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三交”元素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方式及意义

2024-11-02陈文元

大学教育 2024年19期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其不仅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构建的中心,而且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工作的指引。高校应积极挖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元素,实现大学思政教育“旧路径”中的“新突破”。应结合大学思政教育的问题与现实,抓住特色和亮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元素融入大学思政教育,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共识和强化国家认同。

[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学思政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9-0122-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关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三交”),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思维路径与实践抓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极为重视大学思政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多项政策,实施了多类措施,以推进新时代大学思政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突显了新时代开展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所,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场域和重要时段。大学应结合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背景,深层次挖掘“三交”元素,提高大学思政教育质量,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素养。

一、“三交”元素基本内容

“三交”元素主要体现为“同源共祖”“团结奋进”“手足相亲”“血浓于水”“拥护统一”等,在很多典籍内容中都有体现,是当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素材与历史依据。正史、政书——《史记》《汉书》《宋史》《明实录》《通典》《唐六典》《明会典》等,所涉及的“三交”元素极为丰富。别史、杂史、杂记、野史如《东观汉记》《搜神记》《华阳国志》《万历野获编》《清稗类钞》等中包含的“三交”元素同样不可忽视。文集、笔记如《世说新语》《朝野佥载》《岭外代答》《徐霞客游记》等,也有些记述乃作者亲历,所记“三交”元素尤为珍贵。如唐宋时期,诸多别史、文集中有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较为丰富的“三交”历史佐证[2]。地方史志方面,特别是涉及西南等地区的地方史志,如《四川通志》《贵州通志》《云南通志》等,记录了当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与文化习俗,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互动,是地方层面“三交”元素的宝库。此外,一些碑刻、石刻如《唐蕃会盟碑》《莫高窟六字真言碑》《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等,也保存了丰富的“三交”元素。

除了有形的文字记载,中国历史上还有诸多无形的宝贵记录,体量巨大,内涵丰富,如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记忆、古史歌谣——《盘瓠传说》《冼夫人》《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等无形的记录同样承载着极为丰富的“三交”元素,诠释了各民族团结一心、互助友好、共建家园、保家卫国的历史事实。此类记录中的“三交”元素可与有形的文字记载互为补充。

二、“三交”元素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方式

第一,重视“三交”著作阅读。中国民族史是诠释各民族携手奋进、建设祖国的光辉历史,是彰显各民族互帮互助、荣辱与共的团结历史,是展现各民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灿烂历史,更是当前促进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借鉴历史。如王钟翰先生主编的《中国民族史》,翁独健先生主编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尤中先生撰写的《中国西南民族史》,吴永章先生主编的《中南民族关系史》,陈国强等人共同撰写的《百越民族史》,蒋炳钊先生主编的《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杨建新先生撰写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王文光先生撰写的《中国南方民族史》《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等,皆是中国民族史的重要论著,较为翔实地论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细致描绘了中国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是当前研究中国民族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第二,讲好“三交”经典故事。各类“三交”元素中包含了诸多体现民族团结的“好故事”,不仅生动感人,而且深入人心、流传甚广。如诸葛亮“南抚夷越”,至今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各类传说故事中,诸葛亮这一人物都不容忽视,从记述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这些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再如奢香夫人,她是拥护统一、安定地方的形象代表,维护了明朝在西南的统治,为中国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再如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着多达50余篇“同源共祖”神话,遍及布依族(2篇)、侗族(9 篇)、黎族(14篇)、毛南族(1篇)、土家族(6篇)、壮族(2篇)、高山族(5篇)、苗族(7篇)、瑶族(10篇)等[3]。可以看出,中国“三交”元素丰富,关键是要思考如何将这些“三交”元素与当代大学课堂接轨并融入教学,让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

一方面,不能因循守旧、依赖传统课堂说教。实践路径上,应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打造精品课堂,形成专门的“三交”课堂设计,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开展教学,并借助相应平台和技术,以动画、音乐、图片等形式,打造多维互动的沉浸式体验课堂,增添课堂趣味,让学生在听、见、思中领悟“旧故事”,催生“新见解”。另一方面,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将“三交”元素融入日常生活,譬如校园节庆、社团活动、读书会、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田野考察、网络互动。将“文创”与大学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尤为重要,如铜鼓是我国各民族“三交”的历史见证,围绕铜鼓的样式、纹样等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可设置包括建筑、服饰、用具、雕饰等“文创”产品,使历史形象现实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第三,打造“三交”特色题材。“三交”元素浩如烟海,内容极其丰富,如不突出重点、整理归纳,形成特色和亮点,很难起到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对“三交”元素进行提炼,打造经典题材与重点题材。

如用蒙古文、满文、西夏文、契丹文、彝文、东巴文等书写或记录的民族文献有着丰富的历史、哲学、经济、法律、宗教、天文、地理、医学等领域的内容,记叙了那些民族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维护和平、开发边疆的历史岁月,可通过游戏、歌曲、动画、短视频等形式,加大传播力度。

又如土司制度,乃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边疆民族地区遵循“因俗而治”的治理方针而设立的特殊制度。土司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族地区稳定,促进了地方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土司文化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可适时组织土司遗址考察、作品阅读分享、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将历史上各土司“保家卫国”“守望相助”“维护统一”的诸多经典元素呈现出来,引发共鸣。

解忧公主、冼夫人的记载和传说不仅“三交”主题鲜明,而且内容丰富生动,是打造“三交”题材的经典素材。因此,可围绕这些文献中的“三交”元素,开展主题陈列馆、公园、文化景观参观活动,作为大学思政教育的实践拓展项目。构建特色大学课程体系,将所涉及的“三交”元素融入教材、教学视频、教学模式,确保学有所依、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必须将“三交”元素与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

第四,拓展“三交”课堂维度。新一代的大学生多为“00后”,熟悉当今社会的新技术、新事物。如果大学课堂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或基于传统思维传播“三交”元素,显然有点不合时宜。因此,创新教学手段和技术非常重要。当前,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大数据、元宇宙、VR、ChatGPT等技术和方法,实现感官、听觉、视觉的多维浸入,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大学思政教育变得既新奇又简单。

理论层面上,要将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拥护中央、民族团结、一心向党等“三交”元素进行整合,经过对比分析,形成不同时空“三交”元素中人物、故事、事件的碰撞和交流,再从中提炼出中华民族“三交”史的基本脉络,诠释中华民族“三交”史的特色内涵,丰富和深化“三交”理论。促进民族“三交”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5],实事求是,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内外合力,蓄而涌之。

高校无疑是推进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如何利用“三交”元素,自然各有千秋,开展校际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更利于改正不足、进步和提升。类似地,全国各类博物馆中有着海量的体现“三交”元素的文物,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三交”故事,如能加强校馆合作,线上线下混合开展活动,实现虚拟与现实互构,无疑是加强大学思政教育的又一重要手段。

当然,推进“三交”元素融入大学思政教育,并不仅仅是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课题,应将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管理学等融合进来,多学科交叉、吸收借鉴,打造大学思政教育的优质路径。

三、“三交”元素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意义

将“三交”元素融入大学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工作的应有之义。积极提炼、利用“三交”元素,强化“交融”“包容”“共同”,能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共同意识和强化国家认同。

第一,促进民族团结。大学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与实施的重要场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大学生齐聚校园,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三交”元素,对于民族团结是大有裨益的。“三交”元素包含着各民族通过民族语言、饮食节日、文化习俗、宗教活动等进行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事实。例如,历史上的茶马互市推动了各民族交往、交流,对当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仍具有重要的意义[6]。以茶马互市为主题,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强化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历史基础。“三交”元素既能够使各民族团结一心,又能唤起各民族互帮互助、协同并进的深厚情谊,更能为当前民族团结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历史智慧,从而有效解决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

第二,凝聚共识。“ubbkQJLXkqQEwdrZD+G0XQ==三交”元素包含着中国各民族经过不同形式的互动,在民族语言、饮食节日、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事实。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文献中“三交”元素包含着各民族如何共同开拓辽阔疆土、如何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如何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如何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光辉历史。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更应强化思政教育,使这一观念入脑、入心,使大学生自觉传承爱国主义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力量,打造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典范,诠释各民族携手奋进、互帮互助、荣辱与共的深厚情谊,从而拓展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强化国家认同。近些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诋毁历史人物、侮辱革命英雄的事件,反映了少数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冷漠无知、愚蠢盲从,这一情况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反思当前的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让大学思政教育出现不受重视、处于教学末端甚至缺席的现象。国家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与人力培养大学生,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寄望大学生造福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大学阶段是塑造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正因如此,必须拓展“三交”元素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和睦友好的重要性,领悟到国家稳定、边疆安全的关键,从而在心理上、思想上、情感上强化自己的爱党爱国意识。

四、结语

高校是展示中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良好窗口,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场域。推进“三交”元素融入大学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应有之义,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共识和强化国家认同。高等教育绝不是思政教育的末端,大学更不是思政教育的边角,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场域。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思政教育尤为重要。我国各类典籍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三交”元素,是当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理论素材与历史依据。推进“三交”元素融入大学思政教育,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培育和塑造是提升新时代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应深度挖掘“三交”元素,并基于“旧传统”构建大学思政教育的“新方式”,让“经典”不过时。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9-27)[2024-03-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27/c_1125049000.htm.

[2] 田敏,刘洁.唐宋时期别史文集中南方民族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23(1):141-146.

[3] 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母题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4] 陈文元.论土司制度内涵演变及若干问题反思:以长时段理论为逻辑起点评析[J].社会科学论坛,2021(1):165-172.

[5] 高永久,赵志远.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J].思想战线,2021,47(1):61-70.

[6] 李天顺,李俊清.茶马互市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述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1):35-40.

[责任编辑:林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