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研究
2024-11-01赵莹杨丽萍
摘 要: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中,主要依靠信息资源、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及数据资源面向生产资料及经济资源的转化。结合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优势,明确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载体,针对农村经济建设需求,制定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科学策略,以提升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质量。
关键词:地方高校;图书馆;农村;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10-0097-03
引言
现今,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将是助农发展的新战略,对于强化农村地区信息资源储备有着重要意义。各地区应以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为主导,将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应用于农村经济体系建设,在有效拓展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同时,做好对服务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确保地方高校图书馆能在多个不同层面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帮助。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优势
(一)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
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中心,高校图书馆的教育服务主要功能是面向育人培养提供支持,帮助教师丰富教育资源储备,强化高校教育资源整合能力,并打造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借助图书馆的教育资源及资料信息,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拓宽路径。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能够从信息资源整合的层面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支持。例如,通过借阅图书馆的书籍、期刊、报纸、电子资源可获取最新的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与内容,根据图书馆的信息内容判断经济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开展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经济活动[1]。所以,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更多是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为农户、相关工作人员、企业及从业者创造参与经济活动的便利条件,通过强化专业人员、农户与从业者对于行业信息、市场环境的了解,帮助其针对性地开展经济规划及经济布局,明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以此,满足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信息资源应用需求。
(二)推进专业化的服务指导
高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其图书馆建设必然具有一定的教育属性。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充分结合了各个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知识内容进行分级管理,通过线上平台的教育服务对接,为学生知识学习及教师课程教学资料搜集提供帮助,进一步细化高校课程教学资源内容。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可以借助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为农户、从业者及企业提供教育服务支持,帮助相关专业人员开展专业化服务指导,简化传统模式下专业储备人员管理培训流程[2]。例如,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基于与企业的合作,面向企业提供人员培训支持,通过图书馆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农业企业开展教育培训指导。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将基于高校教育专业属性,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帮助,使相关从业者、农户能对金融体系、经济发展及市场经济等具有一定的了解,为其后续开展多元化的经济建设活动夯实基础。
(三)拓展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实际上是双向互补的发展过程。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区域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支持,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与物力资源。为更好地控制资源应用成本,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与政府机构开展合作的方式,将农村地区打造成为高等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训基地。高校方面主要负责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图书馆数据信息与教育服务资料,农村地区企业及政府机构,则应为高校提供专业人才岗位实训支持,通过专业人才轮岗实训填补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人力资源空缺。该方式不仅满足地方图书馆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核心需求,同时,也能够实现农村经济建设与高校教育发展的双向互补与互利共赢。所以,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将在拓展图书馆育人培养功能方面起到推进作用,有助于更好强化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培养教育能力,充分搭建基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育人培养教育平台。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载体
(一)政策支持
地方高校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政府政策较为了解,能基于政策解读与政策支持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帮助。相比于商业图书馆,地方高校的图书馆能从政府发展战略及国家发展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新时期农业人才培养,明确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并在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及数据资源应用方面加强与农村地区的信息内容共享,通过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建设打造信息管理与教育服务平台。例如,针对农村经济建设中储备人才匮乏问题,地方高校图书馆则可利用本校专业人才培养优势,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并从提升专业人才乡村驻留率的角度,优化农村人文发展体系建设,从人文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层面解决农村地区储备人才匮乏的问题[3]。另外,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当地的政策要求与经济发展规划,基于较小成本投入扩大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产出,使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方向不再局限于教育发展或育人培养,而是能从更高维度考虑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个体化差异,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产业特点及发展需求,强化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供给,促使地方高校能有的放矢地做好面向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服务支持。
(二)教育支持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时间节点的市场变化、环境变化与发展变化等均对经济建设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的不同,为其提供多种不同的教育帮助。例如,涉及农业产业经济建设的教育服务支持,要将部分涉及农业资源及农业发展的学术资料、学术研究成果及科学技术应用于农村经济建设,根据农村地区经济作物生长特点、农业产业链建设需求及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有计划地开展资源供给。帮助农户掌握多种不同的农业生产专业技能,控制农户单方面的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将节省的农业资源应用于扩大农业经济建设再生产,以此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此外,针对部分农村地区的商业发展与金融发展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要从金融体系建设、市场经营管理与构建良好营商发展环境等角度,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帮助,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建设的金融发展需求,将各类不同商业模式资料信息进行充分细化,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布局及以往发展规划,为其提供教育科研的资源支持,将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成果。从而,基于高校图书馆的教育服务平台,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更多层面的支持与帮助。
三、新时期基于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策略
(一)建立专业化服务型管理团队
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型管理团队,运用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资源,面向农村经济建设开展服务对接。团队成员主要由信息采编员、信息处理员、信息查询员、信息传递员等组成,不同成员负责的业务内容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及经济模式等,科学地做好服务管理方向及业务内容的明确[4]。其中,该团队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各类信息,为农村企业、农户等提供优质的信息支持。与此同时,专业化服务型管理团队建设,要从专业与服务两个基础要素进行人员筛选,选择具有农村服务工作经验、良好管理服务意识、极强团队合作能力及专业化知识储备的人员作为处理专员、查询专员及信息传递专员,人员选择应从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心进行选择。专业化服务型管理团队的构建,要重点加强对各类信息资源内容的审核,评估各类信息、书籍内容对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适用性与实用价值,将部分不具备实践意义的内容剔除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专业服务团队的服务支持,有效解决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面临的基础问题,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保障。
(二)打造农村经济建设项目孵化平台
打造农村经济建设的项目孵化平台,借助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发展支持,要重点加强人员培训及储备人才教育,借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强化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接。例如,运用农村经济建设项目孵化平台,吸引与培育农村创业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与管理支持。平台建设将从创新创业培训、技术转化、资金支持及信息支持等层面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帮助,进一步帮助农村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与营商环境,根据当地营商发展的政策支持,激励农村积极参与金融活动及创业活动,帮助农户解决创业发展中知识储备不足的基本难题。其中,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为农户做好发展政策解读,并运用图书馆的书籍资料与信息资料,开展面向农户的服务培训,帮助农户在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教育指导下,逐渐适应新经济发展环境。所以,打造农村经济建设的项目孵化平台,有助于完善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深化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农村企业、政府机构合作发展
深化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农村企业、政府机构的合作发展,利用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从人才培养、教育实训、教育管理服务等多个角度拓展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农村企业的合作路径。其中,政府机构主要起到管理协调作用,通过借鉴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将产教融合及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概念引入农村经济建设体系,在帮助农村地区加强储备人才培养的同时,创新服务管理培训新模式。例如,运用线上培训服务对接,帮助农户普及部分农业生产新技术,并采用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采用远程线上指导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性服务支持,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部分难题,提升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产值,通过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线上培训服务,帮助农村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发展转型与产业升级[5]。所以,深化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农村企业、政府机构的合作发展,主要运用政府机构的政策支持,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帮助,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多方面需求。
(四)推进地方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农村经济活动
地方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农村经济活动,为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专业化指导,则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有效路径。为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针对农村经济发展路线与发展布局进行充分分析,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与特点,定期为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建议,并结合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明确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需求,进一步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多元化特点,运用地方高校现有的图书馆资源储备,强化各个阶段农村经济活动的服务对接,帮助政府机构简化农户参与经济活动的门槛,使农户能在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指导中充分受益。所以,推进地方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农村经济活动,有助于提升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权威性,使地方高校图书馆能在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具有更强的发展领导力。另外,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及云计算技术等为农村地方高校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分析各个阶段农村经济活动开展的可行性与活动成果,根据未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帮助。以此,借助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应用优势,强化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助农发展资源的挖掘,充分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信息资源及数据资源管理支持。
(五)建立地方高校图书馆助农发展服务保障体系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并非单一的信息资源互换与数据信息共享,而是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拓展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渠道,将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资源供给的一种载体加以运用。进一步运用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储备,帮助农户、企业与相关从业者更好为经济发展建设作出贡献。所以,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明确经济扶持主体责任,细化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管理边界,结合高校研究工作、教育工作及服务管理工作成果,有针对性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帮助。换言之,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能有效打破信息差数据垄断,有效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及数据资源转化为劳动资源与商业资源,再通过将劳动资源与商业资源作用于农业生产,能够实现对农业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此外,部分地区开发的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亦可运用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做好服务对接。例如,打造具有良好文化属性的乡村旅游服务产业,将文化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与地方高校育人培养进行结合,把部分适用于文化教育的资源应用于乡村旅游服务资源开发,从文化发展视角为农村地区旅游产业建设提供帮助。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将从资源转化与资源供给等层面,帮助农村地区实现产业振兴与经济振兴,通过建立助农发展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地方高校图书馆能为农村经济建设创造积极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将从信息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及人力资源等层面,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帮助,保持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前瞻性,使部分农业新技术、经济发展新理念及产业发展新模式等能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得到充分运用。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就是要有效利用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教育服务资源,激活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与潜力。
参考文献:
[1]牛翠平.浅议乡镇图书馆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与企业,2014(16):316.
[2]任美林.农村经济发展与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相关性检验[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09):123-126.
[3]张捧侠,周月萍.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60-8561+8563.
[4]杨秀兰.县级图书馆如何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01):86.
[5]王海霞,史蔷.农业院校图书馆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9,28(01):14-1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