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游如何有“看头”更有“赚头”?
2024-11-08
旅游的风,已经吹来了“乡村游热”。全国很多地方注重发挥旅游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积极挖掘本土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打造“乡村游”品牌。然而,一些问题和短板也随之暴露出来。一种乡村游的商业模式火了,马上就会被“复制粘贴”原样照搬到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地方盲目“砸钱”投资,没有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规划和设计,导致“千村一面”,令人感到乏味。热火朝天之下,成千上万的乡村要怎样接住这波流量,乡村旅游如何兼具“看头”和“赚头”,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挖掘乡村特色
不一样的“看头”更有“赚头”
要想抓住乡村旅游热的风口,就要在“看头”上狠下功夫。探索与发掘为先,“特色”要明显,自然风光和衣食住行都要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和文化,并相互协调融为一体。保护与开发并重,“土味”要保留,古建筑重在翻新而非重建,饮食、服饰重在改良而非改变。硬件与软件要齐备,“链条”要完善,文化宣传要能够打动人,景点要做到串点成线,衣食住行要做到“一站式”。这样才既有“看头”更有“赚头”。
(崇阳 王紫逸)
以差异化IP出圈
要防止“千村一面”,一方面要从乡村本身出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充分发挥乡村特色的文化体验功能,找准定位、突出优势,把乡土风貌、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培育独树一帜的产业特色,以差异化IP出圈。另一方面要探索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持续丰富旅游业态多样性和经营项目多元性,打造集观光旅游、科普研学、采摘体验等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不断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实现既“吸粉”又“吸金”的目标。 (宜昌夷陵 杨雪娇)
做好“土特产”文章
乡村旅游的落脚点是乡村,关键是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土”字上谋出路,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景点,在人文精神、乡村温度上下功夫。在“特”字上求不同,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从有形的传统村落、文物古迹中找到“聚焦点”,从无形的优秀农耕文化、特色民俗文化中找到“闪光点”,打造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在“产”字上下功夫,立足一方水土,把特色资源变为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打造几张拿得出叫得响的产业新“名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枝江 付帅)
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中“有看头” 乡野里“有赚头”
“乡村游”作为“体验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完美结合,绝不能“一哄而上、邯郸学步”。现代人旅游已由最初对新、特、奇、异等刺激的寻求,转为对文化的追寻和探求。地方传统的民风、民俗、历史风情是乡村旅游文化之根,是形成景区特色的核心基础。乡村旅游在对自然风光进行保留基础上,更要突出文化、民俗等软性内容,深入挖掘历史遗存、文化遗址、民俗节庆等,从中提炼文化成分,还原文化记忆,不断丰富乡村场景,让游客充分体会这种乡下独有的田园风光和浓浓的乡愁,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求。 (襄阳襄州 刘明波)
特色品牌赋能
乡村游给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千篇一律的规划设计,钢筋水泥的人造景观,看似火热朝天,实则后继乏力。乡村旅游应当立足农村特色、资源禀赋等优势,从观光农业、沉浸体验、特色美食等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创造创新,构建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体系,拓展旅游“后备箱”工程,不仅让游客高兴前来游玩,更要让游客乐意满载而归。壮大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可持续性,切实让乡村旅游为农民带来可感可及可得的实惠,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特色品牌。 (南漳 孙世远)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乡村游要既有“看头”又有“赚头”,关键在于深度挖掘乡村特色与文化,要打造独特的乡村景观和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这是“看头”所在。其次,要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配套设施,如改善交通条件、提升住宿品质、丰富餐饮选择等,确保游客能够享受到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同时,要将乡村旅游与农业、手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结合,开发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文创产品等旅游商品,增加旅游收入渠道,实现“赚头”目标。 (黄冈 余祝泉)
延伸服务链条
在“流量”变“留量”上下功夫
乡村旅游的理想状态应是村民共建共享共富。要持续在变“流量”为“留量”上下功夫,让村民更有赚头、更有奔头。要丰富“留”的体验场景,拓展农事体验、田园观光、营地旅游、观鸟观星等新业态,以供应链思维构建高品质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要提升“留”的服务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指导配套产业发展,开展服务技能培训,加强旅游执法监督,以用户思维提升旅游服务满意度。要营造“留”的好客民风,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让每位游客“留”得舒心、暖心。 (神农架 王飞)
吸引游客 更要留住游客
乡村旅游的关键在于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以及培养回头客。要深度挖掘本地传统文化,将当地产业与之融合以打造丰富业态,呈现出真实的乡村生产生活新风貌,凭借优美环境与生动文化吸引游客。要构建蕴含乡村文化的独特景点,注重提升村民素质,通过培训使村民在餐饮、住宿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从而留住游客。要持续对旅游产品进行优化,依据游客反馈不断改进,定期推出新的体验活动,让游客每次前来都能有新的收获,培养回头客,从而在激烈的乡村旅游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浠水 王柏松)
让“客流量”更有“含金量”
要想既有“看头”又有“赚头”,关键在于游客看得爽、留得住。“看得爽”就是不盲目跟风,立足资源禀赋,在乡村旅游中找准“细分赛道”,比如红色革命经典游、绿色产业振兴游、蓝色亲子休闲游等,通过多渠道、多平台精准“引流”,达到火爆“出圈”效果。“留得住”就是旅游体验要好,不仅要让游客体验到美食、美景和故事,更要对游玩、吃饭、住宿、购物、交通等进行全流程的优化提升,及时回应游客的诉求,让游客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客流量”自然会变成“含金量”。
(宜城 邓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