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熙

2024-11-09史景迁

推荐理由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8月11日—2021年12月26日),又名乔纳森·斯宾塞,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汉学家,以研究明清史见长。2017年8月,获得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史景迁的中文名字蕴涵了很深的意义:“史”是Spence的中文译音,“史景迁”就是“景”仰太“史”公司马“迁”之意。史景迁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窥天听 探历史

——《康熙》导读

在史景迁《康熙》一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那么,史景迁作为美国籍中国史研究专家,在他的《康熙》一书中是如何去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进而去揭示历史的真实的呢?

史景迁在《康熙》中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法,通过康熙皇帝自己的口吻和视角来叙述历史事件和内心感受。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能够直接接触到康熙的内心世界,更加直观地理解他的想法、情感和决策过程。在书中,康熙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他直接对读者讲述自己的经历、思考和感受,让读者能够更加亲近和了解这位皇帝。通过第一人称叙事法,史景迁成功地将康熙皇帝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可以感受到康熙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以及他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的纠结和挣扎。这些情感的真实展现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了康熙皇帝的内心世界和人性光辉。

史景迁从“游”“治”“思”“寿”“阿哥”“谕”六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全面揭示了康熙皇帝的内心世界。“游”章节揭示了康熙的游历生活和其个性中阳刚的一面。“治”章节深入展现了康熙的治国理念和策略,体现了他作为皇帝的责任和担当。“思”章节则是对康熙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揭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情感世界。“寿”章节通过康熙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展示了他的哲学思考和内心惆怅。“阿哥”章节通过描述皇子之间的争斗,揭示了康熙作为父亲和皇帝在家族和国家之间的纠结和无奈。“谕”章节则是对康熙临终前的遗言和人生总结的呈现,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康熙》一书是一部历史书籍,但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书,可以说它是史实和文学想象的结合。史景迁在撰写《康熙》时,既注重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又运用文学想象的手法来丰富和深化历史叙述。这本书的注释特别多,可谓字里行间皆有出处。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又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康熙皇帝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活动。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康熙皇帝的内心世界,还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同时,史景迁还运用了心理分析的手法,深入探讨了康熙皇帝在面临重大决策时的心理过程,以及他在处理家族关系和国家事务中的心理变化。史实与文学的结合使得《康熙》不仅是一部历史学著作,也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读者在阅读时既能够获得历史知识的熏陶,又能够享受到文学阅读的乐趣。

史景迁通过对康熙皇帝在政治、家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描述,展示了康熙内心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康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皇帝,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他的内心世界是多维度的、复杂的,这也是史景迁想要通过《康熙》一书传达给读者的。

精彩展示

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今春始患头晕,渐觉消瘦。至秋月塞外行围,蒙古地方,水土甚佳,精神日健,颜貌加丰。每日骑射,亦不觉疲倦。回京之后,因皇太后违和,心神忧瘁,头晕频发。有朕平日所欲言者,今特召尔等面谕。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者,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自古得天下之正者,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无取天下之心。尝兵及京城,诸大臣咸奏云:“当取。”太宗皇帝曰:“明与我国,素非和好,今取之甚易。但念中国之主,不忍取也。”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翦灭闯寇,入承大统。昔项羽起兵攻秦,后天下卒归于汉。其初汉高祖,一泗上亭长耳。元末陈友谅等并起,后天下卒归于明。其初明太祖,一皇觉寺僧耳。我朝承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以此见乱臣贼子,无非为真主驱除耳。

今朕年将七旬,在位五十余年者,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予凉德之所致也。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

自黄帝甲子至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称帝者三百有余。但秦火以前,三代之事,不可全信。始皇元年至今,一千九百六十余年,称帝而有年号者,二百一十有一。朕何人斯,自秦汉以下,在位久者,朕为之首。

古人以不矜不伐,知足知止者,为能保始终。览三代而后,帝王践祚久者,不能遗令闻于后世。寿命不长者,罔知四海之疾苦。朕已老矣,在位久矣。未卜后人之议论如何。而且以目前之事,不得不痛哭流涕,预先随笔自记,而犹恐天下不知吾之苦衷也。

自昔帝王,多以死为忌讳。每观其遗诏,殊非帝王语气,并非中心之所欲言。此皆昏瞀之际,觅文臣任意撰拟者。

朕则不然。今豫使尔等知朕之血诚耳。

写作借鉴

这段文字选自《康熙》第六章“谕”,所谓“谕”,就是康熙本人于康熙五十六年草拟的《临终谕旨》。这份《临终谕旨》可以说是一篇短得令人费解的小传,康熙在草拟这份谕旨准备向群臣宣达之时,过往回忆一一浮现。康熙身为满人,青少年时就开始学习汉文。他的文学素养不在于用词绮丽浮夸、好用典故,而在于语言的简洁流畅和情感的坦率抒发。我们从中却可以获得某种启示:文章首先要用来传情达意,文采斐然则是锦上添花。

在康熙皇帝的临终谕旨中写道:明与我国,素非和好,今取之甚易。但念中国之主,不忍取也。大清建立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他给自己找了很好的“证明”:我朝承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而这里的“先烈”就包含了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这同样给我们提供了写议论文的借鉴,议论文讲究“有理有据”,我们不仅要有观点,同时要用丰富而强大的事实作为我们的证据。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帝王的文思敏捷和清醒认知。

阅读探究

康熙的局限性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61年期间,清朝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曾发生过许多动荡变化,经由他拨乱反正、孜孜求治,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因此,康熙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他从来不神话自己,也不骄傲自满,在每次进行统一的斗争中获得胜利时,朝臣藩属总是奏请加上尊号,他都严词拒绝,并且坦率地讲出道理。然而,这样的“千古一帝”也终究没有带领中国在那时走向辉煌。

指点迷津

康熙本人是热爱自然科学的,他曾接触过许多懂得科学技术的西洋天主教传教士,并且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关于天文历算以及技术等知识。他在数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会使用仪器测量水势,还能计算闸口的流水量。在三藩战役中命南怀仁制造火器,因为“西洋炮轻便,便于运动”。如此等等,这都充分说明,他是知道科学技术的重要的。然而,他却没有建立起一支中国人自己能掌握科学知识并制造西洋先进器械的队伍。究其原因,首先是其思想守旧。信赖祖传弓马惯技,所以他能用侍卫练摔跤捉了鳌拜,建立“善扑营”,而不用西洋人的科学技术来建立铸炮厂。其次是民族猜忌的思想在作祟。康熙害怕广大汉人学会科学技术之后,唯恐难于控制,甚至于颠覆他的王朝。总而言之,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使中国落后于世界科学水平,使中国的百姓长时间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