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激素受体状态与遗传背景的关联研究
2024-11-06刘颖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中激素受体状态与携带BRCA1/BRCA2以及其他乳腺癌相关遗传变异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分析这种关联对临床特征、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遗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携带BRCA1/BRCA2或其他遗传变异,对照组无相关遗传变异,收集并比较两组激素受体状态、临床特征、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 携带特定遗传变异的乳腺癌患者与激素受体阳性关联性更高,观察组激素受体(ER/PR)阳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遗传变异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状态与BRCA1/BRCA2以及其他乳腺癌相关遗传变异存在显著关联,这一发现有助于深化对乳腺癌遗传学和内分泌学机制的理解,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关键词:乳腺癌;激素受体;遗传变异;BRCA1;BRCA2;复发率
乳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激素受体状态和遗传背景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激素受体,特别是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1]。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常对内分泌治疗有较好的响应,展示出较低的复发率和较高的生存率。而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提示除了激素受体状态,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其中遗传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视[2]。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乳腺癌遗传背景的了解不断深入,特别是BRCA1、BRCA2等高危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发现,为乳腺癌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基因突变不仅增加了乳腺癌发病风险,还与肿瘤生物行为、预后以及治疗反应有着密切关系。关于激素受体状态与这些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结果尚不一致[3]。因此,探索激素受体状态与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临床理解乳腺癌的复杂生物学行为,优化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患者中激素受体状态与携带BRCA1/BRCA2以及其他乳腺癌相关遗传变异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分析这种关联对临床特征、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为女性,根据遗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1.35±4.78)岁;46.25%(37/80)的患者属于家族乳腺癌史;肿瘤分期为Ⅰ期18例,Ⅱ期30例,Ⅲ期22例,Ⅳ期10例。对照组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3.14±5.07)岁;肿瘤分期为Ⅰ期19例,Ⅱ期31例,Ⅲ期20例,Ⅳ期10例。两组年龄、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分析乳腺癌患者中激素受体状态与遗传背景的关联性。收集160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家族史、肿瘤特征(如分期、大小、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状态(ER、PR和HER2)、遗传变异情况等。所有患者激素受体状态通过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遗传变异检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为评估激素受体状态与遗传背景之间的关联,研究进行多项统计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基本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激素受体阳性率、生存率、复发率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激素受体状态、遗传变异情况、临床特征以及疗效。激素受体状态包括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或阴性表达。遗传变异情况重点关注BRCA1、BRCA2等乳腺癌相关基因。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疗效包括生存率和复发率,生存率为截至随访期患者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遗传背景与乳腺癌中激素受体状态关联性
观察组携带BRCA1/BRCA2或其他遗传变异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中,ER阳性比例为72.50%(58/80),PR阳性比例为61.25%(49/80);对照组ER阳性和PR阳性比例分别为52.50%(42/80)和47.50%(38/80)。两组ER和PR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遗传背景与乳腺癌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关联性
观察组复发率为35.00%(26/80),对照组复发率为20.00%(16/8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生存率为78.00%(62/80),对照组整体生存率为90.00%(72/80),两组整体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乳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乳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这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对乳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激素受体和遗传因素方面的研究,为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3.1 乳腺癌的遗传背景
乳腺癌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负担极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乳腺癌的发生不仅与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遗传因素也起着关键作用[4]。BRCA1和BRCA2这两种基因被认为是高危乳腺癌易感基因,它们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DNA的损伤修复能力受损,将会增加乳腺细胞恶性变异的风险。除BRCA1和BRCA2,其他基因(如PALB2、ATM等)也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5]。这些基因的突变虽然在乳腺癌患者中较为罕见,但在特定群体,如有强烈家族史的患者中,其影响不容忽视。遗传背景在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还会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反应[6]。如BRCA突变相关的乳腺癌通常表现为高级别、三阴性等特征,这与非突变患者相比有着显著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3.2 遗传背景与乳腺癌激素受体状态的关联性研究
乳腺癌的激素受体状态主要是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研究中取携带BRCA1/BRCA2或其他遗传变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未发现遗传变异的患者进行对照试验。统计数据发现,在携带BRCA1/BRCA2等遗传变异患者中,ER和PR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突变患者。这一发现引发了对乳腺癌分子机制的新思考,尤其是在遗传易感性和激素调控之间的交互作用[7]。遗传变异对激素受体状态的影响可通过多种机制来实现。BRCA基因突变影响细胞的内分泌环境,进而影响激素受体的表达和功能。此外,有研究指出,遗传变异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途径间接影响激素受体的表达。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解释了为何特定遗传背景的患者在激素治疗反应和乳腺癌发展上表现出不同的模式[8]。
3.3 遗传背景与乳腺癌复发率以及患者生存率关联性研究
研究观察到,携带BRCA1/BRCA2或其他相关遗传变异的乳腺癌患者(观察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无此类遗传变异的患者(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生存率低于对照组,这些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特别是
BRCA1/BRCA2基因突变,它们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是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的一个原因[9]。DNA修复缺陷使这些患者的肿瘤细胞更易积累突变,从而增加了复发的风险,并可能导致对某些治疗的抵抗性增加。
此外,研究数据同样可证实与遗传变异相关的乳腺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表现,这些问题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10]。例如,BRCA突变相关的乳腺癌往往表现为高级别、三阴性等特征,这与治疗反应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11]。研究提示,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应了解患者的遗传背景。对于携带特定遗传变异的个体,如BRCA突变携带者,要采取更积极的监测和预防措施以及定制化的治疗方案[12]。通过这种治疗策略,可提高治疗效果,还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状态与BRCA1/BRCA2以及其他乳腺癌相关遗传变异存在显著关联,突显了遗传背景在乳腺癌激素受体状态和临床表现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为临床医师理解乳腺癌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英敏,杨亮,迪力夏提·金斯汗,等.新疆地区单中心乳腺癌孕激素受体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24(5):412-417.
[2]马利军,邢君,刘爱兰,等.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孕激素受体状态对体质量指数与预后关系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22):2877-2881.
[3]王超群,王艳,黄必飞,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激素受体状态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8,12(5):358-361.
[4]范云鹏,杨颖涛.三阴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表达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23,13(9):197-200.
[5]汤永喆,王杰,何奇. CDH1基因1018位点突变对乳腺癌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途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8,28(10):749-754.
[6]刘崇.SALL4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影响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性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医科大学,2018.
[7]方伟岗,田新霞,解云涛.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4(5):822-828.
[8]颜霞,采丽,唐海旭,等.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9):70-72.
[9]张换,毛大华.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16):3188-3192.
[10]薛鸿.不同激素受体状态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9.
[11]杨青中,吕艳丽,穆为民,等.激素受体状态对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4):15-19.
[12]李雪丽.MALAT1通过调控EEF1A1影响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