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路径探讨
2024-11-06田玉英
摘要:为了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承担首府职能、发挥首府作用,呼和浩特实施了“强首府”工程——将呼和浩特打造成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既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有助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首府,呼和浩特要打造成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面临以下困难:科技创新主体较少、综合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等。呼和浩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克服自身短板: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激活企业创新潜能,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全面提升政府服务产业创新水平;加快推进高端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形成推动创新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呼和浩特;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33-002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33.007
1呼和浩特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以创新激发活力,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部署并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地区、武汉、西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将这些地区打造成我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创新高地,并持续面向全国开展系统性布局。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同层面的科技创新中心便于在空间上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上一层级科技创新中心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也为新形势下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也愈加清晰。为了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承担首府职能、发挥首府作用,呼和浩特实施了“强首府”工程,结合其政治、经济、文化、区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争创“三个城市”、打造“五个区域中心”、推动融入“四大经济圈”、建设六大产业集群等。所谓五个区域发展中心是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区域现代消费中心、区域休闲度假中心、区域教育医疗中心,而五大中心中,又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打造成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呼和浩特才能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培育省域及周边地区创新增长极核,奠定其“强首府”的地位,成为区域对接国家和全球创新网络的核心枢纽。因而文章主要从理论上探讨呼和浩特市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可能路径。
2呼和浩特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意义
2.1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
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中国2020—2030年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实现世界科技强国这一宏伟目标。因此中央政府文件和领导人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便促进资本、知识、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全域流动和局域聚集,使之成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汇聚之地,进而形成覆盖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格局。呼和浩特既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又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城市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三重身份的叠加,使之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为顺应国家发展需要,呼和浩特将大力支持企业研发投入,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加快提升自身科技创新实力,辐射带动全区发展,助力打造世界科技强国。
2.2有助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2022年内蒙古全区经济外向度不到6.6%,低于当年全国甚至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内蒙古地区参与国际循环潜力有待提升。将呼和浩特打造成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全力当好“科技兴蒙”行动领头雁,为内蒙古参与国内大循环提供科技引领和关键支撑;另一方面,可与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互补联动,形成全国创新分工优化格局,进而提升全区创新合力,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输送强劲动能。
2.3有助于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协调发展成为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全面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要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西部地区必须用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过去实施多年的产业“梯度转移”或跟随式发展,并不能改变西部地区掉队的局面。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想快速赶上发达地区,必须想办法“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唯有不断创新。呼和浩特提出打造成西北边疆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其实现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重要举措。
3呼和浩特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存在的问题
目前呼和浩特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整体创新能力不够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1科技创新主体数量少,综合创新能力不足
事实上今天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核心主体和主导者,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以深圳为例,90%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投入来自企业、90%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深圳之所以成为创新之城,正是因为其拥有数量众多的企业,截至2023年3月底,企业达249.37万户。2022年年底,呼和浩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5家,较上年度增加95家,增长257%,营业总收入1448.41亿元,同比增长33.35%;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13家,比上年度新增184家,同比增长803%,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居全区首位[2]。但在2022年度全国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中,呼和浩特在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4,创新能力排名滞后。且不说企业数量与创新能力前三甲的北京、上海、深圳差距巨大,与中西部省会成都1.14万家、西安9700家相差也很远,即使和同为相对偏远的省会南宁1581家、乌鲁木齐1368家、兰州802家相比,也有不小差距。一般而言,在企业高集聚区域,人才和资源相对集中,能够分摊固定成本、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不断地吸引新的人才、资本、技术乃至企业集聚,企业也能够更加方便地共享信息、技术和人才资源,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带动技术创新快速发展,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而呼和浩特企业数量偏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3.2创新研发投入少,企业主体创新内生动力不足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离不开丰富的创新资源保障,其中研发经费可谓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之一,研发投入也是体现科技创新活跃度最直接的指标之一。各省(市)通过加强研发经费投入,搭建高能级基础研究平台,提升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供给能力。研发投入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仅反映了地方对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达到307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从投入强度看,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54%,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水平在世界上位列第13。研发经费投入的大幅增长和有效使用,为我国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也有力推动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东西部地区研发投入差距明显。2022年(因2023年有些数据尚未完全公布,故使用2022年已经发布的数据进行比较)内蒙古全区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09.5亿元,比2021年增加19.4亿元,增长10.2%;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0.90%,与2021年持平[3]。东部沿海发达省区ufFf2mfGm9G/0VrJXJpT278F5U4P0CFbN3dDn5fNG5E=有的达到4%,与OECD国家比肩,而西部贵州、内蒙古、广西、青海、新疆以及西藏等省、自治区的经费投入强度均低于1%。创新经济体的门槛是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2%,内蒙古研发强度0.90%,尚未进入创新发展省区行列。呼和浩特作为首府,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44.5亿元,在全区排名前三:包头77.5亿元、呼和浩特44.5亿元和鄂尔多斯44.1亿元;就投入强度而言,呼和浩特在全区依然排名不错,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盟市有3个,依次为包头、呼和浩特和乌海,分别为2.07、1.34、1.19[4]。但是与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54%仍然相差较远;而且无论就研发投入总额和投入强度而言,呼和浩特都在包头之下,屈居第二。显然,财政科技专项投入相对不足严重制约了呼和浩特的科技创新。
3.3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首府,集中了全区70%的高校资源和超过40%的科技资源,形成了自治区的科技和人才高地。但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省会,与其他省会城市比,呼和浩特市明显处于劣势,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无法参与其他省份资源、人口的激烈争夺,省会经济偏弱偏小,无法形成有效的人才虹吸效应。呼和浩特城区尽管也有人才流入,但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区内盟市,与东部城市能够利用自身发达的经济条件从全国吸纳人才无法相比。生产及人才要素会自发地G5eCRjBZt6vp59R+04kUcKNsMCox40IojTtCdFmuD/U=向投入回报更好的省市流动,产业也倾向向综合成本更低的地方聚集,短期内东西部发展差异不会有明显改善,甚至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在人才、资本、技术等方面形成的虹吸效应更加明显,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发展格局。
与东部地区的城市竞争不过,在内蒙古区内呼和浩特也地位不彰,与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强省会地位不同,呼和浩特城市首度位不高,过去几年经济增长乏力,GDP全国排名更是一路下滑,在自治区内GDP长期居于内蒙古第三,是全国唯一GDP省区内排第3位的首府。呼包鄂三市经济规模相近,无论是经济规模总量还是研发投入强度,呼和浩特多次被包头碾压。首府不首,导致呼和浩特市科技型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引进难、外流严重,未形成以产业培育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4呼和浩特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思考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呼和浩特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突出瓶颈,如何抓住时代机遇,主动作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打造成我国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地区新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相关省域和周边地区发展,是呼和浩特必须直面的问题。呼和浩特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采取以下措施。
4.1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活企业创新潜能,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一个地方的经济成色如何,归根结底看地方企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呼和浩特一方面应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改造提升;另一方面应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吸引更多企业来呼安家落户,培养众多的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就是呼和浩特科技攀升的先锋队。大企业对呼和浩特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一个龙头大企业能够带动一个产业、激活一域经济,吸引众多配套企业不远千里前来落户。但中小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其市场嗅觉更灵敏,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包袱更小,一旦有所突破会有惊人的爆发式增长,从而让城市在新兴产业的竞逐中占据有利位置。如果一个地方做产业配套的专精特新企业足够多,就可以凭借产业集聚效应,反向吸引更多大项目落地。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因而呼和浩特要聚焦乳品加工、草种业、动物疫苗、畜种业、碳化硅、单晶硅、高效菌种选育和中(蒙)药、电子信息新技术和产品等“六大产业”集群,瞄准延链补链强链目标,精准培育和引进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企业当然青睐东部地区肥沃的创新土壤,但是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且价格低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便宜的电力等,也是企业愿意到西部安营扎寨的动力。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超算中心、华为云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等项目纷纷签约青城就是明证。
4.2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
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必定是规范有序且开放包容的,包括健全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和尊重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等。
(1)健全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呼和浩特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呼政发〔2021〕25号)、《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从改善营商环境到研发经费投入,落实落细各项奖补惠企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例如2022年为198项符合要求事项兑现奖补资金2708万元,为190家企业兑现自治区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2979.8万元,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2)完善科技创新体制。一是立足市场应用,建立完善需求导向的科研攻关机制。为避免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要让企业成为科研活动的出题者和产学研融合活动的组织协调者,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主体,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面向企业与市场开展“订单式”研发,提升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研发成果供给能力。二是建立市场化导向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建议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原始创新动力;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发展通道,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实现向优秀科技人才倾斜,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价值,让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激发创新活力。三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关键环节,打通痛点、难点、堵点,推动形成良性循环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最大限度地推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
(3)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科技创新是向未知进军,一些科技创新项目往往投入多、周期长、风险高,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营造尊重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能够给予创新主体试错机会,才能释放出更大的创新潜能。总之,需增强科研创新生态的韧性和灵活性,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
4.3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提升政府服务产业创新的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5]。”这为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作用的最佳结合点,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长期培育,尤其需要政e+D56d7sWR2Se/zIxtYn5jNvMTlA76deO0sNOywZKTM=府部门的政策托举。政府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与法律规定,规范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减轻负外部性对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影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比如搭建综合服务平台,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等政策,提供普惠、精准、平等、包容的制度供给,促进各类要素资源有效集聚,推动企业间的创新资源共享,形成创新友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在产业创新中发挥着引领、扶持、规范等多重作用,但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明确界定并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把政府不该管、不能管的经济事项交给市场,确保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职,让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才能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4.4加快推进高端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而储之。”要打破地域边界限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靶向引进新兴产业的“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拓宽人才引入渠道,对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出台“专精特新”领域人才的管理办法,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区内高校也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优化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要面向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需求,更新和改进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自治区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高管的培训力度。加强对自治区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中遴选一批高管进行培训,推动董事长、总经理、中层管理干部培训服务全覆盖;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参与科技决策等,推动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只有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让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才能为呼和浩特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治国理政100句[EB/OL].[2017-08-25].https://news.12371.cn/2017/08/25/ARTI1503651375323533.shtml.
[2]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情况的报告[N].呼和浩特日报,2023-6-2(7).
[3]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科学技术厅,财政厅.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R/OL].[2023-10-09].https://tj.nmg.gov.cn/tjyw/tjgb/202310/t20231009_2390056.html.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新华社,202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