均来源于真实的自然生活,反映出真实的生命状态。“亲于自然”的意象特征反映出古代“生生为易”“中和之美”的生态美学智慧;“桃柳”“鸡犬”“园田”“耕地”这类意象透射出的“家园”情结与生态存在哲学中的“家园意识”相联系。这些意象所反映出来的生态意蕴为我们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研究陶诗意象奠定了知识基础,提供了知识支撑。
二、陶渊明田园诗文意象的生态美学意蕴分析
从儒家“天人合一”的平等观念、“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到道家“道生万物”“敬畏天命”的生命哲学再到儒家“安贫乐道”、道家“知足知止”的淡泊精神,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古典生态美学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分析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就要从传统入手,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对陶渊明以及后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重新开发这一丰富资源的作用。[2]
(一)动物意象蕴含的生态本源思想
动物意象中的“鸟”意象是陶渊明诗文中的重要意象之一,无论是深陷官场的“羁鸟”,摆脱束缚的“倦鸟”,还是振翅翱翔的“飞鸟”都暗含着诗人自我的回归,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本源意识。受到道家“道法自然”的影响,陶渊明和庄子一样都认为生命秉于自然最终又归于自然。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以“羁鸟”“沉鱼”设喻,表明自己决心要脱离黑暗官场的束缚和禁锢,重返自然,遵循“性本爱丘山”的本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飞鸟”这一意象在陶渊明诗歌中不仅表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关系,也折射出诗人“质性自然”的本性。这里的“飞鸟相与还”不仅仅是说鸟儿还巢,更是诗人在呼喊自己也要回归到大自然中,回归本性,不滞于名利,免除尘世的干扰。“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还知还”(《归去来兮辞》)在塑造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原本未经世俗异化的性情,犹如一朵云、一只鸟那样自然而然地生存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诗人将自己比作脱离樊笼、重获自由的鸟儿,这里的“自由”不仅是指诗人挣脱官场对形体的束缚更是诗人精神上的解放。他摆脱一切功名利禄、荣辱得失、富贵通达乃至生死的束缚,当世人还在汲汲于蝇头微利之时,陶渊明选择“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其人生表现出一种无所利念的洒脱,无所欠缺的圆满,真正超越了自我,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归一。[3]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所代表的诗人的回归,已超越了社会伦理的范畴而具有存在论的意义,它是对生命本源的回归,恰好契合了人类归于自然的生态本源性。
(二)植物意象蕴含的自然之美与家园意识
“家园意识”是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美学的重要内涵,最早由海德格尔提出。“家园意识”不仅包含着人与自然的生态的关系,而且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本真的人之诗意地栖居的存在真意。[4]在陶诗中,诗人通过植物意象在展现大自然生态之美的同时也为人类营造了一个诗意的栖居场所,反映了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生态生活的向往。
在陶诗中陶渊明经常在“秋菊”这一意象上寄托自己坚贞不屈的人格和清雅脱俗的志趣,将人的美好道德与自然之物相比,表现出人与自然为友的美学思想。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道路两旁的草木都枯黄了但松菊依然开放。此时的松菊不再是自然界中普通的植物而将它看作是与人平等、无贵贱之分的朋友,寄寓了人所特有的情志和品行,反映了中国古代包含在“天人之和”中的生态平衡观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在展现大自然生态之美的同时,“松菊犹存”的现实家园更是陶渊明主体精神得到淳化、精神皈依之处。最能直观体现这一点当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诗人随意采摘东篱的秋菊,又无心而见远处的南山,境由心而起,“胸有元气,自然流出”[5]。这样惬意、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与自得其乐的平淡心境不正是陶渊明所向往的精神世界与诗意的生活吗?
“桃柳”也是陶诗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意象。“桃”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仅取美丽之义,也有祝愿其家庭与个人长远的美好生存之义,诗人借桃柳不仅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也暗含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归园田居(其一)》中草屋、榆柳、桃李、炊烟、狗吠、鸡鸣、桑树这些平凡的田园意象构成了一幅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图景,给人一种和谐的自然美的享受。在《桃花源记》中诗人更是给我们勾勒出一个农业社会的乌托邦。渔人缘溪而行,两岸桃花竞相开放,缤彩纷呈与山水相映。“渔人”“溪水”“桃花”“春山”融为一体,相互映衬。此刻,一幅风景秀美的山水图呈现在你我的脑海中,美不胜收。而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桃花源中还有良田、美池、桑竹一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之声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欣欣之笔,营造出一个远离尘世的,纯净、和谐的生活乐土,人与自然、人与人同秉“无欲无为”之道普遍共生,实为一幅理想的生态社会蓝图,这同样也是人类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三)空间意象蕴含的“生生为易”与敬畏之情
空间意象是陶渊明诗文中一个易于被人忽视实则蕴藏丰富的中国古代生态存在哲学思想。譬如,“东耕”“西畴”“南野”反映出“生生为易”的生态智慧,认为人与天地自然万物本是一体并非对立,人类必须在天地自然万物中才能诞育繁衍,体现出古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6]陶渊明认为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才最符合自然的原则,在他的诗歌中常见他勤于耕作的劳动身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在南边的田野里开垦土地,守着愚拙的本性回归田园。“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农人告诉我春天快要到了,将要到西边的天地里耕种。在《归去来兮辞》中他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土地都要荒芜了,难道我还不归去吗?“田园”“土地”成了陶渊明心中放不下的牵挂。他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同时又敬畏自然,将自然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享受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7]的田园生活带给他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自然无需像古人那样躬耕于田园,但我们对自然、对土地的敬畏之心也随着一座座高楼大厦的隆起而渐渐消散,我们对土地资源的肆意开发与浪费,摧毁的不仅仅是土地更是人类自己。人与自然本是同根同源,相依相生,如若我们不能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自然也必定反噬人类。
(四)“飞鸟”“南山”蕴含的中和之美与物我两忘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8]只有万物各在其位,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天地万物才能生生不息,繁衍不绝。陶渊明一生都在追寻如何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求精神的解脱。在他的诗文中,“飞鸟”“南山”是一组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群组,其构成了物我两忘的中和之美,体现了陶渊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东篱下的菊花、远处的南山、傍晚时分的山气、结伴归巢的鸟儿,万象各得其所,诗人“在偶一举首之间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遂亦与山交融,仿佛成为一体。”[9]人与自然处于一种交融的、一体的状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中和之美和物我两忘。
三、陶渊明田园诗文意象的生态美学价值分析
当我们站在生态美学的角度再度观照陶渊明的田园诗文意象时,我们会惊叹于其中蕴藏的丰富的生态审美意蕴;动物意象体现了“万物归一”“物化自然”的生态本源意识;植物意象呈现出自然生态之美,寄寓着“择地而居”的家园意识;空间意象反映出“生生为易”的生态审美智慧,体现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飞鸟”“南山”这类特殊意象又蕴含着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这些田园意象集中凸显了陶渊明亲近自然、尊重万物的整体主义生态审美观念和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蕴藏着巨大的生态美学价值。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直深受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的影响,将自然看作是人类物化的对象,对自然界进行肆意地破坏与开发,最终导致生态失衡。而在陶渊明的田园诗文中看到的是一种物我亲和、万物共生的良性生态。他始终以一种平等共生的审美态度塑造他笔下的田园意象,无论是“羁鸟念林”“沉鱼思渊”,还是“孤云出岫”“倦鸟知还”,抑或是“落日归山”“飞鸟归林”,既合乎自然的目的与规律,又与诗人的主观情趣意志相契合,形成了物我互生的生态审美关系,体现了整体主义的生态审美理念。这有利于帮助人们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意识,进而以一种和谐共生的姿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同时,陶渊明坚守“质性自然”的本性,将自己栖身于大自然中,无可为而又无可不为,或东篱采菊的悠然,或临溪赋诗的闲适,或东皋舒啸的放纵,或西畴南野的自足。诗人自放于自然,摈弃杂念与欲望,摆脱世俗束缚,不为外物所禁锢,诗意的生存,保持自我,自然界成了诗人陶渊明精神得以皈依、心灵得以安放、生命得以安顿的诗意场所。这种回归本真、追求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为在当下精神世界出现空虚的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意象,不仅细腻地呈现了自然生态的瑰丽画卷,更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精神生态。这不仅为我们理解陶渊明诗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也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生态审美态度,最终实现“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李睿涛.生态美学背景下的《聊斋志异》解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18):5-8.
[2]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
[3]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0.
[4]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25.
[5]沈德潜.古诗源(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63:202.
[6]龚斌.陶渊明诗品汇[M].武汉:崇文书局,2022:80.
[7]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陶渊明诗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177.
[8]崔际银.中国传统文化举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23:122.
[9]袁行霈.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86.
作者简介:
李爱,湖南涟源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张兴华,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西方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