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 激发出版业数据要素新动能

2024-11-06张新新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4期

专题主持人

张新新,男,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数字出版、人工智能、文化管理与服务。

主持人语

2023年12月发布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要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并提出开展包括12个行业和领域的“数据要素×”行动计划。2024年1月,《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开启了数据资产核算、入表的新征程,对指导企业核算数据资源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出版大数据与出版数据资产入表、出版垂直大模型与出版语料库建设等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新产品、新业态,进一步激活了出版数据要素,使出版数据要素走向潜能释放、价值激发的新阶段、新征程。

在此背景下,“全媒体传播体系下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ExMwtKQcz/cKrs0jTFG8EQ3owC8yuYQqDDJ7w5rI3G8=:23&ZD21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围绕“数据出版”这一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以出版数据要素为核心议题开展系列研究。出版数据要素概念是起点,出版数据分类和分级是出版原始数据资源化的关键步骤,出版数据产品化是资源化和资产化承上启下的环节,出版数据资产入表标志着出版数据完成了从自然资源到经济资产的属性跨越,实现资源化、产品化和资产化的三级跃升。在资源化、产品化、资产化的基础上,出版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水平将引发出版经济总产出变化的连锁反应,即出版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包括裂变效应、聚合效应、生成效应及渗透效应。推动原始数据向数据资产演化的关键主体是数据出版编辑,其所从事的出版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活动,推动着出版数据要素建设、分类分级,以及产品化、资产化的实现,直至最终发挥出版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出版数据要素价值。出版数据要素研究整体结构见图1。

本专题遵循“基础理论—关键理论—调节路径”的研究思路,共推出7篇文章,分别聚焦出版数据要素本体概念、出版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数据出版编辑、出版数据分类与分级、出版数据产品化和出版数据资产入表。其中,出版数据要素本体,旨在解决数据出版的基础理论问题;出版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属于关键理论问题;数据出版编辑属于主体调节路径;出版数据分类分级、出版数据产品化、出版数据资产入表则提供了基本但极为重要的产业链调节路径。囿于篇幅、时间等因素,本专题未在“出版业数据治理路径”“出版数据资源无形资产”“出版数据资产评估技术”“出版数据资产确权标识技术”“出版数据资产披露内容”“出版数据资源持有权、加工使用权及运营权”等方面进一步展开深入探究,殷切期盼学界、业界共同探索“数据出版”这一出版产业新现象,产出更多相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