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切勿” 提升党课实效
2024-11-08劳玉婷
近日,有读者在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留言,想知道如何提升党课实效。为此,我们选编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劳玉婷撰写的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党课是党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党员理论素养、加强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要讲好党课,关键在于“务实”,切勿“课浮于表”“教者独舞”“课毕即忘”。
切勿“课浮于表”
让党课教育“入脑入魂”
党课教育作为锤炼党性、强化理论武装的重要bd1766f33f1263d4f5b10b8de37b54ff89c7505085474a554be2603dcecfe2ad载体,不能走走过场,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讲授者应秉持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深化党课教育视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主动研习、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用心备课、精心授课。要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融入课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诠释党课内容,让情感自然流露。讲授者要预先调研、精准对接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学习需求与工作实际,深入挖掘鲜活案例、生动素材,科学设计课程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避免“一刀切”、照本宣科,确保党课既“接地气”又有深度,真正触动心灵、启迪思想。
切勿“教者独舞”
让党课教育“入耳入心”
授课是形式,共鸣是核心。党课不是讲授者单向灌输的“独角戏”,而是讲授者和听课者产生情感共鸣、思想碰撞的“平台”。面对传统课堂单向灌输困境,讲授者必须“破冰”,构建一种“共鸣共生”的学习生态。“破冰”的关键在于讲授者要洞悉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理世界,精准把握其思想的微妙变化,精准把握其职业发展中的困惑与期待,以个性化、定制化的教学内容,为其成长提供肥沃土壤。为此,讲授者应增强党课的“沉浸式”体验,融合案例分析、热点讨论、互动问答等多元教学手段,让听课者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同时,讲授者要有人文关怀,鼓励听课者敞开心扉并分享心路历程,让党课成为情感交流的港湾。
切勿“课毕即忘”
让党课教育“入行入效”
党课教育的精髓在于激励党员干部以行动为尺,衡量所学之深广。一堂好的党课,要直达实践的深处,不断推动党课教育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将党课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通过上党课,党员干部不仅要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全面系统地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而且要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用结合,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而锤炼过硬本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勇于担当作为,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