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后全球化与再(去)地域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4-11-06
10月19日,“当代艺术的后全球化与再(去)地域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此次研讨会由陕西省教育厅指导,西安美术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春辰和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首任朱迪思·尼尔森当代艺术讲席教授保罗·葛思蒂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屈健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端廷,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彭德,北京大学图像学实验室首席专家、西安美术学院汉画研究所所长朱青生,美国纽黑文大学教授大卫·布鲁贝克,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吕澎,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包宏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悦笛,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讲师杨西,韩国策展人李章旭,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康书雅,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西瑞·艾莉莎·弗洛伊德等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会并进行主题发言。
朱尽晖表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讨论当代艺术的全球化、在地与再(去)区域化等相关议题,将当代艺术的话题聚焦在中国、聚焦在西安美术学院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艺术的发展潮流中应对未来的挑战以及艺术新样态、新形式与新方法,我们应当重视思考传统性与当代性张力间所带来的启示。当代艺术应该从文化中去汲取力量并在创作中无限放大我们的创作思维和空间视野,艺术作品应当更好地表达情感与对当下的关注,同时向一切艺术致敬并保留我们的根本坚持守正创新。期望此次国际研讨会在全球化的共同审美理想下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转折点,促使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乃至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对话。
屈健指出,在全球化加快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原创性;另一方面,又如何在“后全球化”的趋势下,探索再地域化的新路径,实现艺术的本土化发展。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够激荡出更多元、更前沿的学术观点与研究成果,成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契机,引领我们共同迈向更加广阔的“艺术世界”。
王春辰表示,在具有75年历史积淀的西安美术学院讨论当前紧迫的全球化变革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次研讨会旨在面对全球化的共同问题,通过新思考、新思维、新回应来面对今天的世界与当代艺术创作。
保罗·葛思蒂表示,此次国际研讨会作为西安美术学院75周年校庆的一部分能够推动并发展全球当代艺术,期待未来在西安展开更多与当代艺术相关的合作。
彭德以《艺术的全球化和地域化》为题,指出本次研讨会主题所围绕的全球化、地域化、后全球化、再地域化和去地域化这五个关键词需要不断定义,他认为,“地域化”艺术和“全球化”艺术表征出不同的特征。当前全球化至少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以欧美艺术及其趋向为主体,多元形态有所缺失而且全球化并不周延;二是一味强调艺术个性,失之偏颇;三是地域化没能成为全球化的补充。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既不是“全球化”,也不是“地域化”,而是位于两者之间的折中状态。
朱青生以《中国当代艺术年度报告》为题,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艺术所处的位置、当前中国艺术所面临的整体性问题以及个人从事《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纂与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的工作展开讨论。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的面貌与讨论,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媒介变迁与问题对于艺术类型与艺术批评具有一定的影响,档案与生态所揭示的理论前沿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这些新的讨论都使得中国当代艺术显现出新的发展方向与生命力。
大卫·布鲁贝克以《当代美学:徐冰与隋建国的历史、尘埃与品味意象》为题,主要围绕“当代”和“再地域化”与今天艺术品的创作和解读的关联问题通过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他重点分析了中国古代宗炳的美学原则“澄怀味象”,提出这一原则完善了阿甘本关于“当代”的定义,通过宗炳“品味意象”的审美语言描述当代人如何回到时间之外的本源从而进入历史现实。
李章旭以《21世纪未来型媒介空间》为题,展开一系列对未来将发生的“展览”样貌的思考,试图想象一个能够容纳具有未来倾向展览的空间形态。他表示,当前是多样性、全球性、融合性的时代。而共享经济、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平台、多元智力等新造词正在逐渐实现人类社会要素的网络化。艺术界无法脱离革新的社会变化,“过去的美术馆需要进化为未来型美术馆”成为一种必然。
邵亦杨以《全球主义和当代性》为题,通过乔治·阿甘本的“当代性”相关理论阐明关于“全球化”与当代艺术的基本问题,论证当代性如何超越现代性,打破欧洲中心论及其时空逻辑,并探讨在全球化时代增进与世界对话的意义。她通过分析赵无极、赛·托姆布雷、蔡国强、徐冰、耿雪等人的创作解读全球化的当代性,并提出当代性不只是关于当下的状态而且是关于当代的体验,面对人类生存的复杂性,当代艺术需要以反省的姿态面对黑暗、寻求光明。
吕澎以《面对昨天和今天的全球化——如何看待今天中国新艺术的语境》为题,通过回顾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来剖析如何看待过去已有的全球化问题以及面临迭代之后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可能性。他认为,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艺术家们尽量在表达个人观点和符合官方标准之间、全球化时代的多元价值观与官方艺术标准之间寻求平衡。当前中国艺术应当朝着为人类共同未来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包宏伟以《新一代:散居海外的当代中国艺术》为题,指出华人华侨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了身份反映的艺术在当代的重要性,也证明了将华人华侨艺术作为研究当代中国艺术中的生产力是极具价值的。他提出,我们是否正在目睹新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和艺术家的出现和发展?老一代和年轻一代之间是否存在代际差异?这些差异是如何体现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实践中,并在艺术生产、策展和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如何建构创新的视角和批评语言来探索、应对和分析新一代海外华人艺术作品和艺术家?
王端廷以《全球化、去全球化与中国当代艺术》为题,从中国艺术市场的兴起、国际艺术界和学术界对中国艺术的认可和中国艺术家的观念更新三个方面梳理了全球化时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他认为,艺术价值观的蜕变导致了艺术主体的变换和艺术本体的更新,中国当代艺术面临“去全球化”这一危机时,应当正确面对“后全球化”的局面而非主动或被动地退出全球化的赛道。
刘悦笛以《走向“觉知”的当代中国艺术——后全球化时代的艺术新生点》为题,探讨了当代艺术与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问题。他认为,中国艺术应当走出西方的观念主义,走向以“觉知”为核心的强调身体体验为先的观念艺术之路。“美学”需回归中国人的“感—知—觉”的过程,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发展路径应当植根于中国本土脉络,“觉知”或将成为当代中国艺术面临方向困境时新的生长点。
康书雅以《以“感知地理”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地域性》为题,提出面对“去地域化”和“再地域化”问题,应以“感知地理”的方法作为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路径。她以自身在进行古代文学研究时面临的问题即研究“文学地理”时的中西方差异,提出中国学者研究文学地理的对象是自然地理,将本体论根植于天人地合一的观念,而国外学者是将本体论根植于天的世界之外更加抽象的领域。因此,国外学者与观众很大程度上无法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特有的地域性。
西瑞·艾莉莎·弗洛伊德以《艺术家聚合的必要性》为题,指出面对全球化与再(去)地域化的挑战艺术家合作是未来艺术发展的必要创作方式。聚合是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全世界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应当更加主动积极地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共同创造全新的未来艺术形态。
杨西以《“全球在地化”策展话语的扩张与逆转策略——从三种“在地性”策展实践展开》为题回应当前全球化和地域化的问题。他表示,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策展活动更多地倾向于“话语”的生成,为了应对这种“话语”的转变,策展人需要重回“实验空间”为全球化提供独特的“口音”并找回那些失语的实践部分,从而弥补话语化策展所带来的不足。
王春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正在面临全球化与再(去)地域化的问题,全球化一方面带来了信息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息的死角和遮蔽。未来的当代艺术或者艺术作为当代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体创作,而是一个生态性问题。正值75周年校庆的西安美术学院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未来会以更加开放的视野与全世界的学者、艺术家进行交流,合力重构并发展中国当代艺术。
(西安美术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