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旅途》:公路音乐探访节目的生态叙事美学
2024-11-02刘颖
【摘 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国内首部探访式音乐节目《乐在旅途》,其以敏锐的生态意识和自觉的文化传承在一众慢综艺中崭露头角,乐曲采风颇具新意,传统与现代、民乐与西洋乐器、中青一代与老牌音乐人相结合的节目形式,挖掘了中华传统乐曲、地方戏种的多样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生态环保意识引导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基于生态批评理论探析《乐在旅途》生态意识的生成、文化传播、生态叙事与美学特征。
【关键词】 生态批评; 音乐探访; 综艺节目; 媒介生态学
生态批评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密克尔(Joseph W.Meeker)在其专著《生存的悲剧:文学的生态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文学生态学”[1],他呼吁文学要自觉审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由此,文学等艺术形式就承担起了生态批评与环境保护的使命。
作为国内首档公路探访类音乐创演节目,《乐在旅途》邀请音乐人组成“寻音乐队”,在每条路线中采撷传播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声音,以音乐汇演的形式将中华大地上收集的各种声音有机融合创作,以公路旅行的方式展开,以音乐为媒介载体,绘制一幅广袤的音乐山河图。《乐在旅途》不仅用不同民乐、民间声音谱写“中国故事”,还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演、音乐演奏穿插其中,更将其突出的生态美学特质和环保意识融入节目。本文基于生态批评视域阐述探访式音乐节目《乐在旅途》的生态意识生成、美学特质和文化内涵。
一、意识生成:生态批评与综艺节目的生态观念
生态学源自人类进入后工业和后信息时代的社会背景,在这样的一个概念中,研究视野不仅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还在于人类与自然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带来一定的后果,文艺作品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一面镜子,天然地承载其整个社会的意识倾向。生态批评理论兴起于探讨文学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任务在于通过文学生态批评的视野来审视人类文化,侧重于文化研究的范畴。旨在探索人类思想、文化与社会如何影响人类对自然的行为,如何导致生态环境的危机。[2]美国生态批评的倡导者彻丽儿·格罗特菲尔蒂(cheryll glotfelty)认为,所谓的生态批评指的是探索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3]在影视艺术中的生态批评理论则侧重于探讨影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生态意识不仅缘起于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生态批评,更在电视艺术等媒介中获得更为广泛的探讨。
(一)媒介生态建构的可能性
生态学的研究范畴包括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体。对于文化而言,生态是“针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人类有必要反思现代文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并有可能将人类推至濒临灭绝的边缘。”[4]早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影视作品就开始反思人类对自然的毁灭,从纪录片、电影到动画作品都显现出一定的生态意识,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幽灵公主》(1997)、《千与千寻》(2001)等电影,以“万物有灵论”的观念看待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关系,即万物“泛灵”,人类应该保持敬畏自然的态度。纪录片《海豚湾》(美国,2009)则记载了动物与人类的直接冲突,随着生态环保问题的日益凸显,影视作品也逐渐聚焦自然生态环境,在大众传播环节起到一种意识引导的价值导向功能。基于社会层面对自然环境、生态的关注,媒介生态学有了建构的可能性。
所谓的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指的是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论来研究和揭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规律。[5]生态学的人文转向是人类学的“第三次真正的革命”,塑造了全新的世界观。媒介生态学是一种具有生命的开放性系统,统筹社会学、媒介学、生态学、人类学研究的跨学科视野为当下文艺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野。这里的生态学指涉向一个类比概念,与真实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分开来,媒介生态学是文化研究的一个范畴。1996年,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一文中首次将“媒介生态”一词引入大众媒介、电视研究的范畴,为当下传播现象和动态传播环境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研究视角,为瞬息万变的大众传播系统带来了一道曙光。①事实上,“媒介生态”最早由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8年的公开演讲中提出,旨在研究媒介传播系统本身。此后,美国学者波兹曼在其演讲中进一步论述媒介生态,并将媒介生态学定义为把“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②国内的媒介生态学并不直接起源于国外的“媒介生态环境”研究,最早侧重于媒介的发展环境的研究,更侧重于考察人与媒介环境的问题。[6]作为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范式,“媒介生态”为大众媒介电视节目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媒介生态学的建构由此得以成立。综艺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一大类型,不仅拥有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还回归至“生态学”本质,拥有叙事的可能性。综艺节目媒介系统中,叙事和人文精神传递成为其表达核心,《乐在旅途》以独立的传播系统承载生态叙事,传递保护自然环境、地域文明的生态理念。
(二)综艺媒介中生态叙事的可能性
如果说媒介生态学聚焦媒介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那么媒介中的生态叙事则强调大众传播媒介与自然环境、生态意识之间的关系,聚焦媒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电视节目的生态叙事先集中于生态纪录片的节目类型,以其艺术化的镜头语言表现自然光影、生态环境,以其温情化的旁白讲述自然生态系统的精彩故事,以其拟人化的语言增加生物的可爱之处。生态意识的生成诞生于对动物、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也成就了大众媒介电视节目生态叙事的可能性。生态伦理将人类道德推向整个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生态整体发展的视野讲述生态伦理。所谓生态叙事是指叙述者通过具体的媒介形式,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创作基础,是作品内容与生态意识相交融的一种艺术形式,旨在通过演绎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揭露生态问题,以起到呼吁保护自然生态的环保意识。[7]
1942年美国第一部生态叙事动画电影《小鹿斑比》诞生,自此具有环保意识的艺术家将生态伦理引入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期宣扬环保主义,激发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叙事表现了人类对于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对破坏地球欲望的批判,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回归自然的呐喊。于电视领域,除了生态纪录片体现了这种生态叙事的回归,电视综艺节目也逐渐“慢”了下来,回归到自然生态环境中。近几年的综艺节目逐渐由棚内走向户外,引发了其表现内容“现实性”的回归,尤其探访式、旅行式、公路式等“慢综艺”侧重于表现自然生活,表现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精神之美。电视观众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抽离出来,得以从“慢”综艺观看过程中获得慰藉,醉心自然。《乐在旅途》的生态叙事侧重于表现这种缓慢的生态叙事节奏,以和善的嘉宾人设、真实的人物对话、简约的服饰道具、朴实的拍摄场景还原现实生活,重塑音乐的原生态韵味,挖掘民乐与人民情感的自然流露。
二、美学特质:生态综艺节目的视听表现
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一种文化共同体的存在,以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扬正向价值观为宗旨,在整个媒介生态系统有着具有先天的基因优势。文化类综艺节目转向“现实性生态位”,即综艺节目在类型定位上倾向于表现现实,生态基调、户外拍摄是其现实生态位转向的标志。公路探访类音乐综艺《乐在旅途》本质上属于文化类综艺节目,近几年有出现“慢”综艺的发展趋势。以下从画面影像、语言表达、音乐表达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乐在旅途》的生态美学基本特质,剖析其通过视听表现进行生态叙事的表达策略。
(一)艺术化的自然影像
生态叙事可以追溯到文学中的自然主义,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自然主义文学作品《沙乡年鉴》因其细腻优美的田园风格文辞引起巨大反响,写作承袭了梭罗和爱默生的自然主义文学,成为生态、环境及文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也形成了当代生态文艺作品的叙事主命题,即对环境诗意表达和对破坏环境的隐性批判。《瓦尔登湖》则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原始生态、自然生活的敬畏之心。影片《香草》(英国/法国/美国,2009)以放牧者的旅程赞美自然,反映人类与自然生活的融合。更多的电影通过自然风景来表达人与天地的关系,用艺术化处理的镜头语言直接展示自然风光、人文活动,将电影主人公生活仪式化、诗意化,以使观众获得关于美的体验。
探访式音乐节目《乐在旅途》本质上具备“慢”综艺的节奏特征,用镜头捕捉生态万物,通过艺术化的自然影像表现自然之美。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互动是当下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现实性、真实性体验。《乐在旅途》动植物、大地风光自然融于自然界的物理时空,公路旅行式的探访视野以一种主观的镜头将观众带入自然。观众可以通过嘉宾的海边骑行视角感受浙江舟山的美丽风光,通过镜头画面有选择地将音乐探访旅途中的风景尽收眼底。将嘉宾放置在格尔木河谷中、苏州河的游船上,将音乐竞演舞台搬到沙漠腹地的月牙泉边,通过艺术化处理方式表现自然影像,使节目更具艺术审美性。例如,探访目的地为青海的一期节目中,嘉宾们在日暮下的察尔汗盐湖边演唱,画面呈现为橘黄色夕阳下嘉宾的剪影,干净肃穆,暖色调画面、湛蓝的察尔汗盐湖使影像画面更具诗意性。
(二)真实性的语言表达
综艺节目的语言表达主要旁白、对白、独白构成,语言陈述对象则由主持人、嘉宾、字幕三者构成,生态探访类综艺节目中一般语言表达主体为嘉宾和字幕。由《乐在旅途》通过生态语言的符号建构完成台词表述,其以自然意象的语言修辞叙事,通过真实性的语言表达呈现嘉宾对话,推动旅程进行,辅助嘉宾完成节目流程设置。从接受学角度来看,综艺节目作为大众传媒艺术,主要依靠画面、声音和文字表情达意,生态综艺节目拥有一套完整的叙事系统推动叙事,其语言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真实性、自然性、对话性。无论是叙述主体“主人翁”(嘉宾的对话、旁白或独白)、叙述客体“介入者”(口播旁白),还是叙述“调整者”(视频字幕),都最终服务于《乐在旅途》节目中“音乐山河图”的路线。游戏化的流程设置也最终服务于生态旅行本身,在每期节目的开头画面动画呈现探访的线路图,这既是游戏化的节目流程设置,又是具有真实性的旅程。
生态综艺节目《乐在旅途》体现在具有真实性的人物对话,嘉宾的对话交流的真实性,其以一种纪录片式的镜头语言表现节目语言。除了具有真实性的人物对话,节目录制多采用同期录音。所谓的同期声指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收音设备所收录的真实声音,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同期声和自然同期声。除了以上提到的人物同期声,《乐在旅途》的自然同期声展现出生态和谐之美。德国电影理论家鲁道夫·爱因汉姆(Rudolf Arnheim)认为:“声音产生的实际物理环境,具有强大的空间表现力。”[8]生态综艺节目在拍摄过程中多采用长镜头、跟拍镜头以还原拍摄内容的真实性,其中自然同期声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乐在旅途》的主题是“音乐采风”,所以节目在录制过程中引入下一个民乐、音乐、民族乐器时都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表现手法。
(三)地域性的音乐基调
在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的研究范畴里,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是主要研究对象。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学研究也可被视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民族音乐史的一部分。一种音乐文化的诞生、演变、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自古既有秦腔、越唱、赵曲等以地名做区分的音乐流派之称,戏曲唱腔也因地理环境不同而具备差异性。一方面地理空间的人文气质、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决定了音乐唱词的主体内容,比如长江黄河流域的音乐唱词来源自纤夫劳动之歌;另一方面,地域性方言决定了唱腔音调、音色的美学特质。例如蒙古族的“呼麦”和悠扬的马头琴还原了自然的草原生活,广西壮族“祝酒歌”还原了农耕民族的山林生活,苏州评弹风格吴侬软语版的《声声慢》还原了江南小户的园林生活,从地域性的方言、民乐、唱腔可以反映特定地理环境空间的意境特征。音乐探访节目《乐在旅途》以多元性的民族乐器、多重身份的音乐人、多个地域性的音乐风格为探寻对象,展现丰富的地方声音、民族乐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在中华大地地理空间的声音得以为大众所广知。《乐在旅途》节目定位的较特别之处在于,嘉宾们在指定的路线中广泛采撷中华大地上流传百年的原汁原味又弥足珍贵的音乐,又以现代媒介的方式完成音乐的二次创作,使音乐获得新的生命力。嘉宾对话、即兴歌唱的过程几乎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民族音乐人张尕怂弹琴歌唱和格尔木河谷寂寥的自然景色完美融合,一种沧桑的宿命感油然而生。
三、叙事表征:《乐在旅途》的生态文化
电影、电视通过叙事完成对文化的诠释,以一种故事性的讲述说服观众对社会文化、意识心态的认同,特定的叙事对应着特定的文化意指。受众通过视听语言,挖掘电视叙事背后的文化意义,探讨探访式音乐综艺节目《乐在旅途》的内在机制和文化内涵,自觉归纳出生态叙事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功能。《乐在旅途》的文化功能在于以音乐综艺节目的形式营造生态保护的文化氛围,既向观众传递环保观念,又传达国家对生态保护的决心,以电视综艺艺术的形式“载道”。在此节目中,生态叙事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主要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在观众层面建构起生态文化的价值疏导;二是在国家层面建构起生态中国的形象。
(一)生态文化的价值疏导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宗教、哲学、科学与艺术,广义的文化里,生态观念直接渗透进语言、风俗、器物和制度中。[9]作为具有文化思维的人类创作艺术作品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意义,而非外在形式,即艺术的生产过程势必被赋予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现代文化观念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批判破坏地球生态圈的环境哲学应运而生。生态环保意识频繁地出现在主流文艺作品中,尤其是大众媒介中,这也正显示了大众对生态环境的态度。《乐在旅途》生态叙事向观众传递正向的价值观、生态观,直观地呼吁观众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生态叙事类的文艺作品对社会层面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大众传播媒介强大的传播力。此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生态文化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2017),节目以生态环保的价值导向讲述绿色发展的中国,以此吸引更多人重视环境保护。在《乐在旅途》青海篇中的“音乐山河图”的路线设置为格尔木垃圾志愿者驿站、长江源民族小学等地,都具有特定的教育目的。“寻音乐队”在收官广西涠洲岛篇重点介绍了以环保为理念的咖啡店,设定“海边捡垃圾免费换咖啡”的活动,这既是节目趣味性的挖掘,也是节目想宣扬社会层面的个人环保主义者事迹,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乐在旅途》的节目观众。
(二)生态中国的形象建构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推动绿色发展、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在解决经济发展速度问题后重视发展质量,尤其重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生态环保的历史遗留问题,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宣扬生态文明理念,打造“生态中国”形象和名片成为塑造我国国际形象的渠道之一,也标志着我国自觉担当生态责任使命,展现生态大国担当。在此历史背景下,文艺作品紧跟其后,重视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强化受众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引发人类自觉思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新时代以来,宣扬生态意识、传播生态文化、塑造生态中国形象成为主流文艺作品的主命题。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宣传主要窗口的电视媒介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态叙事的主渠道,电视节目成为生态中国形象建构的主要媒介之一。如果说纪录片以一种真实客观的镜头记录国家现实状况,那么具有纪录片属性的探访式综艺节目也继承了这种客观准确的叙述语态和生态的视听语言,本质上体验式慢综艺正是以生态哲学的视野审视自然和人类,参与生态中国的形象建构。国内环保电视节目分为经济类环保节目、综艺娱乐环保节目、环保科教片、环保公益广告等。就综艺节目而言,一些收视率较高的综艺节目有意识地、自发地宣传环保,例如《奔跑吧》《极限挑战》《非正式谈话》等综艺节目设置环保主题单元,共同参与生态中国的形象建构。
探访式音乐综艺节目《乐在旅途》以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真实记录当下中国的生态版图,节目版块“音乐山河图”的路线设置正对应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中国地图。综艺节目通过纪实性的视听语言,将综艺节目的流行文化融合进环保宣传,游戏化的节目设置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例如,《乐在旅途》青海篇,嘉宾与格尔木驿站的志愿者一起捡垃圾,并通过收集起来的垃圾制作乐器,将环保与音乐探访的主题结合,游戏化的节目设置使得环保意识自然植入。《乐在旅途》将环保观念、生态意识植入节目流程设置中,参与到建构综艺节目的生态中国形象建构中来。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意识生成、美学特质、叙事表征三个层面展开,阐述《乐在旅途》独特的生态叙事美学和文化功能。《乐在旅途》在生态意识生成层面可以追溯到早期文学批评中的生态学研究,当下电视、网络综艺节目中的生态观念与20世纪以来的文学等艺术形式中的生态意识密不可分,展现了人类对于自身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而《乐在旅途》在视听表现上更侧重于以艺术化的自然影像、真实性的语言表达、地域性的音乐基调等具体的视听手段来强化生态意识的表达,旨在通过节目本身来引导受众保护生态、尊重自然。当然,艺术作品的内核也离不开其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乐在旅途》所建构的文化形象不仅有对生态环保的价值引导,还通过影像塑造生态中国的文化形象。总的来说,公路探访类音乐创演节目《乐在旅途》以其创新性、沉浸式的节目流程设置和艺术表现形式,吸引年轻受众自觉加入环保行动,彰显了其“文以载道”的历史使命。《乐在旅途》不仅向受众传播了生态环保意识,引发人类思考生存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也通过影像艺术这一媒介展现了责任担当,自觉成为“生态中国”形象建构与宣传中的一环。
参考文献:
[1][3]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学研究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45,78.
[2]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 J ].文艺研究,2002(03):48-55.
[4]程相占.文心三角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心论的现代转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77.
[5]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 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135-144.
[6]刘远军.我国“媒介生态研究”述评[ 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32-135,138.
[7]刘新元.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生态叙事的生态伦理研究[ J ].出版广角,2016(03):70-72.
[8][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78.
[9]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 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89-9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