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挣扎的英特尔

2024-11-08阿瑞

东方企业家 2024年11期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在公司总部接受采访 图/视觉中国

英特尔的命运齿轮,这几天转得飞快。继传闻高通有意收购之后,又有消息说,安谋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RM)也和英特尔进行了接触,询问对方出售业务的可能性。

一时间,英特尔这个昔日全球芯片霸主,竟到了要卖身求生的地步。

高通的收购还没有下文,如果这笔交易真的发生,不亚于科技界的重磅炸弹。而ARM的试探,据称被英特尔回绝了——对手们虎视眈眈,英特尔可能还想挣扎一下。

利空消息缠身

对英特尔现任CEO帕特·基辛格而言,过去一段时间异常艰难。糟糕的二季报、狂跌的股价、1.5万人的大裁员,他面对的是公司成立50多年来的最大危机。

与搭上AI顺风车的英伟达等不同,英特尔股价2024年以来跌幅超过了50%,股价狂跌背后是净利润亏损、大裁员等负面缠身。

8月英特尔公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不但由盈转亏,营收和利润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同时提供的第三季度业绩指引也低于市场期望。

英特尔二季报显示,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总收入为128.33亿美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9.49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净亏损为16.54亿美元,而2023年同期是净盈利14.73亿美元。

英特尔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在125到135亿美元之间,低于市场143.8亿美元的平均预期,另外毛利率为35.4%,每股摊薄亏损为0.24美元,同样低于市场的预期。

综合市场观点看,业绩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代加工领域投资负担加重;中央处理器(CPU)市场占有率下降;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领域起步较晚。

美国英特尔总部 图/视觉中国

业绩由盈转亏的同时,英特尔也开启了大裁员。基辛格在最新的致全体员工信中提到通过自愿提早退休与离职方案,年底前裁减1.5万名员工的这个目标,完成度已经超过一半,公司将持续推进计划。

错过新爆点的老霸主

从2000年至今,英特尔一连更换过几任CEO,很不幸,基辛格可能会成为尴尬买单的那个。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自从这两年英伟达一飞冲天之后,代表传统科技势力的英特尔,就不时成为人们惋惜,甚至是嘲讽的对象。

2022年11月,OpenAI发布ChatGPT,点燃了这一轮AI狂潮。由于算力需求激增,英伟达擅长的GPU(图形处理器)火热到脱销,目前其市值已超过3万亿美元,黄仁勋也成了新时代的偶像。相比之下,英特尔却被这一棒打蒙了。

英特尔长期占据领先位置的,是PC端芯片市场,主打的是CPU(中央处理器)。AI算力时代,GPU有多火,CPU就有多落寞。PC市场的想象力早已见顶,英特尔却迟迟无法找到新爆点,市场地位便肉眼可见地掉落。当英伟达被极度热捧时,英特尔的市值却掉到1000亿美元,只有对方的3%左右。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 图/视觉中国
超威半导体董事长苏姿丰 图/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英特尔的传统强项领域——CPU的市场份额也逐渐下降。据第三方机构“对比法”技术市场研究公司统计,2022年在应用于服务器的CPU方面,英特尔市场占有率为71%,较前一年下降10个百分点。

从英特尔手中抢走市场份额的,是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AMD)。AMD没有自己的工厂,通过委托台积电进行生产,利用的是最先进制造技术。台积电和英特尔的技术差距导致英特尔市场占有率下降。

一系列的决策失误

时代可能要抛弃一家公司的时候,很残酷。时间拉回到2013年。那一年,英特尔时任CEO保罗·欧德宁去职,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英特尔原本曾有和苹果合作的机会,为第一代iPhone供应芯片。但被他本人否决了。由于对市场误判,以及认为在财务上不划算,英特尔就这样与苹果失之交臂。错过iPhone,使得英特尔在后来的移动手机市场掉队,再没能复制以前的辉煌。苹果把芯片订单给到了ARM,帮助后者在该领域一度起飞。

也是在2013年,商界的因缘际会中,上演了令人感慨的一幕。当时走到穷途的诺基亚,把手机业务以出奇的低价,出售给了微软。其末任CEO史蒂芬·埃洛普,同样是在内外交困中上任,肩负着拯救诺基亚的重任。不过干了三年,大势并没能扭转。诺基亚高管们只能伤感地说,他们没做错什么,但最终却输了。

错过iPhone成了英特尔的转折之路,尽管起初并不明显。2014年英特尔还率先在业内推出14纳米制程芯片,一切看起来并不糟糕。在半导体业界,英特尔一直算是个另类,从芯片设计到制造环节,它都要亲力亲为。而其他大厂,要么主攻设计,要么主做代工,英特尔几乎是在全链条与人火拼。

英特尔前CEO保罗·欧德宁 图/视觉中国
英特尔前CEO鲍勃·斯旺 图/视觉中国

很长一个时期内,英特尔把这种模式演绎到极致。业内对此有个形象的说法,叫“tick-tock”——类似钟摆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英特尔以两年为单位,一年侧重设计端,一年侧重制造工艺端,来推进每个产品制程。但在推出14纳米后,英特尔的魔法逐渐失灵了,一直到2019年才生产10纳米产品。这个迭代周期,从两年拉长到了五年。

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被芯片制造大厂台积电超越。

在欧德宁离任之后,基辛格在继任者争夺战中败北,失意之下离开了公司。随后的英特尔经历了管理层动荡,2018年由鲍勃·斯旺接任CEO一职。鲍勃·斯旺并不是技术背景出身,他在任的三年间,英特尔的工艺研发越发受到挑战。巧合的是,他也拥有过和欧德宁一样的“历史性机会”——2018年前后,英特尔有机会收购OpenAI 公司15%的股份,价格是10亿美元。然而被鲍勃·斯旺否决了。那时的生成式AI还在概念阶段,英特尔不太愿意为此下赌注,于是又一次遗憾错过。

到了2019年,英特尔把表现不佳的手机芯片业务,出售给了苹果,意味其正式退出了智能手机业务。

此时的英特尔,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先是2020年,苹果用自家研制的芯片取代了合作十几年的英特尔芯片,受到苹果的示范效应,PC市场由X86架构(由英特尔长期主导)向ARM架构转移。2021年,高通又杀入PC芯片市场,准备在擅长的手机芯片之外,寻求新的业务增量。

英特尔可以说是腹背受敌,既在芯片制造工艺上落后台积电和三星等对手,又没有抓住新的技术浪潮机会,而这些都正是目前基辛格所面临的困境。

欲押注代工翻身

在2021年回归并担任CEO之后,拯救这艘大船就成了基辛格的首要任务。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值得期待的,可能是代工业务。

过去英特尔自己设计芯片,再由自己生产,很少为其他芯片设计公司代工生产芯片。而如今的全球芯片代工龙头,正是台积电。基辛格几乎将代工业务看作他改革计划的成败关键,他一直在推动设计和制造业务分离。但它从对手手中抢订单的能力,现在看并不乐观。

按照基辛格刚上任时的预想,英特尔希望在2025年重回业界领先地位。为此,其制定了四年内完成7纳米、4纳米、3纳米、20A(相当于2纳米)、18A(相当于1.8纳米)五个节点的技术路线图。他认为,只有严格按照承诺实现这些目标,市场才会重新相信英特尔。

然而代工业务恰恰是英特尔当前亏损最大的一个生意。2023年3月,英特尔正式宣布分拆旗下负责芯片生产的晶圆代工业务,成立独立的部门Intel Foudary。按照英特尔先前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一份文件介绍,Intel Foudary2023年亏损高达70亿美元,公司预计该业务“到2030年底前实现经营收支平衡”。

在上述最新的全员信中,英特尔回应了代工业务独立后的下一步去向,间接否认了计划出售的说法。英特尔称,独立后的Intel Foundry将设立为独立的子公司,成为英特尔内部独立运营的实体。这是今年初设立独立损益表和财务报告模型的进一步进展。

基辛格认为,将该业务独立后,其能够评估独立的资金来源,引入外部融资。按照设计,独立后的晶圆代工业务不仅可以服务于自家产品需要,还将效仿台积电、三星等专业代工厂面向外部客户服务。

最终能否成功

不过市场对于英特尔靠代工翻身还是存在质疑。花旗银行的分析师克里斯多夫·丹尼利曾讽刺称,“我身高五英尺六英寸,年过五十,即使全世界的政客都希望我能参加 NBA,这也几乎不可能实现。”

英特尔的失落故事,是继诺基亚和IBM之后,科技界又一个类似的典型案例。区别在于,目前它还没到终局。就像老迈的微软,当年它和英特尔共同创造了PC时代的商界神话,号称大名鼎鼎的“Wintel”联盟。

后来微软也曾一度低迷,被看成过气公司,不过在搭上这一轮AI快车后,它又让外界产生了新的想象。英特尔,应该也希望能像老搭档一样重现荣光。

客观来说,过去十多年,英特尔在战略和战术上都犯了不少错误。不过,像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这些战术上的缺点,远不及战略错误那般致命。可英特尔的CEO们,偏偏几次在这上面栽了大跟头。现在压力给到了基辛格,他是会成为一位中兴CEO,还是另一个史蒂芬·埃洛普,就看英特尔的造化了。

退一万步说,即使英特尔最终接受收购,也会因反垄断法的存在而面临较高门槛。

英伟达曾于2020年宣布收购安谋,但由于未能打消监管机构的顾虑而放弃收购计划。如果英特尔重组而出现巨型半导体企业,得到国家监管部门理解的可能性较小。

虽然英特尔发展前景尚不明朗,但从其财务状况来看,并没有出现不立即采取根本性措施经营上会难以为继的情况。英特尔自有资本比率仍超过50%。英特尔在美国进行生产可以获得政府巨额补贴,当前还存在依靠自身力量东山再起的设想。

本文授权转载自《商业人物》,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