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师范生“慢就业”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2024-11-01李龙娇卓星友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10期

摘 要: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高校就业育人成效明显。但随着人口负增长,幼儿园“关停潮”的袭来,高职院校师范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高校在预防和应对学生“慢就业”问题上仍有换挡提速的空间。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责任共同体、建设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打造专业指导团队等都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将从高校视角分析高职院校师范生“慢就业”的成因,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慢就业;师范生;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F249.2;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10-0073-03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职院校师范生能否顺利毕业,找到适合的工作不仅关系到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近几年“慢就业”现象愈加突显,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升学、考编、游历、兼职或陪伴父母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去从事稳定的工作,由此成为“慢就业”群体。“慢就业”显著降低了毕业生的工资收入和工作机会,同时,“慢就业”所产生的“职业空档期”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下降,抑制毕业生的长期职业发展[1]。“慢就业”的产生是由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24年,教育部要求要强化高校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责任。因此本文从高校视角深入剖析高职师范生“慢就业”的原因,探索促进师范生充分就业的路径。

一、高职院校师范生慢就业的样态

据教育部官方统计,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1158万人。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比例从2022年的15.9%显著上升到2023年的18.9%。慢就业的产生是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的直接指导者和服务者,高校在解决'慢就业'问题上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此,本文将福建某高职院校2023届638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初职获取时间及就业意向进行持续跟进,发现学生呈现就业进度缓慢和就业心态散漫两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就业进度缓慢。数据显示该届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离校前,已经落实就业去向人数为393人,其中专升本人数为212人,实际就业人数181人,尚未就业245人,未就业毕业生占比38.40%;第二阶段为离校后到7月15日,已经落实就业去向人数564人,除去专升本人数,实际就业人数352人,尚未就业人数74人,未就业毕业生占比11.59%;第三阶段为7月15日后到11月底,已经落实就业去向人数607人,除去专升本人数,实际就业人数395人,31人未就业,其中考证延缓就业5人,全职考编暂不就业8人,因其他原因选择不就业18人。

其次是就业心态散漫。研究发现学生求职心态存在四个特征。第一种是对就业市场认识不清,体现在盲目乐观,认识不到竞争市场的压力,放松了对工作的紧迫感,直接就业难以成为第一选择。第二种是对自己认识不够,体现在不够自信,不知道能做什么,对未来方向摇摆不定,不敢步入职场。第三种存在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担当。第四种打着全职招考的幌子逃避就业。

二、高职院校师范生慢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专业扩招人才供大于求

地方高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专业定位和服务面向不清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加之专业建设时间较短,专业竞争力不强,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就业状况明显低于预期。本文研究对象所在二级学院,10年间毕业生数从50人增长至600余人,与招生数快速扩张相反的是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大量幼儿园关停,用工市场萎缩。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在园的幼儿人数 4627.55万人,比2021年减少了177.66 万人,下降了3.7%,仅2022年一年,全国关停的幼儿园数量达到了5160所。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加之扩招导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因此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必然。从学生就业去向也能印证这一事实。在找到工作的学生中,64.30%的学生进入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其余141人则选择其他行业就业。虽然不排除部分学生有个人择业偏向,但从就业结构来看,由于供过于求,部分学生难以在所学专业行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转向其他行业。

(二)培养的人才竞争力不足

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是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关键,从根本上来说,就业率、就业的满意度,就业的适应性是由高校教育质量决定的[2]。根据笔者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培养的师范毕业生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师资队伍无法满足高质量教学的需求,部分课程聘请在校研究生讲授,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二是课程安排与就业时间冲突。例如,根据要求学生必须完成18周的集中实习,学生在大三上阶段上课2个月后前往幼儿园完成集中实习,大三下学期返校开展线上实训和线下课程,整个授课会在4月底结束。这样的教学安排与毕业班就业重点工作相矛盾,甚至阻碍学生顺利步入就业市场。三是实习实训缺乏前期调研和过程监管,学生体验感不佳,导致学生转做其他行业。四是人才质量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专业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引导不够,教与学出现了严重的偏离。双方都投入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却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自身职业生涯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3]。

(三)就业工作责任体系不完善

高校大学生就业责任体系不完善、对责任主体认识不清等体制性问题普遍存在[4]。于高职师范院校而言,首先是全校促就业责任意识不强,未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就业工作格局;二是学院内部全员促就业责任不清,二级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研究部署就业工作较少,班主任、专任教师承担就业工作较少,由于就业率的刚性要求,就业压力往往层层传导到毕业班辅导员身上,全员促就业最终因为没有约束沦为一纸空谈;第三校-院联动不够紧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学院在就业政策、简历制作指导、求职礼仪、模拟笔试面试等环节专题指导不够,学生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进行学习,效果不佳,同时学院遇到学生就业问题也没有及时向校级就业部门寻求帮助,未形成有效联动机制。

(四)就业指导和服务不成体系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内容以暂时性的技巧介绍为主,教学形式以理论传授为主,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5]。高职院校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反映课堂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对自己的职业教育积极作用不大。除了课程教育外,学院通过召开新老生交流会、企业宣讲会、就业政策宣讲会等形式进行职业指导,又举办校园招聘会、就业岗位推荐、困难帮扶等措施促进学生就业。但就业指导和服务不成体系,存在计划性、统筹性、连贯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不强。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完整的就业考核指标和激励措施,缺乏顶层设计,就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除此之外,学校会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赛事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但是活动形式比较传统,学生参加比赛普遍存在功利主义倾向,辐射带动效果不佳,以赛促能的效果不够明显。

(五)直接就业指导队伍专业性不强

曲建武老师对大学生就业也阐述过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现在很多学校把就业率压到了辅导员身上,为此辅导员很犯难。不做,这是学校交给的任务,一些学校还把就业率作为考核辅导员工作的主要指标;做吧,辅导员没有资源(与用人单位没有人脉,对学生专业能力把握不准,特别是学生还有大量的思想问题要解决),只能苦口婆心地劝说学生早就业,别“缓就业”,甚至“哀求”学生:“帮帮老师的忙,哪怕签订个假就业协议也行。”按照高职院校现行就业工作现状,毕业班辅导员是学生就业工作的直接推动者,因所学专业与所带学生专业不能完全匹配,辅导员个人的求职经验对学生就业参考价值有限,加之日常工作繁杂,辅导员对就业工作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就业指导和服务专业性不强,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破解大学生慢就业的对策思考

(一)优化设置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建设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以落实执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高等职业院校应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更新中找准定位,用好办学自主权,认真开展市场需求调研,不断完善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链,灵活设置专业,做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衔接,培养方案与岗位能力衔接,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衔接,毕业到工作的无缝衔接。根据学生就业、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师资队伍等情况决定培养结构,做强优势特色专业,开办产业发展急需专业,对社会需求不高的专业适时减少招生数量;对建设质量不高、培养质量较差的专业,主体专业群建设体系外的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及同质化的专业,采取整合或撤销等方式优化重组专业结构,构建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招生、培养和就业良性循环的专业体系。

(二)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师范生培养离不开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根据招生规模打造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减少外聘师资数量。教师要根据新时代教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就业思想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根据高职师范生就业规律,将专业课程前置或灵活调整实习时间,在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期减少课程安排,以利于学生尽快就业;对实习进行过程考察,及时关切学生需要和实习感受,提高实习实训的收获感,增强学生对从业岗位的兴趣;加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设,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吸纳优秀校友园长和进校园进行实操类课程教学,同时加强对任课教师下幼儿园的调研要求,了解实际市场需要,增强人岗匹配度,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思政课阵地和辅导员思想引领作用,对大学生加强就业价值观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三)构建就业工作责任共同体

高校是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其服务主体意识的强度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对于高职院校,需要全员转变就业育人理念,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以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为目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二级学院在具体落实和推进工作过程中,书记和院长要共同担责,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等全员参与就业服务,打破认为学生才是就业工作唯一直接责任的观念,辅导员、班主任和就业导师,校院领导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和服务,将责任层层分解和细化,构建清晰完整全员促就业的工作责任共同体。推动建设分层分级、各司其职的“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专业特色制定就业工作方案,分级落实工作责任。推动形成学校—学院—就业统筹协调推进学生就业的工作机制,利用考评和奖惩机制,调动全校各方力量形成全员促就业工作合力的局面。

(四)建设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构建符合高职师范生特点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需要提高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将课程安排贯穿大学各阶段。课程外制定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方案,大一阶段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概念,认知所学专业和未来方向,明确学习目标,大二阶段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家国情怀,学好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大三阶段着重开展职场锻炼,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高效的帮扶,通过专升本交流辅导、教师专项培训、师范生校园招聘、岗位信息推送、对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并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简历制作大赛、面试指导等赛项,增强职业赛事辐射面,帮助毕业生提升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顺利就业。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把学期见习和就业实习相结合,把寒暑假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把专业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求职意愿,提升就业能力。深入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客观评估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立足自身实际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投身到艰苦地区、重点领域等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五)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团队

打造高质量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团队,首先要引入外界专业力量,加强对团队的培训,开展就业工作专项指导,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团队。设立二级学院就业联络人,统筹就业工作服务和研究,各毕业班辅导员分工协作,同步化推进就业工作,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对辅导员个人加强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培训,为毕业生提供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指导。成立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室,围绕促就业开展工作和研究,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阵地覆盖到学生成长各领域,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让学生所求有所应,就业有保障。

结语

高校承担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业工作在高校的工作中越来越重要,这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不能固步自封,纯粹讲大情怀,要认识到就业形势严峻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必须发挥集体智慧,在专业优化、责任主体、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和队伍建设上面花功夫,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将就业育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宋学红.地方高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思考——以吉林省为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3,39(5):115–117.

[2]黄振宣.试论大学生就业中高校责任的有限性[J].高教论坛,2014(7):100–102.

[3]刘振中.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责任的分担与制度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9):32–35.

[4]王以梁.大学生“慢就业”的现状、成因与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3(11):106–111.

[5]宋学红.地方高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思考——以吉林省为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3,39(5):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