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运河文化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4-11-02李春平高文媛吕姝蓉李鑫
[摘 要]文章依托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项目,选取“大运河文化”这一思政元素作为核心主题,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调整及考核评价方式的优化等各个环节,力求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9-0102-05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全长约1797公里,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途经冀、鲁、苏、浙四省及京、津两市,联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大运河文化的孕育与形成历史深远,吸纳了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众多文化特色,还巧妙地将秦晋文化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大运河文化作为运河经济繁荣的产物,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融合。这一多元一体的文化现象,既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承载了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促进了思想领域的合成[1]。大运河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入挖掘齐鲁优秀文化资源,厚植家国情怀[3]。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基础学科之一,目前全国有近百所高校设有人文地理学学科点[4-5]。人文地理学课程作为高校地理科学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思政教育效果对地理科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6]。笔者依托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项目,选取“大运河文化”这一思政元素作为核心主题,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更新[7]、教学方式的调整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的优化等各个环节,力求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基于大运河文化主题建设的必要性
(一)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相关研究显示,大运河文化具有三方面特点。首先,其基本特征为善于沟通,展现出包容开放的宽广胸怀,这种特质使得大运河文化能够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其次,大运河作为一条文化交流的通道,为不同区域的文化交融提供了可能,它见证了多种文化在此交汇、碰撞,进而形成新的文化火花。大运河文化还体现了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人类价值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而且推动了文化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最后,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是大运河文化又一特征[4]。申遗成功不仅明确了大运河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文物资源,而且使得大运河在物理形态上真正升华为一种文化的鲜明标识[2]。2019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印发,是对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全面部署和推进。聊城大学坐落于山东省聊城市,这座城市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美誉闻名于世,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城。聊城大学拥有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和数字运河研究中心等。作为受到大运河文化孕育滋养的地方高校,聊城大学更应在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中肩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发挥地方高校在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8]。人文地理学作为研究人地关系的课程,将大运河文化融入其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悠久的文明脉络与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大运河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提升师范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职业发展需求
人文地理学课程以人地关系为基础,涵盖了经济、政治、历史、民族、宗教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广泛而深入的跨学科特性,主要内容包含人口地理、政治地理、行为地理、农业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工业地理、城市地理等,具有理论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基于大运河文化主题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帮助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地理科学师范生通过学习大运河文化的历史渊源、地理分布、经济影响等,能够形成综合性的分析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时代要求
大运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大运河文化精神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滋养。大运河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外国文化精华。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与创新,不仅铸就了大运河文化兼容并蓄的气度,而且构建了包容开放的文化格局和多元共生的文化系统。因此,就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而言,大运河文化教育无疑是一个极好的着手点。大运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将大运河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通过教育教学延续大运河文化的生命记忆。焕发大运河文化新的发展生机,是大学的使命所在。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大运河文化教育教学,让大学生了解大运河历史,讲述大运河故事,进而有效传播大运河文化精神。基于大运河文化主题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够丰富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能够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二、基于大运河文化主题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实践
(一)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设计
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应能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理,课程思政目标也需紧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6]。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的设计更需体现出这一原则,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政素养,实现全面发展。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根据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中有关地理科学核心素养和良好人文素养的要求,确定了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总目标,即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理解,以大运河文化为主线,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化盐于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大运河文化主题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与能力提升训练中。首先,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其次,根据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内容,挖掘具体的思政元素[6],确定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新、开放包容与互利共赢等思政元素。再次,根据已经选定的思政元素,选取与之相匹配的融入策略。以民族融合思政元素为例,可以结合聊城大小礼拜寺历史文化街区中各民族的艺术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升教学效果。最后,在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面,需要选取恰当的评价方式,如答题式、案例分析式、小组合作打分式等,确保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
(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将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思政育人目标与课程专业目标相结合,使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在人文地理学课程总体教学设计上突出具有大运河文化特色的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案例选取上,为解决以往教学案例分散、不成体系等问题,本课程主要围绕运河工业、运河旅游、运河城市等开发教学案例,形成大运河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结合课程思政,将大运河文化研究与科普结合,提高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本课程将人才培养目标、思政育人目标与课程专业目标进行深度融合,深入发掘并提炼人文地理学课程知识内容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革命历史等)、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等视角,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确定思政主题。针对思政主题与育人指向,将教学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归纳、精炼每章思政主题的详尽内容与佐证实例。
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内容尚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规范[9],因此,各高校往往依据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色来确定课程实践的主题与内容,以反映不同地区的文化、社会和环境背景。笔者基于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核心内容,结合聊城独特的发展背景,设计了两个认知实践主题内容,旨在深化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理解与应用,这两个主题分别是“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及“历史与文化景观”。“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实践对应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理论内容,主要通过对聊城市区、聊城城市规划展览馆、聊城主要功能区的参观考察,结合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了解聊城市域城镇体系、聊城主城区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聊城城市化、城市体系的发展演化过程。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实践,以及如何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历史与文化景观”主要对应文化地理与旅游地理理论内容,侧重于聊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景观。学生通过对聊城市典型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大小礼拜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景观的实地考察,可深入探索聊城的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其形成、演变和保护现状,同时分析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通过这一实践,学生能够加深对人文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的理解,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设计
在课程思政主题设计和案例选择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彰显地域特色,如将齐鲁乡村振兴、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等案例融入其中;另一方面,要注重突出学院研究特色与优势,如将乡村振兴、旅游地理、东平湖湿地等研究成果和思政案例进行融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采取讲授、查阅、讨论、展示等多种方法,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资源进行整合,解决课堂教学空间有限的问题,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课程认知实践环节中,将思政课堂从传统的教室移至城市主城区、城市规划馆、历史文化街区等空间场所。这一转变旨在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接触和感受人文地理现象与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对这些现象与问题的认知水平。此外,实地观察和参与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四)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和考核设计
加强过程性评价,并在考核过程中适当融入思政元素。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时考核、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平时考核主要为读书报告与小组合作汇报,其中小组合作汇报选题为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旅游宣传,在讲授旅游地理学前将主题公布给学生,学生可在学习旅游地理学后,进一步进行资料搜集、PPT制作与汇报。单元测试包括章节测验与期中考试。章节测验与期中考试采取选择题和论述题相结合的方式。选择题设置一两道与大运河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相关的题目,论述题设置一道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具有开放性的章节题目。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设置一道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具有开放性的综合性题目。设置具有开放性的章节题目与综合性题目,重在检验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挖掘第二课堂的大运河文化思政元素。第一课堂注重专业化与理论化,第二课堂侧重实践性[10]。与人文地理学课程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学术研究等。社会实践在每学期寒假、暑假进行,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将大运河文化等相关实践主题发放给学生,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对大运河文化相关人文地理现象进行观察与体验,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学生可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可申请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通过后,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将给予一定数额的基金,资助学生进行相关研究。此外,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可在大二学年第一学期修读本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结合人文地理课题,将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前沿与社会调查等介绍给学生。
三、结语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基础学科之一,人文地理学的课程内容不仅涉及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大运河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为高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如历史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因此,寻找地方特色大运河文化与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契合点,探索大运河文化融入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途径,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大运河文化融入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挖掘大运河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将他们塑造成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综合型人才。同时,这种实践探索也促进了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与地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为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 姜师立.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分类研究[J].中国名城,2019(2):82-87.
[2] 刘曙光:大运河文化的构建与传承[N].光明日报,2023-10-14(3).
[3] 《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EB/OL].(2021-10-16)[2024-02-16].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1/10/16/art_11992_10294186.html.
[4] 刘云刚.21世纪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山大学的探索[J].人文地理,2012,27(2):156-160.
[5] 焦文献.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6):143-145.
[6] 施永霞.基于会计诚信主题的”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1):78-81.
[7] 徐小任,王梁,董彬,等.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32):175-179.
[8] 杜昀.大运河文化精神与高校卓越人才培养关系研究:以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为例[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8(2):103-112.
[9] 黄晓军.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设计[J].地理教学,2022(1):12-16.
[10] 陈继旭,袁德润.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的价值与实践关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5):56-60.
[责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