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话语霸权的“西方自由价值”
2024-11-12马莹莹
摘 要:西方自由价值中的自由与权力作为相互影响的关系而存在,一方面,个人自由依赖国家权力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对个人自由产生威胁。作为话语霸权的“西方自由价值”是资本主义国家谋求私利,维护自身统治的虚假说辞,在这背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而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在对作为话语霸权的西方自由价值超越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权力如何保障个人自由,并在中国得到了实践检验,实现了对西方自由价值的超越。
关键词:西方自由价值;话语霸权;自由;权力
从长期的历史发展来看,每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是在特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西方自由价值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意识观念,从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并将此观念上升为上层建筑传播、影响至普通民众。然而作为反映资产阶级经济关系的上层建筑逐步演化为一种带有阶级化的政治偏见,在这一政治模式中,自由与权力的矛盾关系凸显出来。
一、西方自由价值中权力与自由矛盾的阶级根源
首先,向垄断资产阶级放权让利。资本主义国家的运行的动力依靠资本的强大力量,所以在向资产阶级放权让利的同时,也使得国家权力得以维护。国家如何向资产阶级放权让利的呢?其一,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偏袒富裕阶级。美国的税收政策仅仅在里根执政期间,就先后修改了两次,目的在于减少富裕阶层的所得税。其二,逐渐放松对企业和市场的监督。在市场正常运行中,国家放任对市场的监管,大批企业和个人进入市场,市场的竞争势必导致财富集中于大资本家手中,使其掌握更多的社会话语权,普通公民的个人自由更难得到实现。
其次,对“中产阶级”进行政治经济压迫。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使“中产阶级”个人自由受到压迫。政府权力用于压制劳工组织,不断剥削打击劳工组织,普通劳动工人没有任何优势可以和资本家抗衡。另外,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市场的快速扩张,尤其是信息技术等方式在生产方面的应用,减少了对普通劳工的需求。而社会生活成本的日渐增加使“中产阶级”负担越来越重,与社会财富较为集中的大资本家以及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来说差距越来越大。
最后,国家权力背离保障个人自由的初衷。国家权力本来就是要维护和保障个人自由。而在当今社会急剧发展的情况下,国家权力背离初心,沦落为利益集团牟取私利的工具,“大公司之所以能压迫小公司,也要靠着国家的帮助以及国家替它们造出来的独占权”。政府官员通过许诺给予利益集团政治好处,接受其的金钱贿赂,并把这种方式当做换取金钱利益的主要手段。而政府权力就这样被各种利益集团操控,导致国家治理能力的弱化。
因此,自由价值理论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美丽外衣掩护下是一副扭曲,虚伪的面孔,正如有的学者提出:“(民主体制)……需要一种虚伪的,意识形态的手段,以这样一种方式,使假定的、乍看上去颇为棘手的事态予以重新描述的企图合理化”。在作为话语霸权的新自由主义所描述的一派民主与祥和的景象背后,是其政府权力与个人自由之间的阶级矛盾的表现。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对西方自由价值的超越
自由主义不是特指西方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对自由观有着深刻的论述,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从人类解放的角度出发,实现了对西方自由主义的超越,把目标转向了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的内在品质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出发,超越了西方自由主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的优越性。
首先是对西方自由主义的理念的摒弃。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主张消除这种异化劳动,认为要在劳动中享受着精神自由。在马克思的自由价值中,当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后,就能够享受更大程度的自由。
其次是超越虚假自由的真正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建立在社会主义国家基础之上,与西方自由价值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财富有劳动者创造,却由更高阶层的大资本家所享有,国家权力也由社会财富的拥有者占有。
最后是一种超越个人的社会自由。马克思主义在承认个人自由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否认将个人自由放在首位的极端个人自由。人作为生命的个体,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独立、自由的存在,应当肯定个人自由的权力。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价值是在肯定个人自由的基础上追求的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中权力与自由在中国实践中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自由价值在我国社会历程中不断进行新的阐释、完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的辩证思想,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据此形成了自由与权力的思想。
第一,权为民所赋。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就已指出要把国家权力交给社会的负责的公仆。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人”。宪法更是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写进其中,更是要求领导干部时刻谨记权力来自人民,并服务于人民。马克思自由价值理论中“权为民所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观点,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有力体现。
第二,权为民所用。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中对国家权力的目的做了明确规定,国家权力的行使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并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此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国家的长久稳定。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人民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付出与奉献,要始终不忘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三,权受民监督。个体自由靠国家权力予以保障,为防止国家权力沦落为统治阶级谋取利益的工具,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强调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干部应该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受人民的监督。列宁曾经强调,“我们内部最可恶的敌人就是官僚主义者,……,我们必须清除这种敌人,……,在这方面不能有任何动摇”。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权力与人民的问题做了多次强调,权力的行使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服务,要始终把这个最大目标放在首位。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价值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并接受人民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防止西方自由主义价值理念对我国意识形态的误导,积极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发挥出新的作用,在全社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