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理论宣讲要“有声”更“有效”

2024-11-08楠杰草

党课参考 2024年21期

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是凝聚民心民意、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方式,是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新时代,要着力推进基层理论宣讲方式推陈出新,避免把宣讲变为“宣读”,要采用“浅显化”“本土化”“趣味化”的宣讲方式,让基层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聚民心。

基层理论宣讲要“浅显化”

让群众听得懂

宣讲者如果只是机械地宣读党的创新理论,那么就难以让群众产生共鸣,只会让群众“一头雾水”。因此,宣讲者要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田间地头等场所,通过“围炉烤火话家常”“小院讲堂”等方式,与群众一起拉家常、讲政策,把我们党来之不易、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展示给群众,把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开拓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群众。同时,宣讲者要以“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推动基层理论宣讲成为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和凝聚民心民力的有效渠道,从而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引发与群众的思想共鸣,实现理论宣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基层理论宣讲要“本土化”

让群众坐得住

在进行基层理论宣讲时,宣讲者要针对各地群众不同的文化水平、生产生活方式,选择适宜的宣讲主题,制定贴近实际的宣讲内容,推动基层理论宣讲“落地生根”。宣讲者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医疗保障、教育养老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不同受众群体量bc0f19213036bd85152d0eb52a1d2982身定制宣讲内容,通过讲致富故事、晒幸福生活等方式鼓励群众赶超争先创造幸福生活。同时,各地要善于统筹整合优质资源,吸纳基层干部、致富能手、草根名嘴、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发挥“老支书”“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的带动引领作用,建强“本土化”基层理论宣讲队伍。

基层理论宣讲要“趣味化”

让群众记得牢

基层理论宣讲的成效在于群众“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照本宣科式的宣讲带来的只能是“过眼云烟”,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宣讲者要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灵活选择宣讲方式,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提高理论宣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动起来”“鲜起来”,使理论宣讲艺术化、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群众的学习兴趣。同时,宣讲者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制作海报、视频、H5等融媒体产品,让党的创新理论“进群入圈”,不断扩大理论宣传的覆盖面。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