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市街:时光深处的市井画卷

2024-11-01殷陈萱

现代苏州 2024年18期

苏州城区里街巷众多,古朴的、潮流的、现代的,随便说个关键词,脑海中都能蹦出几个网红街巷的名字。众多选择中,皮市街这条宝藏小路似乎只在荷花盛开的初夏才会“出圈”,而这条生活气息浓厚的街道,却蕴藏着城市灵魂中的闲适与自在。

时代在变

这条街上的人不变

如果跟苏州人闲聊提起皮市街,十有八九会聊到这里的花鸟市场与名字起源。早在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刻绘的《姑苏图》上,“皮市街”已经存在。这个有些特殊的名字究竟从何而来,世间流传着两种比较常见的说法。一种称,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在这里建造别墅,所以有了“皮墅”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墅”喊着喊着就变成了“皮市”,街道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皮市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南起观前街、北至西北街的这条长街在宋代曾是各地的皮货商人设摊开店的好地方,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皮货市场,“皮市街”的名字也因此而来。有趣的是,扬州也有条同名的街道因历史上的皮货生意而得名。两种说法各有千秋,全凭大家自己定夺,不过皮日休与这里的确渊源匪浅。

晚唐作家皮日休出生于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寒窗苦读数十年,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他以进士榜末及第,但未被授官。咸通十年(公元869年),皮日休应辟来到苏州,担任官职。在这片钟灵毓秀的鱼米之乡,他成家立业并创作出许多流传至今的散文诗歌。皮市街居民中出名的可不止皮日休一人,曾任燕京大学法律教授、国立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的潘昌煦过去也爱在这里溜达。半个多世纪以前,这位留着三绺短须、身穿一袭褪色灰袍古稀老人,总是手提菜篮,漫步于长街上。潘昌煦考取光绪进士后,曾远赴日本留学,后回到北京高校任教。执教数年后,他告老还乡,选择回到皮市街安度晚年,烟火气十足的老街成了他的自由天地。

要真细数,位于苏州中轴线上的皮市街从北边起就人文景点众多。西侧的敬文实验小学校,由乐善好施的香港爱国侨胞朱敬文于1942年自筹资金创办,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具有见贤思齐、崇尚正义、博学笃行品质的新时代少年。学校不远处的程宅始建于清末,原建筑有四进,现遗存三进,第三进的楼厅前还保存着一座砖雕门楼,额书上的“贻厥孙谋”出自于《尚书·五子之歌》,寓意着保障子孙后代的福祉。皮市街257号的徐宅也有着自己的特色,这座朝东一路五进的老建筑中,如今依旧保存着三座砖雕门楼,其中一座的额书上写着出自《千字文》的“悦豫且康”,表达着身心都快乐安康的美好期待。再往前白塔西路与皮市街交叉口旁的白塔公园中,还留存着南宋赵虎臣的故居遗址,这里的东侧还曾传出过吴王夫差妹妹落葬时曾有仙鹤飞来的动人故事。仿佛皮市街上的每一处文化遗迹都在诉说着这条长街的前世今生,时代风云变幻,亘古不变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永怀期待的美好心灵。

人间烟火气

还得看古城里的花鸟鱼虫

如果说过去的皮市街就已经是古城人间烟火的最好体验点,那么通过古城改造注入新鲜血液的街道与市集活动,就是这里吸引年轻人体验苏州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不少老苏州最爱在夏季光顾这里,当炎热的空气中急需一点自然的沁香时,来荷花市集赶个趟,总是没错的。赏荷、采荷、买荷早就是融进苏州城市DNA里约定俗成的活动了。卖荷的阿婆们往往会穿着老式格纹的长袖棉衫,戴着遮阳帽,背着腰间的斜挎包,早早就提着盛满荷花与莲蓬的塑料桶站在路两旁开始销售。粉中带白含苞待放的荷花与翠绿的莲蓬大多产自太湖东西山,优渥的水土给了这些植物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它们也心甘情愿将花朵的美丽与果实的美味奉献给这里的人民。社交媒体的滚滚浪潮来临前,皮市街早就是苏州人买荷的好去处。随着一张张荷花主题美照陆续上传,这里已经成为了大家拍摄氛围感大片的新目的地。穿着长裙背着帆布包的小姑娘们几乎人手一束国风纸张包起的荷花。亲切的阿婆还会用夹杂着点苏州口音的普通话手把手教她们如何修剪能更好延长花卉盛开的时间。温馨的互动、鲜艳的花卉,这幅洋溢着夏日气息的生活画卷实在既生动又明媚。

荷花市集上,主角可不止荷花一种,各色时令水果、新鲜蔬菜琳琅满目,真叫爱好不时不食的苏州人走不动道。皮市街的亲切感大概就藏在这些毫无距离感的客商关系中。街巷南段的花鸟市场,无论何时前往都显得熙熙攘攘,每家店铺都将自己得意的产品摆满门口,无限延伸到街道上。售卖花卉植物的商铺几乎家家都用植物完成了门头到地面的过渡,仿佛是经由橱窗设计师之手精心打造过一般。从近一人高的大型盆栽,到中型灌木,再到色彩斑斓的迷你多肉;从中式韵味十足的苏式盆栽,到西式插花,再到小众的进口植物……光是靠眼睛欣赏完一家店的植物,都得花上好一会儿工夫,更别说整条街的任君挑选了。售卖鸟兽鱼虫的商铺更是为这条街巷增添了鲜活与生机,透明鱼缸里彩色的观赏鱼、躲在塑料盒子木屑中的金丝熊、随手撸一把都会被治愈的安哥拉兔,还有竹篓里的蝈蝈、刚破壳不久的小鸡、四处爬动的乌龟,几乎家养的常见宠物,在这里都能一网打尽。仅仅是路过,都生动得让人挪不开眼,遇上好奇的,老板还会主动抓起来,邀请你摸一摸,看看品相。

说是花鸟市场,这里的古玩红木甚至旧版电子产品货都很齐全,席卷时代的复古风潮自然也是没放过皮市街的。古玩店里的常客不再只有盘着核桃穿着布鞋的“扫地僧”老头,穿着时尚、热爱淘宝的年轻人也成了新客群。来店里精挑细选几件有味道的老玩意儿,放在家里,既能彰显主人的好品位,又能吸引气味相投的识货好友。二手店里,陈列在货架上的CCD相机正在热卖,曾经风靡一时的复古胶卷画质又一次成为流行趋势,前来挖掘宝藏的顾客络绎不绝。这里还有各式手串、葫芦、陶瓷制品等手工艺品和民间艺术品,价格实惠、种类繁多。穿梭在这些融入着故事与温度的物件之间,皮市街不再仅是一条平凡的古老街巷,而是展现复古文化魅力、连接古老与新生的平台。

文豪也沉迷的市井美食

一起来尝尝

正如潘昌煦功成名就后回到故乡沉溺于市井生活中,皮市街的美食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怎能让如此多名家为其流连忘返。说起别有滋味的赤豆猪油糕,想都不用想最出名的一定是位于皮市街277号的杨招娣糕点。店内出售不同类型的赤豆糕还有糖粥等,每天下午营业,卖完就收摊。带猪油的糕团,口感更加油润松软,趁热下肚,能感受到从舌尖到肠胃都被照顾得舒舒服服的妥帖。想要买到种类更多、花样更多的糕团,不远处的近水楼就能满足糯叽叽爱好者。上世纪末,因为一家人都爱吃糕团,老板霍玉根与父亲、弟弟一起,开始制作并出售各种花样的苏式糕团。因为太受欢迎,品牌“近水楼”应运而生。在原有的元宵汤圆、撑腰糕、青团、粽子、桂花糖年糕、八宝饭等品类上,老板研发出了“团、圆、糕、粽、发”五大产品体系,包括了团子、汤圆、糕类、粽子与发酵类制品。不管是口感还是价格,近水楼都特别亲民,每逢节庆,来这里大采购一番回家招待亲朋好友的顾客大有人在。老苏州、新苏州,还有外地游客只要来了店里,想空着手离开可不容易。

开在敬文小学旁的赤小豆饮食店,是苏式糖水铺的代表。几块钱一碗的赤豆小圆子、桂花糖粥,醇香味十足的卤鸡脚、鸡腿、鸡蛋,还有夏季限定带点薄荷味道的百合绿豆汤。不少曾在附近读过书的孩子都有过放学后与同学来这里吃吃甜品、聊聊八卦的经历。再往前几步,鲜得楼的时令野菜砂锅馄饨也是苏州数得上的美味。随手翻翻菜单,蒲公英猪肉砂锅馄饨、金花菜猪肉馄饨、萝卜缨猪肉馄饨,还有不定期上桌的时令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热腾腾的砂锅端上桌,一个个馅料扎实的馄饨配上淡香的汤底,再咬两口酥脆的面拖大排,这滋味,不管何时来吃都是叫人难忘。

年轻人爱来皮市街,大概还因为这里的几家网红麻辣烫店。十年麻辣烫早已成为了二十年老店,尝一口醇厚的汤底,记忆中最传统的麻辣烫味道就一下就被唤醒。新鲜的毛肚、鸭血、百叶、冬瓜……拿个篮子尽情挑选,就没有不好吃的。重庆一绝麻辣烫店也是营业多年的老商户,蒜香味浓厚的汤底特别适合涮油面筋、小白菜、豆皮等吸汁的食材,店内的四五张桌子,遇上高峰时期还需要排个队,但无论多长的等待,都能让人不虚此行。花鸟市场对面的正宗重庆麻辣烫也早有已超过十五年历史,冰柜里整齐罗列的新鲜食材,大骨头熬出的高汤底,再配上老板自己炸的油泼辣子,入口的麻辣鲜香真对得起店名里的“正宗”二字。

吃了麻辣烫,总要再来点清新爽口的苏帮菜平衡一下。小园楼和满江雨都是上能吃阖家团圆年夜饭,下能做家常便饭的高品质餐馆。小园楼的松鼠鳜鱼、响油鳝糊、毛蟹年糕都是价格对得起菜量与口味的招牌,葱油拌面、咸肉菜饭放嘴里也着实越嚼越香。满江雨是近几年的苏帮菜馆后起之秀,湖中三白、黄焖河鳗、虾仁蟹黄豆腐等菜品,既是大家熟悉的江南味道,又融入了那么点创新,丰富的口感和超高性价比直叫人欲罢不能。

还有禾木饭店满口酱香的鱿鱼炒饭、阿有河南烩面店的白切羊肉与海带豆皮配烩面、南园村一笼笼白嫩的包子,皮市街的美食,恐怕想尝个遍,真要在这里住上个一年半载才够。贩卖美味与贩卖回忆、贩卖鲜活的小店铺交相辉映,共同构成这条既古老又年轻的街巷。如果想真的定义皮市街,体验带有苏式情怀的人间烟火,不妨亲自来这里走上一圈,沿街的各色商户必将用真诚的心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