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益提高策略探究
2024-11-06张世全
摘要: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都有着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新时期,国有企业需要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保证国有企业能够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始终维持自身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应主动做好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调整。结合当前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来看,国有企业可以从财务管理意识、体系、信息化建设、方法、人才储备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五个角度来思考,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保证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来自各项工作中的财务风险。文章就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益提高策略进行探究,推动国有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状况的优化,并为其他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财务规划;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5;F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33-014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33.036
1引言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企业。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的发展环境也出现了明显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国有企业需要做好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整,通过财务管理效益的提升,实现对国有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保障。
2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认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对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获取到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任何性质、类型的企业都对财务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重视程度。随着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属性的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也需要做好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确保在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实际落实过程中做到对规范性、合理性的保障。通过财务管理力度的提升,国有企业的内部资金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促进“降本增效”策略在国有企业内部有效落实,从而让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好的保障[1]。
此外,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水平,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加强财务管理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在社会层面上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也能让国有企业在行业、社会的影响力得到提升,从而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站稳脚跟,为国有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更加稳固的经济基础。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虽然仍在大力推进,但部分国有企业暂时还未能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国有企业能尽快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为国有企业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从而让国有企业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始终做好对自身经营、发展状态的维护。
3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财务管理意识不到位
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于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创造,在财务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成本相对有限,并未意识到财务管理对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价值,进而对整个国有企业的工作氛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但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在一些企业中,财务工作被视为单纯的记账和报税,而忽视了财务数据对企业决策的支持作用。这种认知不足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粗放和敷衍,难以满足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需求。此外,国有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因素,而财务管理是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然而,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常常忽视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导致在经济波动或市场变化时企业损失惨重[2]。基于此,国有企业内部产生了财务管理意识不到位的问题,不利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推进。
3.2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财务管理体系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来看,其缺少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导致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因此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很难保证工作的实际执行效果,容易出现工作流于形式的情况。具体而言,首先,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划分并不明确,一旦产生问题,极有可能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其次,国有企业在财务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面存在问题。虽然大部分国有企业采用了现代化的财务信息系统,但依然存在数据录入不准确、数据分析不及时的情况。这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准确了解其财务状况,从而难以制定合理的财务策略和决策。此外,一些国有企业的财务数据可能存在舞弊或错误报告的情况,这会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严重威胁。最后,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还表现在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财务管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而一些国有企业仍然依赖传统的手工或半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这导致了效率低下和数据分析的不便。
3.3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较快,国有企业也及时做好了内部信息化建设,但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加上未能得到及时的更新优化,国有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呈现逐渐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就国有企业现有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来看,更多的是以部门为单位来进行运作的,各个部门信息化系统之间的联系相对薄弱,不利于国有企业各个方面数据信息的流转。同时,现代财务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以便制定决策、风险评估和财务规划。然而,许多国有企业由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所以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先进的数据管理工具和技术,难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从而影响了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4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国有企业在长期以来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与其他性质、类型的企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导致国有企业应对外部竞争的能力相对较弱,管理层和内部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并不高。具体而言,一是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工具,但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不完善、松散的情况,这意味着企业在财务决策、资源配置、经营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和控制不够严格,容易发生财务风险的潜在问题。二是国有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中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信息的不透明使国有企业管理层难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情况,从而难以有效地制定风险防范策略,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中尤为突出,因为国有企业通常面临政府干预、政策调整等因素,信息披露不足可能导致管理决策的失误[3]。
3.5财务管理方法有待优化
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过程中,仍存在过度依赖相关工作人员的情况,对信息化手段的利用缺乏灵活性,尤其是在对部分重要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内部财务、业务相关数据信息的传递上,这一问题极为显著,进一步影响了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手段实际价值的发挥,也不利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存在着信息不透明的问题。许多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缺乏透明性,难以让股东和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还损害了企业的声誉。此外,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3.6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国有企业要实现财务管理效益的提升,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首先,虽然进入到国有企业中的财务人员均经过多次筛选,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工作模式的固化和工作压力较大,财务管理人员很少有空闲时间用于能力提升,进而在国有企业内部出现了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其次,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亟须加强。在一些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可能面临诱惑,违反职业道德,从而导致企业财务出现违规行为,且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认识不足,容易忽视潜在的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危害。最后,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这些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
在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与各级领导、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协调企业的财务工作,需要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共同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4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益提高策略
4.1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意识的强化,需要从管理层入手,通过对管理层表率作用的充分发挥,让国有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改变对待财务管理工作的态度。具体而言,管理层可以在工作、生活中主动做好对财务管理相关内容的学习、理解,或者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借此让内部工作人员意识到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实现强化财务管理意识的目标。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对管理理念的革新,树立起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借助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居安思危的方式,调整较为传统的管理理念,从而做好对财务管理价值的把握,明确在国有企业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有效落实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管理层思想层面上引起重视,并辐射到整个国有企业中。
4.2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效益的提高需要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作为支撑,而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则需要从财务管理制度入手。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的变化,做好对内部管理架构的优化调整,建立由董事会、监事会、股东所组成的制衡机制,保证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过程中,有明确、有力的机制作为支撑,维护相关工作的规范性。
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下,应构建起责任人制度,做好对相关工作人员职责的明确,保证权责统一,以此为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推进做好保障。如果出现意外状况,也能根据职责划分来对具体的工作人员、负责人进行追责,借此避免在国有企业内部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随着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内容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为始终保证财务管理制度对相关工作的指导作用,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对财务管理所有工作内容的全面覆盖[4]。另外,在财务管理制度中还需要将不相容的职务分离,在提升工作专业度的同时也能规避部分错误和舞弊行为。
4.3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从技术、软硬件设备、系统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在技术方面,国有企业需要做好对先进信息化技术的了解,分析就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求而言,应如何选用信息化技术,尽量保证技术与工作需求的高度契合;在软硬件设备、系统两个方面上,都需要考虑到成本投入,因此应当提前做好市场调查,明确设备、系统更新迭代需要花费的成本。国有企业可以选择与专业互联网公司来进行合作,而自身则通过对合作方案的严格审核,避免合作公司出现虚假报价的情况,借助合作公司的专业水平对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在国有企业内部构建起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确保各项数据信息均能在系统内部实现高效流转,从而做好对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保障。
4.4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随着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内容、因素会不断扩大,因此国有企业可能遭遇的财务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面对当前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任何财务风险都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因此必须做好对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健全,加强国有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从而实现对国有企业稳定经营、发展状态的维护。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健全,可以借助全体工作人员的力量来实现。例如,针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可以做好内部组织,利用团体智慧来做好对这部分事项的审核工作,从而实现对审核工作严格性、科学性的保障。为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能力,国有企业可以针对其特点、特征收集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出现过的财务风险,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起风险预警评估体系,确保在出现财务风险的第一时间便能做好应对措施的准备,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5]。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对财务风险的管控力度,国有企业还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活动的监督、审计,保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操作、行为的规范性,降低出现意外状况的概率,稳步提升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并做好对财务管理相关决策科学性、合理性的保障。
4.5优化财务管理方法
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方法的优化在于做好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利用。基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国有企业需要保证自身具备使用这部分先进技术、设备、系统的能力,因此需要做好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操作能力的提升,重新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真正融入实际的经营管理工作中。
首先,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围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所使用的技术、系统、软硬件设备来进行针对性培训,保证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完成对这部分信息化建设的合理利用,并且具备应对一些细节问题的能力。另外,在信息化建设的使用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数据分析、财务报表制作等方面的工作需求提升能力,实现人力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结合。
其次,梳理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国有企业可以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来做好对当前财务管理工作实际落实过程中具体工作流程的梳理,分析各个工作环节的价值和必要性,优化非必要环节,从而实现对工作效率的保障,减少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投入的资源,加强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管控能力。
最后,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融入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财务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建设提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全面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对各项关键工作环节的把握。由于国有企业所在行业领域不同,其关键工作环节也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从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来进行考虑,实现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合理利用。
4.6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国有企业需要通过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方式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益的提升,在国有企业内部设立一支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实要求。为达成这一目标,国有企业可以从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激励考核三个角度来开展工作。
首先,在人才培养上。国有企业需要明确,一支专业化的财务管理团队不仅能做好对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实际成效的保障,还能让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国有企业应做好对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考虑与高校教师、专业机构合作,定期组织培训工作,让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在培训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主要围绕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先进理论来展开[6]。
其次,在人才引进上。国有企业可以考虑拓展人才引进的渠道,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了解到国有企业对高水平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此外,为做好对人ec1hnUWsDe8wPaRnaHQAwg==才专业水平的保障,国有企业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必须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招聘要求进行提升,保证国有企业引进的人才均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
最后,在激励考核上。专业人才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获取经济报酬才参与到工作中的,国有企业内部专业人才也是如此,因此需要在企业内部做好激励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让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奖励,从而充分激发出专业人才的工作热情。同时,激励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也能够让专业人才看清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引导专业人才主动做好能力提升,确保国有企业始终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能力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各大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基于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必须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作氛围,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才能稳步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2(36):64-67.
[2]张娟.企业财务管理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路径[J].商场现代化,2022(23):147-149.
[3]吴伟.紧贴实际对接需求业财融合实现工会财务管理效益最大化[J].中国工会财会,2021(12):46-47,49.
[4]李海燕.试论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益的提升[J].当代会计,2021(21):55-57.
[5]林雪梅.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益的提升路径探寻——以中山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6):23-24.
[6]刘兰.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益提高策略分析[J].财会学习,2020(10):45,47.
[7]吴媛媛.企业财务管理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路径[J].中国市场,2024(4):143-146.
[作者简介]张世全(1987—),男,汉族,甘肃定西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