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范学生交往中治理校园欺凌
2024-11-20罗超赵羚竹
[摘 要]校园欺凌是校园内学生之间不良的交往行为,治理的要求也需要回归对两者良好关系的疏导。建立适宜的交往政策制度、树立正确的交往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增强学生交往的行为等措施,促成学生交往的有效、合理,实现治理校园欺凌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交往;治理;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表现出学生之间不平等的、稳定的、持久的、带有身心创伤等特征。显然,校园欺凌发生在校园内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良的行为关系,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身心压制或伤害。从校园欺凌治理的目的来看,其治理不是解决欺凌行为的事实,而是要抑制欺凌的发生。换言之,校园欺凌的目的是疏导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两者良好的交往行为。因此,从交往的视角探讨校园欺凌有助于实现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促成他们之间交往的有效、合理发生,以此实施对校园欺凌的治理。
一、建立适宜的交往制度
制度为人与人交往创造首要的条件,保障了交往双方行为的合规性,营造了双方共同的交往标准。
(一)校园欺凌制度的审视
近些年,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制度文件,包括《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2005年)、《中小学幼儿安全管理办法》(2006 年)、《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网上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报道管理的通知》(2015年)、《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年)等,发挥着治理工作的重要价值。但是有了制度、法律就能万事大吉了吗?校园欺凌不是纯粹的社会暴力,具有隐蔽性,难以对其定性;而且外在的法律惩治只是理想中控制他者行为,用一种结果后的惩罚约束欺凌行为的发生,从控制论的视角建立维系校园安定团结的局面。事物的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比如,美国对校园欺凌的零容忍政策,用严厉的制度威慑或惩戒欺凌的发生。“可是,美国心理学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如此严厉惩罚的威慑之下,校园欺凌非但没有杜绝,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从外在的“堵”并不能根本解决校园欺凌的内在问题,而是在法制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交往内部制度的建设,重视学生的交往疏导。
(二)建立支持学生交往的制度
预防性、惩治性的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但它是一种被动而不是主动的治理行为;主动的制度应该是支持和促成学生交往的合理进行。欺凌行为的背后是学生的交往活动,预防和惩治学生的欺凌是对欺凌事件的整治,缺少学生之间的动态交往行为的疏导,而学生之间合理的冲突容易定性为欺凌、暴力,把正常的交往学习完全扼杀。因此,在预防校园欺凌制度上,应从打造良好的生生关系、促进学生有效交往、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等方面思考,确保学生行为的积极、合理,支持学生交往的有序、合理发生。
二、树立正确的交往价值观
(一)纠正不良的交往价值观
欺凌的发生与欺凌者对欺凌行为价值理解密切有关。欺凌者凭借成绩优异、体格强壮、敢做敢为、家庭背景、教师“后台”等方面的资本,无视他者的存在,并将欺凌看成是个人“强大”“魅力”的体现,甚至对自身后果的“肯定”,这是他们对自身行为的价值扭曲。建立合理的交往行为和价值观,一方面,从思想和行为上,从班级、校园内外纠正错误的“强大”“魅力”行为价值观,让每位学生认清自身的强大是源于对他者的尊重、是自身的奉献;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清自身的表现价值观,认识到学生各个方面的成绩,包括在活动中的表现、生活中的情感道德等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方面的突出是彼此学习的榜样,也是“强大”“魅力”的体现。另外,价值观的疏导要坚持破与立的辩证统一,破除不良的价值取向、纠正扭曲的价值观,也树立正确可行的价值理念,比如,从旁观者的视野,告诫“恃强凌弱”的非法性,同时面对客观的交往悬殊,坚守平等对话的价值行为观。
(二)促成合理的“需求—满足”导向
欺凌者为什么欺凌对方?欺凌是一种长期的过程,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欺凌他者。从欺凌行为来看,欺凌者欺凌他者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获取对方的资源(物品)、发泄心中郁闷、他者的怂恿等几个方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之间的欺凌源于自身利益和需求,欺凌者往往按照自我的规划和要求,通过强势的行为与对方发生单向度的交往以促使自身需求的满足,包括释放心中的痛苦、获取喜欢的物品等。由此,首先,告诫学生通过正常、合理的渠道满足自身的需求,比如,心中的痛楚,可以通过心理调节以缓解心理负担,从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其次,了解、研究和疏导学生的需求。需求是人发展的动力源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在不停地追求和实现自身的需求,学生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更有必要定期梳理他们的需求。再次,建立“需求反馈”机制。从学生的外在层面,经由同伴、同桌,甚至是受欺凌者的反馈,全面了解他们的心理困境与需求。最后,截断校园内不良需求的刺激。发挥天网、人网的作用,利用网络资源、“旁观者”身份阻断来自外在的怂恿、不良思想等侵袭。
三、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一)杜绝学校里学生个体的特权
校园内各类管理集体,包括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社团组织,以及班集体中班委、小组等所赋予个体的权力,本是协调管理组织内部的事务,为学生服务,可因不良因素的影响,滋生出对自身的“高高在上”的念头,将赋予权转化为私有权,以一种“领导者”身份自居;甚至利用自身的特权采取不正常的手段。学生的特权本身与社会行为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单纯从学校角度收回赋予学生的权力,那是在阻碍学校的发展。因此,杜绝学生的特权,不是消灭他们行使的岗位权力,而是如何制衡和监督特权,让特权变成一种为他人服务的行为。实际上,学生拥有的权力是教师或学校赋予的,作为权力的制定者,其也应该对权力进行自我监督;同时,教师权力行使往往成为他人借鉴的镜子,抬手举足之间变成学生追捧的动作与行为,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权力行使者。另外,加强权力的分配。权力岗位是服务于广大学生,有能者而得之,也就是每位学生都有资格获得“领导岗位”的机会,在此,将岗位以每固定的时间段重新分配,或者增加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岗位,达到人人参与岗位竞选和任职的目的。
(二)创建交往双方的对话环境
学生之间的交往,做出的行为指令与环境的关系密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做出的行为举止也在环境的约束下自我规范。可以说,什么样的环境,造成什么的交往行为。交往双方的“对话”需要“对话”的环境,该环境应该“是一种自由、宽松和平等的交往环境”,能相互表达自身观点。从校园的建设而言,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融合一起,构建适宜学生学习和交往的环境氛围。人是环境的一分子,同时也在改造环境,校园内,包括教师和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公平正义为标准,从自身的行为举止、处事规范等,构建团结、友爱、自由、宽松和平等的交往环境。个体外在的环境为人与人的交往创造了对话平台,但人与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环境刺激到人的神经,经过个体人为化作用,改造属于个体的环境氛围,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对环境的主观性就表明人对环境的影响是具有内在改造性,外在环境如何,都需要内在环境的塑造。因此,“对话”环境的建设,不仅要营造校园和谐团结的人文氛围,同时时刻关注个体心理的变化,不断地处理好个体的心理塑造,优化学生内心的环境。
(三)创造多维的交往平台
有效的交往是建立在学生彼此了解与熟知上,如果学生沉浸在“考试平台”,通过成绩沟通学生彼此的联系,那必然造成交往人数与相互认知的局限。学生以学习为目的,考试仅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在校园内,应发挥课外活动的优势,创造不同学习目的和形式的学习交往平台,让学生有多种交往和相互了解的可能。第一,基于知识、情感、创造力等不同学习目的,开展有关阅读、身体素质、艺术等方面的多元交往项目。第二,加强班级内团队建设的交往活动,着重突出体育活动的团队精神。第三,创造条件,实施跨年纪、跨班级的交流,比如,班级的联姻活动。创造多维的交往平台,是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交往活动中,也是扩大学生的“领导岗位”,促使学生获得“服务”班级和学校的机会。
四、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
在需求与满足的交往中,自身不能成为合理“满足”他者被忽视的对象,也不能成为不合理“需求满足”的受欺凌者。将自身的能力展现,获得交往的资本,也突显自身的交往价值。
(一)支持与鼓励学生潜能的挖掘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智能的结构》(1983年)一书中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人类存在七种独立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而“不同个体的智能组合方式各不相同”。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异表现出语言智能、数学智能等方面突出。几种智能的突出与结合生成不同的才能和素养,构成人发展的差异性。成绩差的学生不能说他们是“无能”,错误地认定在社会关系中不够与之交往,但每个人的智能,在特定的条件发挥或激发,表现出具体行为的智能突出。比如,某学生语文成绩优异,但另一位学生在数学方面优异,虽然他们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优异,但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在这个前提,他们就有交往的资本。支持与鼓励学生潜能的挖掘,就是要放开单纯的知识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的日常表现,在校园的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发掘自身的各类闪光点。
(二)展示学生的“与众不同”
在广阔的交往舞台上,学生交往的资本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帮助他们展现自身的多面性,突显自我的与众不同,充当交往的主角或聚焦点。因此,展示学生的资本,让对方认识自身的“与众不同”显得至关重要。首先,鼓励参与。学生的潜能或才华平静地躺在他的内心世界,甚至自身都无法感知,只有通过活动的参与,逐渐地展示出自身的某种品质和潜力。其次,委以重任。把学生活动任务进行分解MlNDov5amvBWxpvcLND0XQ==,委托具体的任务给学生,并提出相关的要求,其不仅促使学生参与各项活动,而且帮助他们在任务达成之中激发对自我的情感与信心。委以重任还以通过对活动的服务岗位进行委派,比如,各种类型的小组组长或各类临时活动的组织者。最后,才能的认可与表扬。当学生完成各项任务或坚守各项工作职责,教师应及时给予他们才能的认可和行为的表扬,以彰显他们在某个方面的与众不同,如活动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等。
五、增强学生交往的行为
(一)培育学生的交往表达技能
哈尔贝斯对交往行为的发生提出了几个条件,即“共同的规范标准”“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的活动”等。其中“选择恰当的语言”是要求学生具备交往的表达技能,包括口头和肢体语言的表达。学校有必要加强学生的人际礼仪、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训练,一方面,提高学生表达的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班级课外活动、主题活动、演讲比赛等形式,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思路、逻辑等,清晰地阐述自身的想法;同时借用故事的复述、活动执行等形式提升理解他人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式,语言表达之中,如何应对学生的行为要求,如何处理学生的交往需求?训练学生对他者的交往需求的辨识,以及借用外在资源解决问题。比如,面对不合理的交往需求,学生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或者外在的帮助,包括教师、学校教导机构、旁观者等处理交往的困境。
(二)增加学校心理健康的服务功能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提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建设,将心理辅导员与德育管理人员、班主任建立联系,发挥心理纠正、情感宣泄、交往协调、沟通障碍疏导等功能,积极地为学生的交往困境提供帮助。第一,主动开展心理咨询。学校教师主动实施心理咨询,介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第二,实施心理疏导。当学生心理出现困境,或者遭受到外在的欺凌,其需要心理援助和疏导,此时,学校教师应帮助他们走出欺凌的心理困境,积极地面对人生。第三,介入学生交往行为,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双方交往不当的行为,树立良好心理态度。交往是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应该交由学生解决,教师不是替代,而是帮助他们自行解决问题。如如何与他者沟通,又如何在欺凌者的权威下,实现自身的保护,在教师的介入下,积极了解对方的心理,掌握相关心理战术,在沟通技巧、措施等予以支持。
总而言之,校园欺凌的治理应该回归学生良好关系的疏导,从交往的视角构建欺凌的治理策略,让学生有效、合理的交往,而在学校层面便是构建积极地交往氛围,其一,政策制度的制定、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营造交往的“规范标准”;其二,和谐、平等环境的创设、多元交往平台的建立、突出学生交往的资本,实现交往双方的对话要求;其三,加强学生交往技能的训练,提高交往的质量,促成交往的顺利开展。积极而有效地学生交往,减少两者极端的交往冲突,从而防治校园欺凌发生,达到治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EB/OL]. [2016-05-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1/moe_1789/201605/t20160509_242576.html.
[2]顾彬彬.从严惩到调解:校园欺凌干预取向的演变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9 (4):57.
[3]郝梅.马克思主义交往异化理论视域下我国现代社会交往异化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8.
[4]霍华德·加德纳.重构多元智能[M].沈致襄,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姚纪纲.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朱福昌)
基金项目:2023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女童校园欺凌侵害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机制研究”(2023B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