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革故鼎新
2024-11-09
追根溯源
最早出自于先秦《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后出自唐朝张说《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神道碑铭》:“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
抽思拨典
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新,立新。指革除旧的,建立新的。革故和鼎新是事物变化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过程,革故是鼎新的前提,鼎新是革故的结果。革故鼎新是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更替,是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变化和发展的结果。创新是革故鼎新的实质、核心和根本,也是民族、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元素。
适用话题
创新 新陈代谢 抱残守缺 新事物和旧事物
名家引路
“天地之化日新。”翻开浩如烟海的经史典籍,中华文化始终传承革故鼎新的精神气质,高扬“日新”的进取精神。从《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大学》里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提出“御政之首,鼎新革故”,以及唐朝张说所作《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神道碑铭》记述“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千百年来,革故鼎新作为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已经注入中华民族的思想基因里,融入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涵养“革故鼎新”的精神气质》)
创新示例
然而,要想成功变通,仅仅“务本”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和挑战权威的勇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起初,遗传育种学界对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普遍持怀疑态度。袁隆平根据自己对水稻的长期观察,经过与其他作物杂种优势的比较,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挑战了经典遗传学理论,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常识”,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因为具备追求真理、挑战权威的勇气和敢于变通的胆识,袁隆平最终获得了成功。
相反,因为不知变通,不善变通,不敢变通,项羽由强变弱被迫乌江自刎,刘封过于刚猛不知迂回遭忌被杀,李自成不思革故鼎新坐失江山……惨痛的教训如警钟长鸣,不绝于耳。
(《常识亦可变 务本是关键》)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美好。 —— 海德格尔
追根溯源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生前提出了“诗意地栖居”这个概念,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51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重新发掘和宣扬他的“诗意地栖居”的哲思:“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美好。”“诗意地栖居”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名言点拨
心态好,即使身居陋室,也会心神安宁,活出诗意来。若心态不好,即使住在豪宅里,周围环境如画,也不会感到有一丝丝的诗情画意。春听鸟声,夏听蝉鸣,秋听虫声,冬听雪声,对亲近大自然的人来说,一年四季都富有诗意。“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一个人,要诗意地栖居,单靠环境好、心情好还不够,还应该会“寻找和择取生活中的美好快乐和诗意呢”!
适用话题
心态 诗意地栖居 快乐生活 走进大自然
创新示例
海德格尔说:“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美好。”可对我们而言,“安静地生活”是多么难得的时光!在而今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多希望找到慢的入口,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将自己的身心放松。现在很多青少年,总是戴着耳机学习,看书,在旁人看来,他们也许只是装装样子,以此逃避父母无休止的催促;但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放松、一种享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物干扰,让烦躁的心静下来,也许苦苦冥思而难知其真谛的数学题就迎刃而解了……许多琐碎的日常并不是快车道上的生活可以消化的,它需要“静”的生活不断地消化它,将它转化成动力,为自己蓄能。所以,“安静一下”其实也可以作为一种前进的方式。
青年的心中一定始终有一种幻想:想像古人一样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半溪明月,一枕清风,不理会世事,唯独享清欢。清闲地生活,在谈笑间品出韵味,在自然里了悟心境。其实,效法古人不一定需要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并在平静中实现对自己言行的自省。大提琴手欧阳娜娜当年从伯克利音乐学院休学时,被人问到这是不是被时代淘汰的表现,休学是不是不求上进的“躺平”;但欧阳娜娜始终坚守自己的选择,在她眼里,自己不过是慢了下来,在慢中沉淀自己,脱离了时代疾行的压力,反而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速度。果然,她在思索沉淀之后全面“开挂”,不只是音乐方面,在影视表演上也收获颇丰。这让我们发现了“松弛感”的作用,它让我们不再纠结,停止内耗,放下“玻璃心”,敢于直面所遇到的一切,无论是在融融暖阳下,还是在寒风冷雨中,都能感知这“江南之美”。
(《又到江南赶上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
追根溯源
语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律《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唯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诗词点拨
这两句诗意为芳林中的新叶不断催换着旧叶,流水里前波总是让位给后波。时光和流水日夜不息,事物发展变化没有止境。比喻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后人接替前人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启示我们既然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就要顺应、利用规律。这两句诗表明刘禹锡在认清自然规律后,体现出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适用话题
新陈代谢 时代变迁 学会豁达 长江后浪推前浪
创新示例
淬阳刚之气,要有栉风沐雨的责任担当。
责任担当之于阳刚之气,如日月之于星辰、高山之于流水,互取精粹,互成高境。欲炼阳刚之气,必要学会担当。君不见,《觉醒年代》中延年、乔年两兄弟,为国振臂,鲜血染红了长街,也点燃了烈烈革命之火。君不见,昆仑烽烟中屹立的戍边烈士,为家国太平舍身许国,寸土不让。他们是时代坐标轴上最闪亮的星星,是无数青年仰望的精神丰碑,刻在他们骨血中的阳刚浩然之气,也激励新时代的我们心怀责任与担当。
淬阳刚之气,要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实干精神。
培养阳刚之气,不仅需要责任与担当的浓墨重彩,需要意志与耐心的细笔勾勒,还需要把这股阳刚之气外化于行,落到实处,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携阳刚之剑,在实践中磨砺,把握时机,扬眉剑出鞘,披荆斩棘,开辟新道路!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们是新时代的后浪,是勇立潮头的雏鹰,要开启阳刚之风潮,让责任与理想内化于心,成为无畏向前的底气。把阳刚之气化为颗颗星子,闪耀在时代的夜空。“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站在云诡波谲、风云变幻的时代潮头的我们,应肩扛时代与民族的重托,以责任为舟,以担当为桨,驱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心存阳刚之气,书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