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释梦同异性解析

2024-11-12谭深

客联 2024年8期

摘 要:通过对《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两本经典解梦书籍的对比,探讨了中西方梦的解析方法及其文化背景。《周公解梦》是古代中国解梦的经典著作,其内容汇集了先秦至汉代的解梦传统。它以象征性解释梦境,强调梦对未来的预测和指引功能。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基于精神分析理论,主张梦是潜意识的表现,是压抑欲望的象征性释放。

通过对两种解梦方法的分析,同时结合笔者与笔者朋友的亲身经历从《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两个不同维度分析梦的意义,发现存在显著差异,比如梦到考研成绩,发放offer等真实场景,针对中西方释梦解析有着不同的理解。

梦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状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同时社会工作在提供服务时也可以借此更多的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和行为动机。通过《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的对比,可以看出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重解释方式。但无论从哪种角度解释,梦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信息,值得更多读者去深入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周公解梦;梦的解析;释梦;社会工作

一、引言

(一)梦的定义及生理特点

梦是人类在睡眠过程中经历的一种意识活动,它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视觉、听觉、感觉及情绪的复杂组合。生理学研究表明,梦主要发生在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大脑活动水平较高,眼球快速移动,通常伴随较深的肌肉松弛。REM睡眠占成人总睡眠时间的20-25%,在这一阶段,大脑活跃,类似于清醒时的状态。这种状态被认为有助于情绪处理、记忆巩固以及信息整合。梦境的生理背景揭示了其复杂的神经机制,同时梦也与人的心理状态紧密相关,反映出深层次的情感和欲望。

(二)梦的象征意义

梦自古以来在不同文化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古代中国,梦被视为预兆,认为梦可以揭示未来,指导现实中的决策和行为。例如,《周公解梦》中,梦被分门别类地解释,以此推测梦者的吉凶祸福。

西方古典文化中,梦亦被视为神谕,认为梦是神灵传递的信息,如古希腊罗马时期对梦的解读。随着历史的发展,梦的解释方法发生了显著变迁。20世纪初,弗洛伊德提出了梦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梦是潜意识愿望的体现,标志着解梦从神秘主义向科学心理学的转变。他在《梦的解析》中指出,梦中的符号代表了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因此,梦的象征意义不仅在于其文化背景,还反映了梦者的内心世界及心理状态。

(三)中西方解梦的差异

在探讨中西方解梦的差异时,《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提供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周公解梦》是古代中国解梦的经典著作,依据梦的内容进行象征性解释,强调梦对未来的预测和指引功能,他常用的解梦方法有:直梦法,意向法,谐音法和测字法等。例如,直梦法中梦中的吉凶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吉凶。梦中的细节可能不会与现实完全吻合,但是会被认为大致与吉凶走向一致。相对而言,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基于精神分析理论,主张梦是潜意识的表现,是压抑欲望的象征性释放。《梦的解析》里,弗洛伊德一直在强调这么一句话“梦是愿望的实现”。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梦都有其意义和精神价值”,但“每一个梦的意义并非都相同”。他认为,梦可以揭示个体深层次的心理冲突和欲望,如通过梦中的象征物分析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焦虑。因此,中西方解梦方法的不同在于,《周公解梦》侧重于梦的象征意义及其对未来的预测,而《梦的解析》则着重于梦的心理分析及其内心动机的探讨。

因此,选取《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进行对比,不仅可以揭示中西方文化在解梦方面的不同视角,还能探讨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梦的理解和诠释。这种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梦在文化和心理层面的作用及其演变。

二、《周公解梦》与《梦的解析》内容和特征

(一)《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为著名的解梦书之一,其成书大约在汉朝时期,但其内容汇集了先秦至汉代的解梦传统。据传书名“周公”来源于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旦,但实际上书中内容很可能是后人以“周公”之名编纂而成。《周公解梦》以其简明、实用的解梦方式为古代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解释梦境的方法。《周公解梦》采用分类的方式,将梦境分为不同类别,并对每一种类型的梦境进行解释。例如,书中涉及到天文、地理、人物、植物、动物、人体器官等各种象征性的梦境,每一类梦都有具体的解梦指导。这种分类解释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梦的象征意义的重视。例如,梦见太阳或月亮,通常被解释为与地位、前途有关;梦见水或火,则与财运、灾难相关。《周公解梦》主要基于象征性的解释,认为梦中的各种事物和情景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通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吉凶祸福联系在一起。书中的解释方法具有如下特点:象征性:每一种梦境都有其象征意义,如梦见白马意味着好运,梦见黑马则可能预示困难。经验总结:解梦内容多来自于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总结,并结合大量的经验进行解释。传统文化:梦的解释与中国古代的风水、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相结合,如金、木、水、火、土在梦中分别象征不同的吉凶。

在中国古代,《周公解梦》不仅是一部解梦书籍,还是古代人们生活和决策的一部分。例如,古人常在重大决策前参考梦境的预示,以期获得吉祥或避免灾难,在《三国演义》中随处可见。这种解梦文化影响了中国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周公解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梦的理解,还体现了他们对命运、未来的重视。

(二)《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是西方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89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该书标志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并奠定了现代梦的心理分析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重要路径,通过分析梦境,可以揭示个体内心深处的冲突和愿望。《梦的解析》通过大量的梦例分析来阐述梦的结构、生成机制及其象征意义。弗洛伊德将梦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显梦:即梦的表面内容,梦者在梦中实际看到或体验到的场景和事件。隐梦:即梦的隐藏内容,梦的深层意义,通常涉及压抑的愿望和未被意识到的情感。

弗洛伊德提出,显梦是由隐梦经过“梦的工作”(如移置、象征化、浓缩等心理机制)转化而来的。梦的工作将内心深处的冲突和愿望转化为一种象征性的、容易接受的形式,从而避免直接面对潜意识的内容。弗洛伊德的解梦方法主要依赖于精神分析技术,通过自由联想等方法来揭示梦的隐梦内容。

《梦的解析》开创了对梦的心理学解释,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发展。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强调梦与潜意识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梦境可以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这种解梦方法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用于探索病人的潜意识愿望和内心冲突。此外,弗洛伊德的理论对西方文学、艺术、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梦的象征性解释被广泛应用于文化研究和创作。

通过对《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的总结,可以看出两者在背景、内容、解梦方法及文化影响上有显著的不同。《周公解梦》基于象征性解释,强调梦境的吉凶预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梦的解析》则基于精神分析理论,注重梦的心理学意义,揭示梦中的潜意识内容。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和思想体系在梦的理解上的不同视角。对比这两种解梦经典,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梦的复杂性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

三、从经典梦境类型进行解释对比

(一)期待类梦境的解释

本部分笔者通过对个人和朋友的梦分别从《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具体案例体会两者的异同点。所列梦境如下,笔者考研期间梦到在考场答题,以及春节期间多次梦到查成绩、笔者朋友备考雅思期间多次梦到查成绩、笔者朋友在申请博士过程中多次梦到收获Offer,以上这些梦境可以归纳为期待类梦境。

1.考研成绩梦境

笔者本科所读专业为工科,毕业后跨考社会工作,8月末才决定考研,因此客观事实为备考时间仅有4个月,专业课内容从未接触过,仅有家人支持、兴趣爱好。由于当时是辞职考研,如果考研失败意味着需要重新投简历、面试,可能短期内都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在备考期间,笔者一直处在高压状态下,经常与自己对话,“我真的能考上吗?没考上怎么办?”。故而在这些背景下,考研前经常梦到自己在考场做题,考研结束后就多次梦到查初试成绩。在考研初试结束后,虽然短暂性没有备考压力,但笔者仍无法提起劲头做其他事情,也不敢进入复试科目的复习,总是担心自己没过初试怎么办。在解梦时不能跳出笔者上诉的个人情况。

查阅《周公解梦》后,此梦境可做如下解释。梦见考研成绩的好坏通常与未来的事业和学业成就相关。好成绩预示着成功和好运,而不理想的成绩则可能被解读为需要努力和警惕的信号。这种解释强调了梦境与现实生活中成败得失的象征性关联,将梦视为未来可能发展的预示。根据《梦的解析》当中相关理论,可以进如下解释。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梦见考研成绩往往反映了梦者对未来成就的不确定性和内心压力。梦境中的考试和成绩单可以象征着对自我评估和外界评价的焦虑。此类梦境可能通过显梦中的具体内容,如成绩、考试环境等,隐喻梦者对未来职业和学术成就的焦虑和期待,这是一种潜意识中压力和希望的投射。

通过对比发现,《周公解梦》侧重于以预兆的形式提醒笔者要好好努力,不然就会“名落孙山”,但这样的解释无疑会加重精神压力。《梦的解析》通过联系个人处境,指出笔者当下处在焦虑和高压的状态下,那么比较应该调整心态,疏解压力,进而更好地复习备考。如果跳出个人情况,将所有梦到考试的情况都以《周公解梦》的形式解释是不合理的,例如一位复习很好的学生,多次模拟考试都轻松高分,他本身已经做得很好,学的也很轻松,可能他只是想早点考完去旅游,而且这样的解释反而切合了《梦的解析》中的分析方法。

2.雅思成绩梦境

笔者朋友在研三第一个学期,全职备考雅思,但其英语基础薄弱,因此复习难度非常大,其与本人考研有一个本质区别,考研一年只能考一次,但雅思可以多次报考。但雅思考试报名费2170元,经济成本高,一旦考试成绩没有达到目标院校要求,意味着再一轮的备考和又一次的报名费消化。笔者朋友一共参加了三次雅思考试,后两次考试成绩公布后均提出了复议,即意味着他一共等候了5次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公布后,会发送电子邮件提醒考生查询,而且通常在凌晨2点至凌晨3点公布。笔者朋友经常在梦中收到过线成绩,有时深夜惊醒登陆系统刷新,长期处在精神紧张状态。

在《周公解梦》中,梦见考试相关的情景通常象征着梦者对未来的期盼和不安。梦见成绩单或考试结果,可能被解读为梦者对当前处境的担忧,甚至与未来的吉凶相关联。例如,梦见自己通过考试可能象征着好运和成功,而未能通过则可能预示着挫折或困难。象征性解释依赖于古代对教育和考试的重视,将考试成功视为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提升的象征。《梦的解析》的解释中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个体潜意识的投射。梦见考试成绩反映了梦者潜意识中的焦虑和压力,尤其是对自我能力和成就的担忧。梦境中的考试情景可能体现了对现实中某些挑战的心理投射。这种梦可能通过显梦中的具体情景,如考试题目、考试环境等,来隐喻梦者对某些现实问题的焦虑。例如,梦见考试成绩优异可能反映了潜意识中的自我肯定和成功欲望,而考试失败则可能象征着自我怀疑和恐惧。

因此《周公解梦》仅仅强调一种预示,多次梦到压线通过,说明自己水平不足,极大概率无法通过考试,暗示了未来的挫折。《梦的解析》直接指出了个体本身能力的担忧,解梦后以平和心态对待自身实力,沉稳复习,这才能促进个人精神健康发展。

3.收获博士Offer梦境

在《周公解梦》中,梦见获得博士学位或收到博士offer可以象征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学术成就的象征。这类梦境通常被解释为好运或重要机遇的预兆。梦见收到offer可以理解为社会认可和成功的象征,预示着未来的光明前景和高尚地位。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的理论下,这类梦境可能反映了梦者深层的成就动机和心理需求。梦见博士offer可能象征着梦者对学术成就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地位和认可的追求。此类梦境中的象征性场景,如接到录取通知、面试成功等,通常反映梦者内心深处对成功和自我实现的欲望,这可能是对现实中某些不满或未满足欲望的补偿。

笔者朋友在3月初提交博士申请相关文件,直至6月末收到Offer,在没有老师明确回复下,多次梦到收到offer情况,甚至是梦中笑醒。如果以《周公解梦》解读,在前期阶段将这类梦解释为好兆头是不合理的,因为在4月中旬老师明确回复没有招生名额了,在此之后笔者朋友已经知道可能收不到任何博士offer。而《梦的解析》中更真实的反映了笔者朋友当下的精神状态——极度渴望去理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解读止步于此是更合理的解释,而且预兆性的解读略带有玄学之味。

(二)噩梦与死亡梦境的解释

1.《周公解梦》中的噩梦解释

在《周公解梦》中,噩梦和死亡梦境常常被视为不祥之兆。梦见死亡或灾难,通常象征着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挫折或潜在的危机。例如,梦见自己或亲人死亡可能被解释为生活中的重大变故或健康问题的预兆。此外,梦见鬼魂、怪物等也被视为不吉利,可能象征着外界的威胁或内心的不安。例如,梦见自己从高处坠落可能象征着即将面临的挫折或失败,而梦见被追赶则可能象征着现实中的压力和逃避心理。这种象征性解释强调了梦境与现实吉凶祸福之间的联系,认为噩梦中的负面情境可能预示着即将发生的负面事件。

2.《梦的解析》中的噩梦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噩梦是潜意识中深层焦虑和恐惧的象征。这些梦境通常涉及被压抑的冲突、未解决的心理问题或深层的恐惧感。梦中的死亡或灾难情景往往反映了梦者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压力。噩梦中的象征物,如死亡、鬼魂、追逐等,通常代表梦者对某些未解决问题的潜意识担忧。例如,梦见死亡可能象征着对自身或亲人的深切担忧或内心对某些变化的不安。例如,梦见被追赶可能象征着现实中无法逃避的压力或问题,而梦见坠落则可能象征着对失败或失控的恐惧。弗洛伊德通过分析梦境中的象征物,试图揭示梦者潜意识中的真实感受和未解决的情感问题。此类梦境通常通过显梦中的具体情景,隐喻梦者对现实生活中挑战或威胁的心理反应。这种解释强调了梦境作为心理活动的一部分,其意义在于揭示内心的冲突和未解决的情感。

(三)观点分析

1.《周公解梦》与《梦的解析》的本质区别

《周公解梦》代表了中国古代的象征性解梦传统,依靠经验和传统文化对梦境进行解读。其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自然现象、人际关系和未来预兆的理解。这种解梦方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适合于普遍的象征意义。梦境被视为现实生活中吉凶祸福的预兆。例如,梦见龙可能象征着权力和好运,而梦见坟墓则被视为不祥之兆,梦见棺材则有谐音“见棺发财”的寓意。解梦的方法依赖于对梦境中出现的象征物的解释,这些象征物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有直接的联系。《周公解梦》解释梦境的方式重视集体经验的积累和文化符号的运用,梦境被赋予了一种预测未来或揭示现实状况的功能。

这种象征性解释强调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直接关联。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采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将梦境视为潜意识的表现。弗洛伊德认为梦境中显现的象征物和情境(显梦)是内在冲突和未被意识到的情感的外在化表现(隐梦)。这种解释注重个体心理活动,强调通过梦境可以揭示梦者的潜意识内容,如压抑的欲望、童年经历、性冲动等。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分析梦境中的象征和梦的工作机制(如移置、浓缩、象征化),可以深入理解个体内心的真实需求和心理冲突。弗洛伊德的梦境解释注重个体心理的分析,梦境中的每个象征物和情境都可能具有特定的个体化意义,反映梦者独特的心理状态和潜意识内容。

2.伪科学探讨与应用建议

《周公解梦》的局限性在于缺乏科学依据,由于《周公解梦》主要依赖于传统文化和经验总结,其解梦方法缺乏科学验证和系统性。象征性的解释方法难以进行实证验证,解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文化依赖性,这种解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不同文化之间的象征意义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中国文化中鱼象征财富,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这种依赖性使得《周公解梦》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梦的解析》具有以下科学性争议,理论的可验证性: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尽管在心理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科学性一直受到争议。现代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其解释方式缺乏实证支持,且过于依赖主观分析。解释的广泛性和灵活性:精神分析中的梦的解释常常因其广泛性和灵活性被批评为缺乏科学的严格性和可操作性。同样的梦境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析视角得出不同的解释,导致解释的主观性较强。

尽管《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在科学性上存在争议,解梦在心理健康和文化研究中仍有其价值。通过梦境的分析,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探索潜意识中的问题。结合现代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解梦应结合现代心理学和科学方法,避免对梦的过度解释和迷信。例如,利用梦境分析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和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但不应将梦境视为绝对的预言或指导。文化视角的理解:在解释梦境时,应考虑文化背景对梦境象征意义的影响,避免一刀切的解释方法。理解不同文化中的梦境符号和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解读梦境。

四、释梦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帮助

通过《梦的解析》的方法,分析梦所反映服务对象的潜意识内容,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的理解服务对象的某些行为和背后的心理动机,《周公解梦》则可以通过一定角度来反映服务对象对自身处境的担忧和期望,如梦到吉祥之物可能是对某些事物有所期待,梦到不祥之兆则是对生活潜在危机的恐惧。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解梦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五、总结

梦具有多重意义,梦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状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象征意义。通过《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的对比,可以看出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重解释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理解梦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处理情绪和心理问题。尽管解梦方法存在争议,合理的梦境分析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周公解梦》是不完全归纳法妄图发现梦对梦者本人将遇到的事进行猜测,而弗洛伊德解梦是从心理角度对梦者本人的潜意识进行挖掘。我们应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合理对待梦的象征和心理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梦境不仅有助于处理心理压力,还可以作为一种自我探索的方式,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 梦的解析[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4.08.

[2]杜易峰著. 活出中国味儿 1 现代周公解梦大全[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0.12.

[3]汤叶舟.以《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为例研究中西方释梦差异性[J].文化学刊,2015(11):84-86.

[4]郭锐.《周公解梦》VS《梦的解析》:中西方释梦研究的对话[J].生命世界,2009,(12):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