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的“垂钓”人生
2024-11-09清风
在天目湖游览时,我看到不远处的一座山上,有一古人肃立的雕像,问景区工作人员才知道,此山名太公山,雕像是姜太公姜子牙,想不到,这又是一座与姜太公有关的山。
待到第二天上午,我简单吃了点饭,就穿过一大片起伏不定而茂盛的草坪以及清清湖泊,在耀眼的阳光里,急急地赶到太公山脚下,买了门票,开始一览这座有历史、有传说的山。
太公山,原名钓鱼台,因姜子牙在此垂钓而得名,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内。
太公山正山门高十三米,前有双龙盘绕,拾级而上,共有103级台阶组成。走过巍峨壮观的山门,前面不远处就是碑亭,上刻姜太公的生平及修建太公圣景时的种种奇事。比如,在为太公铜像选址前,正下雨,测量方位时,雨停了。测量完毕,继续下雨。山上的龙兴寺上梁前,倾盆大雨,上梁时,焚香行礼,大雨突然停了,仪式结束,大雨滂沱。大自然的很多现象,有时真的难以解释。
龙兴寺位于太公山的最高处,临湖而建。最早建于唐朝,内供“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遗憾的是,历史上,曾多次遭遇战火,又多次复建。龙兴寺转运堂,内设观世音三十三种化身,每一种观音的化身都代表不同的寓意,平安钟在大殿广场上,闻钟吉祥,闻鼓去恶,古代就有“台山闻钟”之说。
姜太公雕像由青铜铸成,他左手握有无字天书,右手持打神鞭、杏黄旗,一缕长髯,目视前方,运筹帷幄,这是姜太公斩将封神的形象。
沿着石阶往下走,没有多远,便是钓鱼台遗址。当年,姜子牙奉师命下山斩将封神,完成了兴周伐纣的大业之后,云游四海,途径此地,发现这里苍翠葱茏,寂静清幽,而且鱼多肥美,便生归隐之心,于是在此终日垂钓。一块不足5平米的石矶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臀印,两足印和一鱼篓印。相传这些就是姜太公当时在此垂钓而留下的遗迹。
站在观景台,极目远眺波光闪闪的天目湖,DVlymxS13EbZX19yKOOUPK/lP3Y4HhfT2GT02hGwsj8=一波波湖水拍打岸边的涛声,让我又想起曾在陕西宝鸡姜太公钓鱼台看到的相似的场景,不由得又想起姜太公这个人来。
姜太公是一个有雄伟抱负,对事业和生活都有规划的人。他一会怡事,二会怡情。姜子牙曾在商朝时当过小官,但商朝末年,纣王暴虐,奢侈淫靡,他不愿同流合污,便逃离归隐。72岁时,在陕西宝鸡蟠溪河上,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而钓的奇妙方式钓鱼,并终于“钓”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在文王一再恳求之下,姜子牙被拜为司马,因为周文王曾对姜子牙说“您真是我的太公呀”,故后人尊称姜子牙为姜太公、太公望。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修文练武、励精图治,并策划推翻商纣的暴政,终于在公元前1066年,大败商军于牧野,为武王建立周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分封于齐(今山东),是齐国的始祖,谥号为齐太公。
但姜太公又是一个不贪恋权势的人。老年得志的他功成名就之后,又开始寻求自己的生活理想,千里迢迢跑到这里垂钓来了,这应该叫怡情吧。一个既热爱事业,为了找到明主,而居然等了十年的人,他是执着的,也是不迁就的。他以83岁的高龄出山,这种怡事、不委曲求全的风度,值得后人学习。而他也是讲究生活情趣的,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江南,避开功名利禄,抛却杂念,寻觅到这样一个幽静之处,独自垂钓,安享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惬意、逸神,他算得上是一个活得明白的人。
一个既会怡事,又会怡情的人,我想,他是一个大智慧者,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几千年来,大家还能把他记住,甚至把他神化。
(摘自《曦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