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诚信文化的当代转化研究
2024-11-01李秋红
摘 要:中华诚信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实现中华诚信文化的当代转化不仅具有马克思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支撑。同时,中华诚信文化倡导的思诚人道的修身之本、言而有信的社交之本、取信于民的为政之要分别与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相融相通,这为中华诚信文化实现当代转化指明了方向。另外,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完善法治机制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为其实现当代转化提供了现实路径。
关键词:中华诚信文化;当代转化;依据;方向;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10-0085-03
引言
在积淀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一直是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道德理想。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诚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多次在会议中做出认真汲取中华诚信文化的精髓以加强当代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为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学术界对中华诚信文化展开广泛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就目前来看,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华诚信文化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比较逻辑,集中在中华诚信文化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显著特征、时代价值等方面,而对中华诚信文化如何实现过程性转化鲜有涉及。因此,深入剖析中华诚信文化实现当代转化的基本依据、具体方向和实践路径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目前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新时代的诚信建设提供方法指南。
一、中华诚信文化当代转化的基本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马克思的传统文化观。
人们通过归纳总结相关理论著作,不难发现马克思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例如,在《路易·波拿马的雾月十八日》这本书中,马克思曾鞭辟入里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此外,马克思积极汲取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内核,这无疑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马克思对前人思想的辩证取舍,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问世。中华诚信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精华,也有糟粕;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也有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人们需要理性对待中华诚信文化的传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是全盘否定或全盘吸收。
2.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梳理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汲取其中的优秀思想并挖掘其时代价值,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现代文明相融相通[2]。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的科学论断,并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当今中国重新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马克思主义,使其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诚信作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虽然与马克思主义的诚信观来源不同,但二者在精神和理念层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自觉将中华诚信文化融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迫切诉求。
(二)实践依据
1.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欲担大任,必先苦其心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拥有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同时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执政经验,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适时提出培养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的时代青年。其中,尊道德就是指秉承绵延不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扬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向德向善、见贤思齐,具备仁爱的道德情感、适当的道德判断和自觉的道德践履。在中华诚信文化中,“诚”侧重于内心规定,即“内诚与己”,体现的是一种道德修养;“信”则侧重于道德践行,即“外信于人”,体现的是一种外在行为规范。就二者的关系而言,“诚”是“信”的内在自觉,“信”为“诚”的外在表现,“诚”是“神”,“信”为“形”,“诚信”合一,神形兼备,立德立人。一个人如若失去诚信,便失去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位真正的人。由此可见,中华诚信文化的弘扬与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培育具有内在一致性。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共同体,也使其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大变局中,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争相发声,中华民族如何能够在这样纷繁复杂的背景下经得起风浪、耐得住考验、受得了磨难,并且始终初心不改、自信昂扬地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坚定前进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4]。中华诚信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没有出现断层,反而经过岁月的沉淀逐渐凝练出“诚实不自欺,守信不欺人”的价值取向,诚信也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道德品格。由此可知,中华诚信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中华诚信文化的凝聚力,为现代文化建设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中国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地位。
二、中华诚信文化当代转化的具体方向
(一)从思诚人道的修身之本到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诉求
孟子在《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中主张“思诚者,人之道也”[5]。也就是说,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准则。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思诚人道、求索诚信更是被认为是安身立命的先决条件,是一个人获得发展契机的基本道德要求。正所谓“人所以立,信、知、勇也”[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7]。古代社会如此,现代社会亦是如此。诚信是人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要特质。一个人只有培育诚信守信的品格,养成诚信守信的习惯,才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才能在交往中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促进自己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才能形成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通过诚实劳动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可见,传统思诚人道的修身之本与人的现代化发展有着诸多互通之处,人们应积极转化其积极因素,并将其积极因素转到人的现代化培养轨道上。
(二)从言而有信的社交之本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底色
在传统社会中,言而有信是人们进行人际交往时必须遵守的准则。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在《论语·学而》中记载了“与朋友交,言而有信[8]”的遗训,吕不韦在《吕氏春秋·贵言》中记录了“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9]”的遗教,一针见血地指出与朋友交往缺乏诚信的不良后果。孔子的学生曾子认为不具有血缘亲情的人际关系更需要借用诚信来培育和维持,因此,他把与人交往是否做到诚信作为自身反省的重要内容,以确保友谊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便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仅仅依靠法律的硬性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道义的力量,尤其是诚信的力量。这是因为与人交往时坚守诚信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合作共事、平等友爱、和睦相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必要的摩擦,避免不必要的纷争,进而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确保安定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纵观古今、反复比较,不难发现与人交往、言而有信的社交之本对调和现代人际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人们要增强本领、善于实现其从古到今的转化,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靓丽的底色,散布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
(三)从取信于民的为政之要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之基
中国封建社会的为政之要在于取信于民。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在《左传》中写道:“信,国之宝也。[10]”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诚信是一个国家奋勇向前的根基与命脉,是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法宝与钥匙。《论语·子张》中有言:“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11]”意思是说,为政者取信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护,营造出政通人和、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否则民众就会怨声载道,统治秩序就会难以为继。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1日起,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并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时代的种种风浪与挑战,中国共产党更加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深入基层俯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听取人民群众的诉求、解决人民群众的难题,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取信于民的为政之要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历史根据,积极推动其合理性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不仅可以激励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将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且可以确保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三、中华诚信文化当代转化的实践路径
(一)以网络为扶手,拓展多元传播途径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文化传播生态也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深刻变化。文化若不与网络相结合,注定是举步维艰的。中华诚信文化可以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实现自身传播方式的创新,使人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领略其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开展现代综艺节目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它通过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丰富节目的形态要素,为人们打造沉浸式的视听空间,这极大增强了人们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从而使刻板枯燥的史书典籍重新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另外,人们的时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呈现碎片化趋势,短视频便以其短小精悍的优势迅速获得人们的青睐,这也为中华诚信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契机。比如,文化传播者可以截取史书典籍中反映诚信的最精彩的话语与人们进行互动,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深的印象,让中华诚信文化在一次次互动中深入人心。毫无疑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中华诚信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多样新颖的传播方式成为可能,文化传播者要根据人们的兴趣爱好与心理特征,创造灵活多元的传播途径,力争把“阳春白雪”带进千门万户。
(二)以法治为抓手,加强保障机制建设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在《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中提到:“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12]”要合理有序地传承中华诚信文化的精神血脉,必须将其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将其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运用法治的约束作用,筑牢中华诚信文化在当代发展的堤坝。具体来说,就是立法时立法人员不仅要明确诚信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履行主体,还要根据社情民风及时调整诚信法律规则,加大对诚信行为的奖赏力度和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就是执法时执法人员要合法合规地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秉持诚信原则、保持中立态度、杜绝情感用事,努力做到不偏不倚;就是司法时司法人员要恪守诚信底线,不为任何形式的外部势力所影响,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提高司法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此外,有关人员需要做好诚信法律的宣传工作,激励全体社会成员把诚信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只有将中华诚信文化贯穿于法治的各个环节,切实加强法治保障机制建设,才能真正为中华诚信文化的当代转化保驾护航。
(三)以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为提手,扩大诚信文化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对公民提出了诚信的价值要求,具体表现为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三个方面,这与中华诚信文化的精神追求不谋而合。可以说,中华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的根基和源泉,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是中华诚信文化的赓续与升华,二者一脉相承、互相成就。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扩大诚信文化共识,实现中华诚信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把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人们在平凡生活中认知诚信、感悟诚信、履践诚信,逐渐使诚信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营养剂”。譬如,在宣传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时,可以截取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其进行解读,这样既有利于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的理解,又有助于弘扬中华诚信文化。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经过十余年的撒播,已经遍布社会的大街小巷,这为中华诚信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搭建了良好平台。中华诚信文化应把握机会,实现自身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
结语
在中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今天,积极推动中华诚信文化的当代转化不仅与马克思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相契合,而且与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需要相适应。中华诚信文化蕴含的思诚人道的修身之本、言而有信的社交之本、取信于民的为政之要,对新时代实现人的现代化、创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精华。要以开拓现代传播方式、加强法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三个角度为切入点,助力中华诚信文化在当代中国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2]李泽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J].红旗文稿,2021,12(02):36-40.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
[4]胡海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总体性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261.
[5]文敏.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22.265.
[6]冯玮.日本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710.
[7]孙宏良.论语述读[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515.
[8]朱承.信念与教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275.
[9]朱承.信念与教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490.
[10]方铭.鉴古知今[M].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17.209.
[11]邓全明.大学国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219.
[12]庞申伟.试析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英雄文化的重要论述[J].新疆社会科学,2019,10(04):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