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技术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实践
2024-11-01孔宝莲
摘要:图书馆是文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态势也因此得到普遍关注。以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思路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服务转型实践方法,分别就信息化工作系统建设、应用自助服务模式、改善同步服务能力、优化系统服务安全性等内容进行分析,最后简单就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进行展望,助力其长期发展。
关键词:移动互联技术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自助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PracticeofPromotingLibraryServiceTransformationThroughMobileInternetTechnology
KONGBaolian
JianningCountyLibrary,SanmningCity,FujianProvince,354500China
Abstract:Libraryisanimportantcomponentofculturalandeducationalundertakings,andthe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trendsofpubliclibrariesinvariousregionshavethereforereceivedwidespreadattention.Takingthetransformationoflibraryservicesundermobileinternettechnologyasthestartingpoint,andonthisbasis,thispaperanalyzesthepracticalmethodsofservicetransformation,includingtheconstructionofinformationworksystems,applicationofself-servicemodels,improvementofsynchronousservicecapabilities,andoptimizationofsystemservicesecurity.Finally,abriefoutlookonthetransformationoflibraryservicesundermobileinternettechnologyisprovidedtoassistitslong-termdevelopment.
KeyWords:Mobileinternettechnology;Publiclibraries;Servicetransformation;Self-service
移动互联(mobileinternet)是移动互联网的简称,一般是指以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为基础,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实践活动。其工作原理为用户端通过移动终端来对因特网上的信息进行访问,并获取一些所需要的信息,享受一系列信息服务带来的便利。现代社会对移动互联的依赖性较高,客观促进了发展和运用,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多类组织可以在移动互联技术推动下实现发展突破[1]。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文教事业中的作用突出,分析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思路、实践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思路
1.1移动服务
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可以首先着眼“移动”,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作为依托,使图书馆的服务能够脱离空间层面的一般限制,实现移动化。例如:图书馆的各类电子书、数字化资源,可以利用网络渠道提供给用户,用户无须到馆,借助数字化终端、移动通信技术提出服务申请,图书馆根据其申请信息进行审核,核准无误后即可远程将对应资源提供给申请者,改善服务的便捷性。图书馆内部的一些工作也可以采用移动模式,如资源的更新、传输等,以进一步提升工作灵活性,为服务转型提供更多支持[2]。
1.2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基本思路,主要强调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推广等环节进行优化,以信息化形式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工作方式。以服务内容为例,大部分公共图书馆藏书规模在10万册甚至百万册以上,这些藏书早期多以纸质形式为主,未来在移动互联技术下,读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图书馆服务转型也应寻求优化,以数字化资源丰富馆藏资源数目,建设信息化访问模式、服务系统和数据库,为访问者提供立体性的信息化服务,实现服务形式、内容的转型突破[3]。
1.3安全性改善
从转型角度上看,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但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移动互联技术支持下的图书馆服务,往往依赖网络渠道和技术方法,这就意味着网络层面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未来公共图书馆也应从安全角度出发,对服务进行转型优化。重点包括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加密、加强线下授权安全控制的,使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安全控制能力能够同步得到优化。例如:节点机密技术可以服务数据库安全管控、通信加密可以改善移动互联模式的应用安全性等[4]。
1.4同步服务能力提升
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可以摆脱时间、空间条件的一般制约,在短时间内同步面向多名读者提供服务。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可能较大,进入节假日、读书日、主题活动期间,大量读者可能同步访问图书馆,对图书馆的移动互联系统和信息服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未来图书馆的服务转型也应关注改善同步服务水平的优化,可以建设面向多个渠道提供信息服务、组织资源传输、下达工作指令的作业系统,并以现场控制的方式提升各部分工作的独立性、保证逻辑思路清晰,使公共图书馆的同步服务能力得到改善[5]。
2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实践方法
2.1建立信息化工作系统
以移动互联技术为基础,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实践应关注优势技术应用,未来主张首先建设具有一定覆盖效应的信息化工作系统,以该系统为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提供支持。重点建设内容包括资源配置、物联网基础两个方面。
公共图书馆具有开放性,这要求其能够与各类主体实现高质量的稳定关联,如建宁县图书馆,主要面向本地群众提供阅读推广方面的服务,服务范围大、受众范围广泛,在进行物联网建设时,需要以图书馆为中心,辐射至少四类主体,即馆藏资源、馆内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和其他有关组织(如教育部门、文化工作部门)。为保证物联网工作能力,要求以5G承载网为基础进行物联网通信系统搭建,在此基础上做好硬件资源管理。考虑到公共图书馆内的资源比较丰富,且服务过程中可能需要同步处理多个指令信息、响应多条服务申请,建议图书馆建设内部计算机群,计算机群内的计算机配置可参考表1标准。
其他资源的配置也应结合图书馆需要具体确定,以保证信息化工作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技术优势,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
2.2做好数据库建设和更新
尝试借助移动互联技术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应考虑其信息化、移动服务的基本特点,建设信息化的数据库,并组织更新,保证数据库的服务能力。结合公共图书馆的一般特点,数据库可采用层次化模式,更新工作采用定期和非定期并行的方式,为图书馆服务转型提供基础性支持。
数据库分层模式以类别分层为基础,即根据数字化资源的类别,建设若干层次的信息化数据库。其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按照图1所示模式,图书馆的数据库分为至少3个层次:第一层为总体分类层,按照数字化资源的类别,分别分为技术类资源、教育类资源、名著类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第二层分库以第一层类别为基础,如名著类资源可以细分为中国名著、外国名著;第三层分库继续对第二层分库进行拓展,如外国名著进一步分为法国文学名著、英国文学名著等。如有必要可以继续进行数据库的细化设计,将法国文学名著按照作者差别,细分为巴尔扎克作品、大仲马作品等。细化的数据库可以显著提升读者的访问体验,便于其根据需要选择数字化资源。
定期和非定期并行的更新方式,可以提升图书馆内部工作的独立性、灵活性。图书馆可以以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为周期,对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进行评估,将一些新的文教类资源纳入本馆的数据库中,形成数字化资源服务大众。在此基础上,由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分析、研究,即便未达到更新周期,也可以将有价值的资源填充到数据库中,优化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丰富性。
2.3引入CAN总线技术
各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引入自助服务模式,发挥用户一端移动互联技术的优势,使其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访问公共图书馆,获取所需服务。为保证此服务的可实现性,应引入CAN总线技术,提升系统同步服务能力,使其可以同步面向多名访问者提供实时化的自助服务。
公共图书馆应开放网络访问渠道,读者尝试访问图书馆时,可以键入个人信息,接受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分析审核,根据审核结果确定其身份的合法性,决定是否开放访问权限。考虑到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较大,需要利用CAN总线技术为不同访问者提供较独立的访问渠道,也为馆内工作系统提供指令下达、信息反馈的独立渠道。
根据图2所示模式,图书馆面向不同群体提供独立的通信渠道,这些渠道以移动互联平台(包括硬件设施以及对应的通信技术等)发挥作用,用户的自助服务、系统的工作指令等,均以相对独立的信道完成传输、交互,因CAN总线系统下的通信活动可以做到互不干扰,且信道仍具有进一步扩展服务范围的能力,即便同步进行访问的用户较多、提出的自助服务要求各有差别,图书馆工作中心也可以快速、准确的予以响应,充分发挥移动互联技术优势,实现图书馆服务的优化,完成信息化转型。
3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展望
对移动互联技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工作进行展望,可以发现其未来会更多关注技术标准的统一化,并重视不同技术的联动。技术标准统一化,是指未来某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可以采用相似或相同的技术标准,组织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建设数据库、工作系统,以实现优势技术标准的共享共用,避免各图书馆单独进行技术研究、建设分析的麻烦。技术联动则关注通信技术、云技术、大数据技术与移动互联技术的联动,例如:通过云技术进行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可以将不同图书馆的资源汇总到云空间内,满足大量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改善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的延伸效应,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综合转型。
4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技术可以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建议从移动服务、信息化建设、改善安全性和同步服务能力的角度寻求突破,利用现有技术方法改善图书馆工作能力。具体实践层面,建议图书馆建立具有一定覆盖效应的信息化工作系统,组织数据库建设,并推动自助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设法提升系统同步服务能力,改善安全性,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技术优势,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从发展角度出发,未来的图书馆服务转型还应重视技术标准化和联动效应,不断匹配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履行应尽义务。
参考文献
[1] 杜文龙.大数据视域下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的可视化研究[J].物联网技术,2023,13(8):99-101,104.
[2] 马明月,孙作萍.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新思路研究[J].文化产业,2022(24):95-97.
[3] 孙振兴.基于用户画像的移动图书馆精准化服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4] 郭振桥.移动阅读对读者和图书馆服务影响研究: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3):132-133.
[5] 袁先文.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