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研究
2024-11-02解安琪
[摘 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依托数字媒体和信息网络的新型技术改变了传统艺术和设计的制作、储存与传播方式。视觉传达设计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中拥有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渠道与更加丰富的创作工具,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旨在探讨数字时代下视觉传达教育的创新方法和策略,从视觉传达设计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方式入手,研究将新媒体技术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优势,并在已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创新性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9-0074-04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融合了艺术、科技与文化,旨在通过视觉元素的有效传达,实现信息的精准表达与情感的深刻触动。在当今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品牌形象塑造的关键,更是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在课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视觉传达设计这门课程不仅是一门技术课,更是一门艺术课和人文课。它旨在通过教育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在实践中实现创新,为未来的设计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数字时代下视觉传达教育的创新方法和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优势
视觉传达是利用视觉符号传递各种信息,如图形、色彩、排版和设计等视觉元素实现信息的传达。不同于语言文字的抽象概念式表达,运用视觉符号传达的信息更为直观、简洁,可以将一些艰涩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将信息有效整合并呈现给观众,因此深受大众喜爱。在数字时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视觉传达的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可能性,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设计媒介与形式,提升了传播效率与互动性,还为教学带来了个性化、生动化和便捷化的革新。
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教学发生了改变,尤其是3D Max、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出现,使视觉传达变得更为立体化。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设置了平面设计、三维建模、动画软件等资源制作类课程,以及Maya等基本软硬件的环境搭建类课程,也有部分院校开设了Unity引擎操作、UE4引擎操作、国产引擎操作等虚拟现实引擎类课程。将这些新技术融合到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之中,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创作和编辑图像、文字和图形,将数据转化为表格、图形和动态效果,而VR技术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沉浸式的设计和展示平台。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在信息呈现和互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数字媒体技术的引入打破了这种局限,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和活力,不仅丰富了设计媒介与形式、提升了传播效率与互动性,还为课程教学带来了个性化、生动化和便捷化的革新。
首先,数字化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教程、在线课程、模拟实验等,将视觉传达的理论和实践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特长和风格,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最后,数字媒体的交互性和生动性使得教学更加有趣和有效,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接触到相关教学资源和内容,展示作品和交流想法,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且,通过数字化媒体,学生可以轻松接触到世界各地的优秀视觉传达作品和最新设计理念,这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激发创作灵感。
综上所述,新媒体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拓展了信息的传播形式和教学手段,但也带来了更多挑战。数字时代视觉传达面临着信息过载、注意力竞争和信息真实性等问题,需要更加注重设计的创新性、可视化传达的清晰性以及用户体验的满意度,以有效传递信息,并吸引和保持观众的注意力。这就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有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和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趋势。
二、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弊端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视觉传达设计是涉及艺术与技术的特殊专业,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艺术审美水平、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注意人文修养课程与数字技术课程并重。当前部分高校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设计课程时,过于注重对“技”的培养,一些院校甚至要求学生每月学完一种软件,追求人才的快速培养和复制,结果过犹不及,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设计的作品也缺乏创新性。还有一些院校过于注重对“艺”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容易跟不上快节奏的设计工作,难以用技术传达思想。
(二)教学模式较陈旧
为了使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行业需求,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包括但不限于新媒体、用户体验设计、AR和VR等领域的知识。学生需要了解最新的趋势和技术,以应对未来的挑战。通过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毕业后拥有最新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不断研究当前的课程,引入最新的案例研究、行业趋势和先进工具;与行业专家和从业者保持联系,以便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定期审查和更新教材,以确保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知识。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知识,并为未来做好准备。但是,目前部分高校还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使用的教材版本过于陈旧,如一些广告设计类教材依然沿用“平面广告设计”“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写作”三大模块,忽略了如今的学科热点如营销传播等内容。并且,多数院校不能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前沿技术,使得教师能力有限。
(三)协同培养机制不健全
视觉传达设计属于实践类专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常要与其他专业、高校或企业建立联系,但部分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纸上谈兵”的现象,使得视觉传达设计人才面临着课程学习和产业实践相脱节的困境。一些教师常年闭门造车,与其他专业、院校和企业缺乏联系,不了解行业动态和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品牌策划、商业素养等市场层面的要求。
三、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路径
在数字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拥有数字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更大,这也对数字人才的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高校亟须找到相应对策。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校端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增加实训课程;企业端也需积极发力,与高校协作,充分利用多方优势资源,多渠道解决数字化人才供给问题。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各大高校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并有针对性地革新教学方法。在当今社会,人民对美的追求日益增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高校应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重点,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针对这一目标,高校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补充。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不仅要涵盖基础理论知识,更应强调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设计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战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高校应消除“艺”“技”分离的教学现象,实现文化艺术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的融合。在培养学生数字技能的同时,更要培育他们的创意及创新思维。可以通过引入跨学科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意灵感。此外,还可以开展创意工作坊、设计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革新也是关键。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无法满足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需求。高校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在线教育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应从课程特点出发,结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革新教学方法。通过优化课程内容、融合艺术与技术、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又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期待。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机。如今互联网的便捷有助于教师借助网络平台资源为学生提供网络课程、电子教材等,创造更丰富、互动性更强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同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竞赛和关卡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真实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到实际的案例之中,培养他们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二,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课堂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用以鼓励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来应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包括设计作品集、参与客户项目或模拟实际工作场景。通过这些项目,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炼创意思维,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同时建立作品集,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实践导向的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技能,还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升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第三,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独特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活动,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尤其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和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和教育资源,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材料。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1)学习兴趣调查:在课程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个性化地选择教学资源和活动。(2)自主学习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多样化的线上学习资源。(3)个别辅导: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方法。(4)进度跟踪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及时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5)在线博物馆:让学生通过博物馆网上展厅获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底蕴,通过作品深挖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目标。
(三)具体案例分析
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实践中,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成功地实施了综合性教学策略,该策略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按照“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实施后改进”三个主要流程,辅以具体案例实践,显著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如在“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课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具有多样性和互补性,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真实的品牌设计项目,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和挑战性。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项目背景,收集品牌相关资料,包括品牌历史、市场竞品分析、目标客户群研究等,在理解了品牌定位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初步制订设计计划,明确各成员的分工和责任。
课程的实施主要经过设计构思、开发和制作、中期检查和反馈三个步骤。在进行设计构思时,各小组结合品牌核心价值和市场定位,经过内部多轮讨论,探索各种设计方向和创意点。在进行设计开发和制作时,小组成员根据构思,运用专业技能和软件工具,将设计理念变为如标志设计、VI系统等可视化设计作品。另外,教师负责项目的中期检查,给予小组指导和建议,让各小组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和优化设计。
课程的实施后改进主要包括成果展示和评估、反思和总结、持续改进和优化三个步骤。各小组在完成设计后进行集中的成果展示,并阐释设计理念,教师和其他小组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方案。小组在收到反馈后进行项目反思,总结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评估反馈和问题反思,对设计作品进行持续改进。最后教师进行进一步指导,帮助学生将作品提升至更高水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在“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课程中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引入真实项目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品牌设计的核心要素,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设计学院意识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于是开始在其他设计课程中推广这一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实践内容。如在“广告创意设计”课程中,教师不但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还组织学生通过市场调研、创意构思、设计执行和成果展示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邀请业界专家开展案例分析讲座,分享广告设计的经验和技巧,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除此之外,学院还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访问课程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和参与在线讨论。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辅导和答疑,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帮助和指导。通过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工具,辅以具体案例实践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实施后改进”教学流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全面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设计的作品也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为学生提供了与业界接轨的实践机会,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
四、结语
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演进,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本文综合分析了数字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优势、挑战和创新方法,认为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项目驱动教学和数字工具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其学习效果。同时,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的利用也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数字时代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仍面临着挑战,因此,对学生持续创新和适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念念. 数字时代下的视觉传达专业创新发展研究[J]. 山西青年,2022(22):88-90.
[2] 柳梦晗. 数字时代背景下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23.
[3] 蒙萃桦. 数字技术指引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与教学:评《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20(3):113.
[4] 刘利娟. 数字时代下视觉传达技术的新观念[J]. 大观(论坛),2019(9):55-56.
[5] 张轩维. 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J]. 现代交际,2019(4):118-119.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