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究

2024-11-01邓婵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10期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本文尝试在“课程思政”视阈下审视并反思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从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大思政”格局、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载体、创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浸润式环境等方面提出路径和对策,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实效性,引导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坚定生态文明理念,做生态文明建设的亲力实践者。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10-0181-03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生态型”人才提出了时代的迫切性需求。大学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其能否拥有高瞻远瞩的发展观念,能否拥有正确的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作为生态教育主要对象的大学生,其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依托于学校教育体系,通过思政课程学习生态文明相关内容,而在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中很难接触到。根据新时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趋势,在“课程思政”理念基础上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成了一个重要课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逻辑蕴意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自上海在“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中率先提出“课程思政”概念后,习近平总书记予以充分肯定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课程思政”不仅在教育理念富有创新性,在育人模式也富有创新性。单纯依靠思政课来全面引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其效果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难以适应新时代带来的严峻挑战。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机融入其他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各方面;或者从其他课程中挖掘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课程、全方位生态育人。

(二)“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要求

党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编制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夯实美丽中国建设基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2]。大学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力量之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正处于关键期,通过课程体系全面系统地帮助他们构建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养成生态素养,真正为构建生态社会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力量支持。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指出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学校办学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党和国家站在人类文明兴衰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支撑,以推动生态理念与生态思想的普及。

二、“课程思政”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

从整体来看,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不足,制约着生态文明教育成效的提升。

(一)系统规划缺乏,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未能建立

高校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育人工程,高校各职能部门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尚未形成合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缺乏统一性、整体性和连贯性。目前我国高校除教育教学外的其他各职能部门尚未树立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意识,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协调,也还未形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认识;课程专任教师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共同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力量相对薄弱,尚未形成系统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合力机制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格局。

(二)教育内容不足,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尚未健全

生态文明教育应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局限在高校思政课上,且内容涉及范围较小。即使有些高校已将生态文明教育逐步纳入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中,但是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较低,无法建立起系统性的框架体系。专业课教师在理论教学中重专业知识培养、轻生态理念培育,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教学资源,导致专业课程未能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质。从总体上看,大多高校都尚未构建有机统一且科学完整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不能有效满足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三)教学载体单一,生态文明教育渗透效果欠佳

生态文明教育是多方位、多路径的,包括理论教育、网络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目前高校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学路径相对单一、教学载体相对较少。思政课教学单一化、流于形式、深度不够,削弱了思政课在相对狭窄的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阵地地位;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对教学载体的有效利用,导致其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载体选择时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契合,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且无法与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降低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载体的运用成效。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主要载体,这一传统思维导致高校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呈弱化现象,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性严重不足。当前不少高校能运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快手、抖音等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但在方式的创新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上还有待更多的突破,否则将会衍生无法调动大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

(四)生态意识薄弱,生态文明日常教育弱化明显

虽然高校思政课已基本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但如何让大学生从内心接受并认同才是关键所在。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生态文明日常教育中略显乏力。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虽然拥有一定的生态文明知识,但是部分思政教师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不够深刻,无法运用特色化的语言模式或者实践方式渗透到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日常教育中。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与实际生活建立紧密联系,日常观察中发现很多大学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进行积极的生态文明行为。这说明大学生在被动接受生态理论知识,尚未建立生态文明观念,缺乏生态行为的积极转化,这也反映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还限制在课堂教学中,生态文明日常教育呈弱化现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校园生态建设中大力开展生态知识普及行动、加强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是一个长远课题。

三、“课程思政”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路径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在“顶层设计、协同联动、同频共振”上下功夫,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探索生态文明教育“大思政”格局

高校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出发,把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工程,配齐建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制定系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实施方案,形成党委领导,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社会、企业等多主体协同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管理机制,在高校各项规章制度中融入生态文明要素,让有章可循的管理制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互配合,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创新模式,推动大学生合法有序参与高校的生态文明治理,让大学生在有效的制度管理下和规范指导下约束自身行为,进而推动建立管理和教学联合作用的生态文明教育大格局。

(二)在协同联动上下功夫,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加强教材建设,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生态文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为立足点,积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道德等内容,深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全方位认知。

其次,发挥学科合力上,坚持系统思维,立足学科特色,努力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实现“进教材、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在不同学科间构建横向“大思政”体系,推动“思政+环保”理念的逐渐渗透。

最后,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课程为辐射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同心圆”课程体系,组织挖掘整合各类课程的生态文明育人元素,真正做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立德树人处处着力、处处有力。

(三)在同频共振上下功夫,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载体

注重校内校外联动,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宽生态文明教育载体,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效果。

1.走出去,聚焦实践赋能

高校要挖掘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增设实践基地,丰富实践教学载体,依托社会实践调查、校外参观、专题讲座、志愿服务、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通道,让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行走到广袤大地、田间地头、教育基地等。

2.引进来,注重润物无声

建立常态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机制,把校外成熟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引进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针对性: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培养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联合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服务进校园活动,宣传心理及精神卫生知识,营造心理健康、校园和谐的良好氛围。这些引进来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切实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3.自己办,注重教学相长

学校建立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库,以“环保时装秀”形式进行生态文明教学成果展,把课堂搬上舞台,融情于景,寓教于剧,积极打造“情景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创新型生态文明教育课;建立生态文明知识科普实践团,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自主制作环保知识小课堂,通过哔哩哔哩、抖音、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积极宣传,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普及……通过“思政+生态”,润物无声、教育无痕,学生们在活动中思想得到洗礼、专长得到施展、能力得到提高。

(四)在日常教育上下功夫,创设生态文明教育浸润式环境

高职要秉持“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的理念,努力创设浸润式的生态文明教育环境,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1.加大高校引导作用

高校要增强对生态文明日常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有针对性开展生态文明日常教育相关活动、生态建设活动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环境考察来创设生态文明教育环境,让学生无形地在浸润式环境中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2.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教师作为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因素,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与生态文明的相关培训,争取打造一支理念先进、知识过硬、能力扎实的育人教师队伍,从而让教师能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植入,加强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情感体验,让无处不在的生态文明教育环境来有效塑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实现润物细无声。

3.激发学生主体作用

大学生要学会对自身的行为及观念进行审视,加强自我管理,树立自我教育意识,提升生态文明道德素质,成为高素养的“生态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通过内在自我意识激发出自觉自律行为,形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3],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是教育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建设的重要方面[4],是高校育人育才不可或缺的环节[5]。高校要在“课程思政”视阈下改变单纯依靠思政课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局面,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领域,在拓宽生态文明理论教学宽度中与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广度中有效结合,以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培养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生态文明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生态环境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关于印发《“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EB/OL]. [2021-02-23].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102/t20210223_822116.html.

[3]韩炜芃.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外国语大学,2021.

[4]黄国翠.新时代高校生态文化育人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21.

[5]李泽敏,曹刚剑.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探究[J].时代报告,2021(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