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11吴江

中国经贸导刊 2024年14期

摘要:新质生产力,这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的生产力形态,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更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为国有企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鉴于此,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聚焦于贵州能源集团这一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如何依托新质生产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实施路径与显著成效,旨在为国有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前言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国有企业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导向。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如何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具有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案例背景

贵州能源集团,作为贵州省的国有大型企业翘楚及全国能源领域的重点企业之一,于2023年中国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中荣列第83位。回溯至2018年,贵州省政府高瞻远瞩,批准了水矿控股、原盘江资本、林东矿业、六枝工矿及盘江电投的战略性重组壮举。而2020年,集团更是将毕业中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纳入麾下,进一步壮大了实力。截至目前,贵州能源集团拥有超过6.8万名职工,注册资本高达200亿元,资产总额已突破1600亿元大关,其营业收入更是达到了601亿元,同比增长了令人瞩目的20.2%。集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其原煤年产量已达3088万吨,同比增长10.8%,煤炭保有储量更是惊人地达到了110亿吨,煤炭年产能更是攀升至4425万吨/年。与此同时,集团在火力发电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装机规模达到440万千瓦(含瓦斯发电),焦化产能亦高达833万吨/年。此外,集团还拥有长达760公里的天然气长输管道,为能源供应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一)发展思路

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关于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机制并加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能源集团明确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导向,同时追求高效增速与高质量转型的双重目标,精心策划了煤炭产业结构低碳化、多元化及创新化调整的战略性实施方案。该方案充分依托资源优势,聚焦于核心业务的优化升级,并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方向,积极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开辟新路径的若干意见》所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集团坚持“煤电气化一体化发展,促进各项业务高效协同”的总体布局,在这一战略指引下,统筹规划煤炭、先进煤电、新能源、天然气及现代煤化工等多个业务板块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致力于构建一个能源互补、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化能源发展模式[1]。

(二)发展举措

1.煤炭。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驱动,旨在转变传统煤炭生产模式,契合新发展理念,引领先进生产形态。煤炭作为中国的核心能源及关键工业原料,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是稳定中国能源供应、防止大幅波动的重要基石。随着煤炭逐渐从主体能源转变为基础保障能源,利用新型科技构建智慧绿色煤矿基地,为煤炭行业结构转型与低碳运行持续赋能,是新质生产力推动国有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

贵州能源集团应从新视角出发,联合智慧绿色矿山设计院、煤炭开采技术研究院、煤炭装备供应商及区域高校等,组建产业联盟。联盟应聚焦全球领先的智慧绿色矿山技术,引领煤炭装备与智能化生产技术的研发。同时,基于现有智慧绿色矿山评价标准,贵州能源集团应携手具备智慧绿色矿山建设资质的第三方,共同制定智慧绿色矿山构建与运行规范,突破资源限制,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过程中,应强化科技攻关,提升商品煤质量,确保富油煤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长江以南煤炭保供的重要力量,集团应积极响应区域能源结构调整战略,主动引领煤炭行业变革,树立高效环保、绿色低碳、煤电并重的发展观。在此理念指导下,集团应建设智能绿色示范矿井与智慧矿区,实现煤矿资源的高质量开发,为构建全面智能、科学绿色的新型煤矿产业生态树立典范。同时,针对新能源的间歇性与波动性,集团应建立灵活的生产调节机制,综合考虑煤矿资源、煤层煤质及现代化水平,优先发展大型煤矿,在新能源稳定供应时适度控制煤炭生产,为新能源替代煤炭创造条件;在新能源供应不足时,则根据煤炭市场价格调整生产,发挥煤炭的基础保障作用。

2.先进煤电。贵州能源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推进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集团应将煤电清洁化创新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持续聚焦于主营业务,促进煤电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一方面,集团应依托黔南州黔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及关岭自治县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通过纯抽水蓄能与太阳能发电来替代部分煤电。例如,利用抽水蓄能电站承担贵州电力系统的多项任务,如能源储备、峰谷调节、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等,以节约标煤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为实现技术减排,集团应从优化火力发电运行时间入手,采用更灵活的技术手段,如调频调峰技术和煤电储能技术,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另一方面,根据《“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的指导,集团应以煤炭的清洁高效转化为目标,积极引入现代化煤炭燃烧发电技术,以减少煤炭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此外,遵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主要目标和建设要求,集团应从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利用生物质资源如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等)和电解绿氢合成绿氨掺烧燃煤发电(基于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煤电机组的低碳化改造,支持清洁低碳高效的煤电经济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集团应遵循系统化思路,采用CCS(碳捕捉)和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技术,在燃煤发电末端有效控制碳排放量[3]。

3.新能源。能源新质生产力,作为技术颠覆性突破、新生产要素创新组合与行业深度转型革新的结晶,其核心在于优化能源开采者与开采对象的配置,以及强化能源生产资料的协同效应,显著标志即为新能源生产率的飞跃性提升。在能源创新的广阔舞台上,新质生产力的茁壮成长植根于供需协同的先进能源体系,该体系融合经济低碳、清洁智能、安全高效等多重优势,为能源科技的革新与绿色低碳转型注入了强劲活力。其一,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新型要素与新兴主体的不断涌现,正加速着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变革步伐。为稳固并拓展优势产业版图,同时孕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应前瞻性地运用市场机制导向,精心规划新型能源体系的发展蓝图,并配套建立健全的执行体系。在此过程中,应致力于培育引领新质生产力跃升的科技人才队伍,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进的策略,围绕新质能源生产资料,构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梯队,引导新能源领域的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潮流汇聚。在条件成熟之际,应聚焦于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通过跨国协作促进能源供需的均衡,共同开创能源经济繁荣发展的新篇章[4]。其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及新型生产要素的鲜明标签,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智慧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与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因此,企业应敏锐洞察产业技术变革的脉动,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双轮驱动,加速能源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步伐,推动能源科技国产化链条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同时,需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与能源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前瞻性地布局新能源电力装备技术、低碳技术、储能与氢能技术、数字技术等关键领域,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壮大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石。

4.天然气。贵州能源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深度挖掘煤炭价值,聚焦于煤焦化环节,开发衍生品如液化天然气、焦炭、硫酸铵等。其中,焦炉液化天然气作为炼焦生产的副产品,源自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既符合绿色循环和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也为集团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集团积极推进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集中建设包括气柜、液化天然气储罐、装车站、机柜间、变电所、循环水管网、空压站、给排水及消防管网等公用工程和储运设施,以满足压缩、脱油、合成、精脱硫、脱水、液化分离等生产环节的需求,实现焦化产品的下游延伸,为集团经济的高质量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根据项目需求,集团引入了现代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和智能监控设备,以中控室为核心构建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确保它们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系统能够自动干预和调整设备运行状态,保障液化天然气生产过程的高效、安全和稳定,从而实现预期的年产值目标,并充分发挥项目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5]。

5.现代煤化工。贵州能源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现代煤化工科技,推动煤化工产业向低碳、多元、高端转型。一方面,集团依托煤油气资源优势,致力于现有技术的升级,力求实现煤化工产业的二氧化碳零排放乃至负排放,并积极探索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例如,利用生产环节中高纯度的二氧化碳特点,实施捕捉与封存;同时,加速引进热解气化一体化、热解发电一体化等先进技术,高效利用低阶煤中的油气资源,提升能源转化效率。此外,集团还探索井下原位热解技术,通过密闭加热提取油位组分,实现取氢留碳,减少半焦炭污染。在氢能利用方面,集团研究将绿氢(或绿色甲醇)作为低碳能源载体,与煤制烯烃过程相融合,以电解水制绿氢替代煤炭生产烯烃,走向经济、可持续且创新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面对日益严格的环境与减排要求,集团将现代煤化工的发展策略从“小而全”调整为“专而精”,探索低碳排放与多元利用的新方法。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下游化工产品向精细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开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例如,集团研发煤炭微矿分离技术,旨在分离煤中的可燃物与不可燃物,生产高热值的类液体燃料和矿源土壤改良物,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并实现高附加值化学品的低成本生产。同时,集团秉承高端化、差异化的理念,开创煤制芳烃终端产品的新路径,研发合成气直接催化合成芳烃、烯烃、支链烷烃等下游衍生化学品的技术。

三、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展望

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施过程中,贵州能源集团预计将其煤炭产能从4425万吨/年提升至7000万吨/年,实现煤炭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目标。同时,集团的火电装机规模将从440万千瓦增加到1000万千瓦,焦化产能将由833万吨/年提高到1000万吨/年,煤层气产能将达到8亿立方米,营业收入有望突破1000亿元,从而跻身一流现代能源集团的行列。此外,贵州能源集团有望成为推动贵州省能源转型、结构优化以及能源保供调度的重要力量,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四、结束语

贵州能源集团,作为重点能源企业的佼佼者,坚定不移地执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精心策划煤炭产业结构的战略性布局。同时,紧密围绕中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的建设目标,集团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先进煤电、新能源、天然气、现代煤化工等核心业务板块的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推动全省能源转型升级、结构优化调整及能源保供调度的关键力量。在新质生产力的强劲驱动下,贵州能源集团不仅有望实现煤炭产能与火力发电装机规模的显著提升,以及焦化产能的稳步增长,更将积极助力当地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飞跃,为区域繁荣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志江.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N].山西日报,2024-07-26 (007).

[2]陈碧强,刘俊峰,袁勇,等.700℃级先进煤电高温构件选材与连接评价技术研究进展[J].热力发电,2024,53(07):1-13.

[3]刘晓慧.合理高效利用我国富油煤资源[N].中国矿业报,2024-03-06(002).

[4]余剑锋.浅析电力节能措施及电气新能源开发路径[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 (09):60-61+68.

[5]巩国强.中国新能源天然气战略合围蓄势待发[N].山西经济日报,2009-02-24(002).

(作者简介:吴江,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政工师、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