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成本解析

2024-10-31李郁

南北桥 2024年19期

[摘 要]边坡地质灾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但因其涉及范围广、施工难度大、过程变数多,较常规的支护工程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某项目山体综合治理工程为例,系统解析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及对应成本指标,以期为其他类似项目成本测算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成本测算;治理施工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对于邻近山体、地质灾害多发、崩塌、滑坡重点防治区域的建设用地,在用地规划条件中增加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对项目立项成本测算也提出了新考验。本文以某项目山体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对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方式及成本构成进行解析,提炼成本经验数据,为后续涉及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项目成本测算提供思路和参考。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治理范围为山体坡脚至山体分水岭(标高80~280m)、南北长度约418m的范围,总治理面积约10万m2。治理内容包括清表,刷坡,孤石、危岩体清除或加固,锚杆格构梁封板,拦石系统,排水系统,复绿等。下面将结合典型治理措施,对具体治理措施及成本情况进行展开分析。

2 治理措施及成本分析

2.1 清表

清表即在治理施工启动前,人工进行坡面植被杂草清理,还原原始坡面,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清除坡面植被、松散土体及浮石、清表后岩质坡面非贯通裂隙水泥砂浆填缝。

清表成本因项目规模大小、施工场地复杂性而异,清表面积单方40~45元/m2不等。

2.2 刷坡

刷坡即机械开挖修整坡面至设计标高。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清除危岩体、崩塌体及修坡整形、土石方外运等,如刷坡过程遇到孤石,还可能产生SNS柔性主动防护网及锚杆等施工。

常规刷坡主要以机械施工为主,通常有现成的施工便道后方可作业,故成本受场地条件影响相对较小。本项目刷坡厚度约1m,刷坡面积单方成本约242元/m2(不含大型孤石处理)。如刷坡过程遇到大型孤石,无法通过刷坡直接清除,需单独静态爆破处理的,则按下文所述的孤石处理单价另行计算。

2.3 锚杆(索)格构梁护坡

锚杆(索)格构梁护坡是常见的边坡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格构梁及锚杆(索)制安、泄水措施,视坡面完整性程度,可能增加钢筋混凝土封板[1]。锚杆(索)格构梁护坡工程量大小与坡面现状地势起伏有直接关系,根据现场施工统计数据,坡面在可进行刷坡找平、刻槽的情况下,混凝土实际浇筑量是图纸理论计算工程量的1.05倍。若坡面凹凸不平,且现场无条件进行刷坡找平,则需要结合实际坡面情况考虑混凝土损耗率。其单方指标具体情况详见表1。

2.4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主要为结合边坡走势,通过设置横向、纵向的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或截水沟,形成有效汇水,有组织地排水,减少水土流失对自然坡体的冲刷损坏。

本项目排水系统总长度约2700m(原冲沟采用底部硬化处理施工)。因排水系统结合山体起伏走势设计,沟侧壁形式有直立状、斜立状、一侧直立一侧斜立状,依据地势沟渠段设置跌水踏步、跌水沟,一定距离设置沉砂池,故综合考虑不同设计形式的排水沟,分析指标如表2所示。

2.5 孤石处理

根据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本项目孤石处理量约3700块,根据孤石稳定性情况,处理方式分清除、加固、拦挡三种。

因孤石形态各异,孤石所处位置与施工措施关系较大,本项所述孤石处理单价均不含脚手架搭拆费用,经统计,孤石处理用脚手架工程量约0.45m2/m3(按孤石处理方量计算),孤石处理用脚手架费用约为孤石处理费用的3 %。

2.5.1 孤石清除

孤石清除常规为静态爆破,包括素砼支座制安及拆除、SNS主动防护网安装及拆除(含锚杆)、静态爆破、石方外运、水泥砂浆填实空隙等。施工单位往往有自己的“土方法”,在招标阶段难以统一,故本着以结果为导向的原则,投标单位综合考虑清除方式进行报价。

本项目涉及孤石清除工程量约9050m3,静态爆破清除孤石综合单价为444元/m3。

2.5.2 孤石加固

一是单独锚固。对于部分单个体量较大且有一定埋深的孤石,处理难度较大,设计采用部分清除外凸孤石后锚杆锚墩加固方式,处理前在空隙处采用素砼填实(C30),并铺设SNS主动防护网临时固定孤石。按主动防护网面积计算孤石加固的综合单方约1324元/m2。

二是锚杆格构梁加固。对于成片分布的孤石堆,设计采用锚杆格构梁加固方式,处理前铺设SNS主动防护网临时固定孤石。按主动防护网面积计算孤石加固的综RTw494SsOgM7c5uJmBTumtTicFmhj9ZUbjASOL/hO+k=合单方约668元/m2。

三是主动防护网加固。对于零散微小型孤石或者微小型孤石堆,设计采用“主动防护网+锚杆”的加固方式。按主动防护网面积计算孤石加固的综合单方约427元/m2。

四是基座加固。对于部分掩埋在坡面、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受长期雨水冲刷影响有倾倒或者滑移可能的大型孤石,设计采用墩座基础加固方式,若认定为滑移型孤石,需增加钢筋锚杆。施工方案多为钢筋、混凝土、锚杆施工,因孤石所处形态不同,填充混凝土工程量差异较大,无具体指标可言[2]。

2.5.3 拦石系统

拦石系统包括拦石墙、微型桩、被动防护网、压脚挡墙、树木种植等。相关经济指标如表3所示。

3 施工监测及检测

3.1 施工监测

为保障施工安全,除第三方监测外,综合治理单位自身亦需进行过程施工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重点孤石的位移及倾斜监测、爆破震动监测、雨量及气温监测等。施工监测治理成本约11元/m2。

3.2 施工检测

为保障施工质量,综合治理单位需进行过程施工检测,包括常规材料检测(水泥、钢筋、砂、碎石等)、注浆体强度检测、锚杆(索)检测及试验、SNS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检测等。施工检测治理成本约5元/m2。

4 边坡治理复绿

为防止水土流失,在山体治理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复绿。本项目采用的复绿方式有封板位置设置植生槽种植爬山虎(成本约按护坡面积245元/m2计算)、格构梁内填植生袋(成本约按植生槽长度400元/m计算)绿化植被混凝土护坡(成本约按木各构梁面积100元/m2计算)。

5 其他说明

5.1 措施费

本项目治理区域与住宅楼最近位置仅17m,治理区域高差达200m左右,施工难度大、安全措施要求高。脚手架(非孤石处理用)、自发电、施工围蔽、施工道路以外的其他措施费,治理成本约64元/m2,约占分部分项费用的9 %。本文所述的治理措施成本均已包含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措施费。

5.2 其他

本项目治理范围约10万m2,质量保修期为2个水文年,工程定标时间为2019年12月,其他项目参考时可根据施工时间进行主材调差,同时基于项目自身的体量、特性及施工难度,考虑费用增减及后续变更签证余量5 %~15 %不等。

6 结语

本项目山体综合治理工程基本涵盖了常见的边坡治理方式,本文以其为基础,系统梳理边坡治理成本指标,旨在为项目立项成本测算提供一定参考,但后期亦需做好过程成本管控,重视招标策划、过程见证,严控签证变更,有效控制成本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岩. 浅谈营业线灾害治理边坡整治施工的成本控制[J]. 房地导刊,2024(6):187-191.

[2]徐扬. 钱玉珠,李晨楠,等. 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24):160-161.

[作者简介]李郁,女,湖北襄阳人,广东保利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中级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土木工程。