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维路径研究
2024-11-01李月琦谢娜
摘 要:普及普惠学前教育是实现更公平更有质量学前教育的必要途径。在教育强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本研究从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以剖析南疆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现状,从教育背景、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果四个维度进行问题梳理,并从背景、投入、过程和成果多维进行路径探索,最终实现突破。以期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保障机制,使南疆地区幼儿接受高质量普惠性教育。
关键词:南疆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10-0163-03
引言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要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强国”的远景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十九大提出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并强调要发展普惠性高质量学前教育。
南疆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民族聚居的特色。但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家园社三位一体的学前教育共育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时,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非常薄弱。因此,进一步提高南疆地区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完善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支持公民办性质共同办园是提高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应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其主旨是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形式,使普通民众的子女有园可入、有学可上。
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在保证学前教育的公平及有质量的基础上让儿童得到充分的个性化发展。目前我国关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的主要观点有:杨文(2022)研究中提出,高质量学前教育内涵具体表现为四个维度,包括促进农村幼儿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良好的发展体制机制和资源供给和应有良好的内生动力,能够实现不同主体的协同参与[1]。王鉴,谢雨宸(2022)提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包含导向性质量、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和结果性质量的四个层面的质量理解[2]。霍力岩(2021)研究中,构建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并建立教育背景、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果等四个一级指标以及二级、三级指标。本研究将引用霍力岩研究维度进行探索[3]。
二、南疆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随着2024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提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情况有了较大改善,2018年新疆学前幼儿园入园率达到95.95%,2023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其中南疆3年学前教育和12年基础教育全覆盖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南疆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已初有成效,但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困境,现主要从教育背景、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果等方向对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家长对幼儿在园教育质量观念淡薄
南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经济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国家政府对于南疆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高度重视,截至目前,南疆地区初步实现了普惠性学前教育性质中的普及性原则,解决了入园难问题后,通过与乡村教师访谈发现,仍存在“上好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家长的教育质量观念相对落后,认为幼儿上学就可以,不太关注幼儿在园学什么,表现怎样等问题;第二,家园共育幼儿的问题极为突出,家园共育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南疆地区的家长会出现“离园后不接孩子”、“家长会不参加”等现象,不配合完成家园共育等任务,甚至会觉得幼儿教育是只是幼儿园的任务,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学前教育经费资源配置不合理
教育部经费保障文件中提出,“保障机制”类经费补助标准为年生均 2800元,主要包括幼儿伙食费1450元、幼儿读本费130元、幼儿园保教费1100元、幼儿园采暖费120元。 结合以上标准,通过对喀什地区喀什市10所幼儿园和周边乡镇5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国家政府每年资助幼儿园学费、伙食费等专款补助,保障了幼儿在园的基本费用,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定位,南疆地区的幼儿园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和援疆项目,幼儿入园基本免学费和伙食费,这也保障了学前教育的大范围普及。
但仍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第一,在园所硬件和软件建设上资源分配不均,从幼儿园环境来看,部分乡村地区的公办园和民办园的办园场所较为简陋,没有满足基本的幼儿园办园标准,积木、拼图、图书、绘本等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孩童的学习需要;第二,教师队伍没有持续得到培训发展,用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相对较少,出现了教师虽有主观意愿但无法参加相应的培训以及幼儿园无法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育资源的情况,这都影响了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三)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建设高质量专业化幼儿教师队伍是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从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数量上分析,按照之前有关机构的测算,加上城镇化进程导致的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及幼儿教师的流失率等因素,未来五年幼儿教师新增需求将达到100万左右,需求量大。但与之矛盾的是由于南疆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经济发展因素等综合原因,导致幼儿园教师流动性较大,部分教师存在工作年限较短,随意辞职,扎根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其二,幼儿园教师队伍结构不健全。镇村上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本科学历以上比例远远不达标,还存在专业不对口现象,存在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素质不强;同时在结构上缺少科研教研组,没有重视教师科研素质的提升。其三,2024年,随着“两会”的召开,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待遇有所提高,尤其是乡镇教师,有效减少了教师的流动性,但乡镇教师的流动性问题仍然存在,也影响了育儿质量;其四,在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上,新建园的硬件条件设施齐全,基本满足幼儿园办园标准,在软件条件上,如教师的学历水平,保教能力方面有待提升。综上所述,师资队伍的建设仍存在差距。
(四)南疆地区幼儿园教育活动重点偏离
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幼儿既要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又要探索学习课程新经验,幼儿教育难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育人教育,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新疆将全面落实南疆地区14年免费教育政策,即学前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因此,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对于南疆地区的幼儿是很好的普及政策。幼儿教育重点要与地域特点结合,由于地区偏远,经济和教育都相对落后,再加上语言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学前教育的儿童需加强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
在南疆地区,随着国家通用性语言的普及,幼儿基本在3岁上幼儿园后开始学习国家通用性语言,语言背景知识和文化环境对一个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普及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实施过程的偏差,第一,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会侧重于语言教育,没有将普通话教育融入五大领域教育教学中。第二,教育过程中,对于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的创设有待完善。
三、南疆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推进路径
针对南疆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本研究进行了多维推进路径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一)价值理念——以“儿童为主体”的高质量学前教育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前教育发展,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发展普惠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定为重要目标。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要树立“有质量的普惠性教育”理念,以儿童为主体。
首先,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考虑南疆地区发展特点,加强国家通用性语言的学习,培养幼儿国家认同感;其次,学前教育的发展要遵循幼儿教育发展规律,走“适宜”的发展道路,在办园标准和设施设备配置必须“适宜”,不需要盲目追求高质量;教学内容也需“适宜”,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避免教学“小学化倾向”,以“儿童为主体”,完善高质量发展的普惠性学前教育。
(二)办园体制——完善公民办并举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
普惠性幼儿园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幼儿园:一是公办幼儿园;二是集体或单位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三是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4]。“普惠性幼儿园”更适合大众幼儿入园,可以保障收费合理以及建园标准,教师队伍素质高[5]。在南疆地区,现在的幼儿园结构主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而普惠性幼儿园的标准将成为未来南疆地区办园的标准依据。
在南疆地区,政府的大力资助和援疆项目资助,保障了大多公办幼儿园的发展运作,不少幼儿园还会被“包办”,但执行过程中,仍需结合本地的特点,文化和政治的背景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革,政府和援疆力量也需加强跟踪性监督机制。其次,当地许多民办幼儿园也得到了政策扶持,但在办学质量上仍有所欠缺,还需以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标准为依据,持续改进,做到收费合理、办园规模规范、教师队伍素质达标,坚持学前教育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公办园比例,确保公办园机构和公办园在园儿童“双过半”。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可推动完成幼儿园认定标准及补助标准,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补和支持的重要依据。只有做到公民办幼儿园并举,才能更好的实施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教育过程的评估分为保育教育、园所管理、教师队伍和家园社协调四个维度[6],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育人,而育人核心是教师队伍的质量,第一,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师幼比标准招生,这样既能提高教育质量又能为教师减负。第二,教师结构需以学前教育为基础,尽量减少跨专业流动现象。第三,应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第四,须在教师入职前把好职业素养关,以保证每一位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第五,教师需定期参加培养培训,保持终身学习意识和习惯。从质量评估角度建设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为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程模式——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课程
幼儿园课程作为体现教育质量的核心保障,可建立多种融合模式,将五大领域课程、园本课程以及生成课程融合,形成结合南疆地域及文化特色的多个课程模块。第一,构建园本课程,在构成结合本土化特色的课程体系中,以课程主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为模块,结合五大领域课程,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需要、兴趣、问题、疑惑等主题,结合生活经验,借助游戏开展学习,达到教育目标。第二,突出幼儿学习主体地位。以各年龄段不同身心发展特点,形成不同主题模块的生成性课程,鼓励幼儿主动参与,通过对幼儿进行观察分析评价,了解幼儿对于课程的参与度以及理解度,及时调整课程实施方式,促进幼儿有效学习。
(五)幼儿发展——建立高质量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评价标准
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的最终目标是在于实现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教育成果的评测包括教育普及、幼儿发展及办园成效三个维度,如何精准的看到成效,则需要教育质量监测标准的出现,只有出台明确执行的标准,才能更好的约束幼儿园,使其提升教学质量。而南疆地区就缺少一个可操作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从普及普惠程度达标、保教质量合格、教师队伍建设合格、经费保障到位、群众满意五个维度进行全国试点考察。而南疆地区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也可以以此文件为抓手,以文件中的五个维度为依据,建立高质量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评价标准。
结语
本文从南疆地区的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从教育背景、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果等四个维度进行现状剖析,发现家长教育观念、投入资源分配、教师队伍和国家通用语言等方面问题,并从背景、投入、过程和成果多维进行路径探索。最终提出了树立“以儿童为主题”教育理念,完善公民办并举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教师队伍,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课程,建立高质量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评价标准等改革策略。以期将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普惠性和公益性扎根在幼儿园理念中,促进南疆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文.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义与所需支持[J].学前教育研究,2022,(09):75-78.
[2]王鉴,谢雨宸.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与长效机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9+37.
[3]霍力岩,孙蔷蔷,龙正渝.中国高质量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建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01):1-18.
[4]姜勇,周榆.普惠性幼儿园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全国14省34806个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20(11):58-74.
[5]刘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路径与方向[J].教育研究,2019,40(03):25-28.
[6]霍力岩,孙蔷蔷,龙正渝.中国高质量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建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